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是作者近年來在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方面,尤其是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研究、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系統性研究成果。內容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和主體框架、卓越人才培養定位、培養標準體系及國家標準、高校配套政策及工作方案、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性學習方法、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育體系構建、與用人單位合作、工程教育國際化、創新能力培養、領導力培養、人才培養特色形成、培養質量保障等17個方面。《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分為基礎篇、核心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其中基礎篇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基礎部分,是開展卓越工程師培養必須了解和做到的。核心篇的內容是成功培養卓越工程師所必須做好的最核心的工作,這些工作不僅是“卓越計畫”對參與高校的重點要求,而且是教育部對參與高校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檢查的重點。拓展篇的內容是在核心篇的基礎上,對卓越工程師培養提出的進一步要求,是培養名副其實的卓越工程師所不可或缺的工作。

基本介紹

  • 書名: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
  • 類型:教育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2322955
  • 作者:林健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490頁
  • 開本:16
  •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卓越工程師培養:工程教育系統性改革研究》不僅能為培養面向用人單位的優秀人才的高等學校的領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廣大教師和學生,以及工程教育的研究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而且可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行業機構、企業組織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參考。

作者簡介

林健,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學博士生導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博士、博士後;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五邑大學校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薪酬管理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高等學校管理、高等工程教育、薪酬與績效管理、組織戰略管理、領導科學與藝術。先後出版《戰略視角下的大學管理》、《大學薪酬管理》等3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310餘篇,其中SCI,SSCI,EI,ISTP以及CSSC:I收錄論文150餘篇。

圖書目錄

基礎篇
第1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提出的時代背景
1.1工程教育的國際挑戰
1.1.1美國的工程教育
1.1.2歐洲的工程教育
1.1.3日本的工程教育
1.1.4印度的工程教育
1.2工程教育的國家責任
1.2.1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1.2.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2.3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1.3工程教育的現狀與未來需要
1.3.1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現狀
1.3.2我國工程教育的未來需要
1.4工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1.4.1工科院校學校層面的問題
1.4.2高校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內部問題
1.4.3高校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面臨的外部問題
1.4.4工科畢業生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第2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主體框架
2.1“卓越計畫”的總體設計思路
2.1.1“卓越計畫”的概念釋義
2.1.2“卓越計畫”的指導思想
2.1.3“卓越計畫”的主要目標
2.1.4“卓越計畫”的基本原則
2.1.5“卓越計畫”的主要特點
2.1.6“卓越計畫”的實施領域
2.1.7“卓越計畫”的組織管理
2.1.8“卓越計畫”的重點任務
2.2“卓越計畫”的培養標準體系
2.2.1卓越工程師培養層次
2.2.2“卓越計畫”培養標準體系的構成
2.3“卓越計畫”的人才培養模式
2.3.1“卓越計畫”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
2.3.2改革課程體系和更新教學內容
2.3.3大力推行研究性學習方法
2.4“卓越計畫”的教師隊伍
2.4.1工科教師隊伍的現狀分析
2.4.2“卓越計畫”對教師隊伍的要求
2.5“卓越計畫”的企業聯合培養
2.5.1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
2.5.2建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2.6“卓越計畫”的國際化培養
參考文獻
第3章卓越工程9幣培養的定位
3.1問題的提出一
3.2工科院校的分類和人才培養
3.2.1工科院校的分類
3.2.2工科院校的人才培養
3.3工程人才培養定位的原則
3.3.1服務面向原則
3.3.2辦學層次原則
3.3.3自身優勢原則
3.3.4未來需求原則
3.4工程人才培養定位的實現
3.4.1實踐教學
3.4.2能力培養
3.4.3產學合作
3.4.4創新教育
3.4.5注重特色
參考文獻
第4章工程師的分類與工程人才培養
4.1問題的重要性
4.2現有工程師的分類
4.2.1英美工程師的分類
4.2.2我國工程師分類中的問題
4.3我國工程師類型的劃分
4.3.1工程師分類的原則
4.3.2我國工程師培養類型的劃分
4.3.3工程師分類中的相關問題
4.4各類工程師的培養標準
4.4.1工程師培養標準的構成分析
4.4.2服務工程師培養標準
4.4.3生產工程師培養標準
4.4.4設計工程師培養標準
4.4.5研發工程師培養標準
4.5各類工程師培養與成長的途徑
4.5.1工程師的培養模式
4.5.2工程師類型與人才培養層次
4.5.3各類工程師的成長途徑
參考文獻
第5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標準體系與通用標準
5.1國家教育質量標準及其標準體系
5.1.1國家教育質量標準
5.1.2國家教育質量標準體系
5.2“卓越計畫”標準體系的構成
5.3“卓越計畫”通用標準的制定原則和基本思路
5.3.1“卓越計畫”通用標準的制定原則
5.3.2制定“卓越計畫”通用標準的基本思路
5.3.3制定“卓越計畫”通用標準的基本過程
5.4美國、歐洲和英國制定的工程專業人才標準
5.4.1美國工程技術認證委員會對畢業生的標準
5.4.2歐洲工程師協會聯盟對歐洲工程師的標準
5.4.3英國工程理事會對各類工程師的標準
5.5“卓越計畫”本科層次工程師培養的通用標準
5.5.1本科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素質要求
5.5.2本科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知識要求
5.5.3本科層次卓越工程師的能力要求
5.5.4工程專業認證標準與“卓越計畫”本科層次工程師培養
通用標準的比較
5.6“卓越計畫”碩士層次工程師培養的通用標準
5.6.1碩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素質要求
5.6.2碩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知識要求
5.6.3碩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能力要求
5.6.4“卓越計畫”本科層次與碩士層次工程師培養通用標準的比較
5.7“卓越計畫”博士層次工程師培養的通用標準
5.7.1博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素質要求
5.7.2博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知識要求
5.7.3博士層次卓越工程師的能力要求
5.7.4“卓越計畫”碩士層次與博士層次工程師培養通用標準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6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學校工作方案
6.1專業領域
6.1.1專業領域的選擇
6.1.2人才培養層次的確定
6.2培養模式
6.2.1工程師培養現狀分析
6.2.2“卓越計畫”培養模式的基本框架
6.2.3參與高校多樣化的培養模式
6.3教師隊伍建設
6.3.1專職教師隊伍建設
6.3.2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6.4政策措施
6.4.1經費保障
6.4.2學生遴選
6.4.3教學管理
6.4.4學籍管理
6.4.5畢業標準
6.4.6教師評聘與考核
6.5國際化培養
參考文獻
第7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培養方案
7.1制定專業培養方案的原則
7.1.1找準適合本校的人才培養定位
7.1.2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
7.1.3注重人才培養的行業企業背景
7.1.4強調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
7.2專業培養方案的構成要素
7.3學校培養標準的重要性
7.3.1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在學校層面的具體化和特色化
7.3.2制定專業培養方案的依據
7.3.3制定畢業標準與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的標準
7.3.4評估檢查“卓越計畫”實施情況的根據
7.4學校培養標準的制定
7.4.1制定學校標準必須滿足的要求
7.4.2學校標準的主要構成
7.5學校培養標準的實現
7.5.1學校標準的細化
7.5.2學校標準的實現
7.6課程體系改革與重組
7.7企業培養方案
7.7.1企業參與“卓越計畫”的重要性
7.7.2企業學習階段的主要任務
7.7.3企業培養方案的制定者和實施者
7.7.4企業培養方案的制定
7.7.5按照目標功能模組化設計企業培養方案
7.7.6企業培養方案的實施
7.8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國際化
7.8.1國際化不一定要走出國門
7.8.2各種類型的參與高校都能夠開展國際化
7.8.3努力營建國際化的辦學環境
參考文獻
……
核心篇
拓展篇
附錄A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若干意見
附錄B“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通用標準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