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立枯病

半枝蓮立枯病,病原的中文名是立枯絲核菌,防治方法是幼苗出土後10—20天內保持乾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枝蓮立枯病
  • 病原中文名:立枯絲核菌
  • 病原拉丁學名:Rhizoctoniasolanikuhn
  • 防治方法:幼苗出土後10—20天內保持乾燥
概述,防治方法,

概述

半枝蓮立枯病病菌多從表層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莖基部:植株受害後病部腐爛,幼苗倒伏。如幼苗組織開始木質化,側立枯。受害部位下陷縊縮,呈黑褐色,潮濕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體。發生嚴重時;幼苗大量死亡。
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病原菌以菌核在土中或病株上越冬;土溫13—26~C時均可發病,土壤閃值為2.6—6.9均能發病,幼苗出土後10一20天最易發病。莖部開始木質化後抗病力增強,發病減少。

防治方法

●幼苗出土後10—20天內保持乾燥。
●幼苗發病初期噴澆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土壤消毒,用鳴02甲醛200倍液或'tog五氯硝基苯與肋2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撒施人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