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長城(高麗長城)

千里長城(高麗長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千里長城朝鮮語:천리장성)又稱高麗長城,是高麗王朝時期為防禦北方契丹女真等民族的入侵而修築的防禦工事,長約400公里,始建於1033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里長城
  • 外文名:천리장성
  • 別名:高麗長城
  • 始建於:1033年
  • 全長:約400公里
千里長城朝鮮語:천리장성)又稱高麗長城,是高麗王朝時期為防禦北方契丹女真等民族的入侵而修築的防禦工事,長約400公里。千里長城始建於1033年,當時高麗德宗為了奪取鴨綠江以南的地區,對契丹採取強硬政策,於是命平章事柳韶建筑北境關城,以備將來的戰爭。高麗靖宗在位時的1044年,千里長城終於竣工,史載這一工程“起自西海濱古國內城界、鴨綠江入海處,東跨威遠、靜海、興化、寧德、寧海、寧朔、雲州、安水、清塞、平虜、寧遠、定戎、孟州、朔州等十三城,抵耀德、靜邊、和州等三城,東傅于海,延袤千餘里,以石為城,高厚各二十五尺”,千里長城也充當了高麗王朝大部分時期的國境線。
千里長城遺址千里長城遺址
千里長城在早期確實發揮了抵禦北方民族入侵的作用,但1104年女真曾一度攻入長城內。1119年,高麗睿宗將千里長城加高三尺,以防範新興的金朝。1216年,東遼國的契丹軍入侵高麗,1231年後蒙古更是七次征伐高麗,千里長城形同虛設。到高麗恭愍王時,高麗越過千里長城,開拓大片土地,到朝鮮王朝時期北界固定為鴨綠江圖們江一線,千里長城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其遺址被指定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寶第48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