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徐州市銅山區千佛洞)

千佛洞(徐州市銅山區千佛洞)

千佛洞,坐落在徐州市銅山區境內楚王山南側山體的懸崖峭壁間。由前後兩洞組成,清末雲龍山興化寺住持僧,命人將後洞堵上。前洞洞口兩側各立一方石刻,字跡已不可辨讀,洞深約12米,寬3至7米,高2至4米。洞內有石刻大佛像一尊,十八羅漢石雕。岩壁之下,佛龕密布,大小不一,小著不盈尺,遠望龕室猶似鴿舍蜂房,據傳佛像超過千尊,故稱千佛洞。洞前原有廟宇,有大殿.東西配殿.戲樓等組成,清康熙51年,10萬善男信女捐資重修。千佛洞為何人何時鑿洞造像,洞前的寺廟何時何人建造,均不可詳考。因經歷戰爭和動亂,古蹟損壞極其嚴重。尚未打開堵死的後洞,損失情況恐要好的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千佛洞
  • 地理位置:徐州市銅山區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現僅存壁龕一處,平面為長方形,無後室,舉高米,闊寬8米,面積達40平方米,以營造塔狀佛龕為主,故又稱"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層。其中,上5層,每層均列16尊;正中央鐫著象徵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兩側並列3層,每層均列車尊;並在其間鐫刻有9厘米大小的確良 "永熙元年造"、"興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共造像22層。其中,1至2層每層均列像22尊,3至5層每層列像25尊;6至8層每層均列像23尊;9至12層每層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並列兩側的左豎排8層,每層列像12尊,右豎排2層,每層列像60尊,其間鐫有4厘米大小的字,註明上述造像系"東魏興和三年"造。此處造成像總計900餘尊,大者尺余,小者寸許,姿勢各異,線條優美,衣飾富麗,布列不拘一格且又嚴謹有序。在高丈許、寬三丈的寺內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餘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許,為北魏、東魏、隋、唐各代所造。摩岩造像雖經風雨剝蝕,仍線條流暢,形象清晰,栩栩如生,刻藝精湛,巧奪天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