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興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北興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興鎮位於克山縣北部,是克山縣第二個大鎮,同時也是克山北部樞紐,去往訥河,五大連池,黑河,克山北部必經之路,同時有二市一縣交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興鎮
  • 別名:北興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 齊齊哈爾市 克山縣
  • 下轄地區:民眾村,西河村,尖山村
  • 政府駐地:東一道街與北一道街交匯處
  • 電話區號:0452
  • 郵政區碼:161635
  • 地理位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 面積:207.4平方公里
  • 人口:16290人(2017年)
  • 方言:東北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訥謨爾河南岸
  • 機場: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
  • 火車站:克山站
  • 車牌代碼:黑B
概述,行政區劃,氣候特徵,人口民族,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文化衛生,未來目標,地圖信息,

概述

北興鎮位於東經125º39´15´´,北緯48°29´00´´,地處訥謨爾河南岸,是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東部為丘陵,中西部是平原,北部是沿河草原、灘地,尖山子截錐狀火山丘為北興鎮一大特點,也是克山縣最高點,海拔383公尺,西北為220公尺,呈現東南高,西北低走勢,小城鎮在北興中心位置,是克山、五大連池市、訥河市三縣交界處,南距克山縣城57公里,西距訥河市72公里,東距五大連池市45公里。
北興鎮北興鎮
小鎮人民以種植業、畜牧業、農村商貿和加工業及勞務服務為主。北興鎮地處訥謨爾河南岸,有得天獨厚的水草、漁業資源,也是節假日人們遊玩的好去處,有著蕩舟垂鉤、風餐野味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現有度假村等景觀。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230229101001
121
鎮直第一居民委員會
230229101200
122
雙興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1
220
民眾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2
220
工農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3
220
尖山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4
220
保衛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5
220
興旺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6
220
紅星村村民委員會
230229101207
220
大同村村民委員會

氣候特徵

全鎮地處中高緯度,平均積溫為2320—2340°C之間,無霜期為120天左右,年降水量為490毫米上下,日照為2620—2640小時,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侯,寒暑交替明顯,冬季銀裝素裹、夏季綠草如茵、春季陽光和煦、秋天秋高氣爽。

人口民族

北興鎮是歷史老鎮,1931年建鎮。全鎮現有8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6290人(2017年),占總人口的40%,耕地總面積18.2萬畝,森林總面積2100公頃,草原4000公頃。
2009年全鎮人均收5300元。鎮內東西長19公里,南北寬16公里,幅員面積為207.4平方公里。鎮內居住有漢族滿族回族、克爾克孜族、達斡爾族六個民族。鎮內為三縣交界,有克訥公路、德北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文化衛生事業齊全,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北興鎮

經濟發展

北興鎮
一直以來,北興鎮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結合本地實際,充分發揮地緣和資源優勢,奮力拚搏進取,推動了北興鎮各項事業的發展。現已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工、農、商齊頭並進的發展新格局。
北興鎮
到2000年末,人民生活水平已比較富裕,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2468萬元,其中,農業總收入7368萬元,財政收入實現3197380元,人均收入2255元。 1、農業:北興鎮是克山縣糧食的主產區,同時也是油料、其它經濟作物的綜合產區。1986年以來隨著農業科技的普及(如:大豆壟三、品種改良、玉米雙覆、病蟲害防治等),農作物的產量也有了穩步增長,到2000年糧豆薯總產38566噸,比1986年增長88.6%。近年來又推行了示範戶,典型戶以及“三田一帶”的農業新舉措,帶動了北興鎮種植業的新發展。北興鎮土壤肥沃,種植業享有盛名,大豆、馬鈴薯產量一直以來都是居全縣前列,隨著農業向效益型轉變,又出現了黑、白芸豆亞麻甜菜等創效農業。1998年黑白芸豆種植面積達到了25000畝,產值達百萬元人民幣。北河套旱改水的成功開發使水稻的生產再創新高,開發種植水稻3.5萬畝,占全縣水稻面積的50%,現在水稻和黑白芸豆生產已成為北興鎮的特色農業和支柱產業。
2、牧業:北興鎮有豐富大面積草原資源,訥謨爾河的河谷沖積平原分布於北興鎮,河道蜿蜒曲折,河灘地形平坦,泡沼密布,土質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政府採取了優惠政策,加大了服務力度,大力發展牧業、漁業、林業,黃牛生豬山綿羊等飼養發展迅猛,漁業養殖業也蒸蒸日上,最近河蟹養殖的成功,又為沿河經濟區開發了一塊新的致富地。1986年大牲畜存欄2760頭,生豬5408頭,山綿羊361隻,禽21732隻。2000年大牲畜存欄7550頭,生豬15505頭,山綿羊5802隻,禽24萬隻。2005年大牲畜存欄7850頭,生豬15840頭,山綿羊5835隻,禽25萬隻。養漁水面2200多畝,年產鮮魚150多噸,河蟹15噸,片片林地點綴著訥謨爾河南岸,現在已發展到970畝,形成了農、林、牧、漁共同發展的局面。
3、工商業:北興鎮礦產資源豐富,利用尖山子的火山岩、青石場和訥謨爾河水域的流砂,現在已建立起潔膚石生產群體、工農號石廠、民眾號石廠及訥謨爾河砂場、民眾磚廠等。這些都是經濟體制改革後發展起來的私營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帶動了一批北興人走上了小康路,擴大了就業。 鎮內工業發展較早,但均不具規模,隨著經濟發展,目前鎮內共有企事業單位283家,個體工商戶856戶,年產值近億元,是克山縣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和工業基地。北興鎮工業基礎相對比較雄厚,現有苯板廠、釀酒廠、麵粉廠等大小工業企業176戶,年產值8700多萬元。現以塑鋼窗廠、苯板廠、木材廠為龍頭,幾年間,已引資興建了十幾個企業。其中,越興苯板廠主要生產防寒板,分重、輕、阻燃三種類型,年加工21000立方米,可收入120萬元,創稅45萬元,產品已遠銷多個縣市;鋼窗廠日加工鋼窗60平方米,年可加工3600平方米,可實現收50萬元。木材加工廠,現已投資130萬元,年銷售500立方米,年可收45萬元。預計到2010年企業產值可突破2.5億元。地處三縣(市)交界的北興鎮與各縣城均在百里之上,經濟位置獨佳,很多大的廠商都在這裡投資,並且取得了好的經濟效宜。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定位是:一是依託水力資源優勢,建設農業型小城鎮。二是依託三縣交界地緣優勢,建設商貿型小城鎮。三是依託北興鎮革命老區和訥謨爾河流域建設旅遊型小城鎮。

文化衛生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都有了新發展。北興鎮公益設施及城鎮基礎設施有一定基礎。鎮內現有國小一所,中學一所,在校中小學生2000多人。有教師360人,其中有一所初級中學,有農業技術職業學校一所,進行農民科技職業培訓,每年培訓人數達3000人次,有教師5人。鎮內有文化館一處,技術站5個,電視轉播站一個。鎮內設有衛生院一處,床位21張,職工18名,建築面積1029m2,門診人數10578人/年。個體、私人診所藥店5處,婦幼保健站一處,有專業防疫人員,醫療設施齊備,衛生保健、計畫生育曾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
北興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未來目標

一是修建下排水工程,解決小城鎮排水難,改善路邊溝倒髒水的現狀,為環境改善做好基礎工作。二是改造30年前修建的自來水工程,修建梯級水塔,為小城鎮建設樓房做好前期工作。三是建設農貿市場一處,解決商販馬路邊風吹雨淋和不安全問題。五是拓寬通鎮主街道。六是安裝好路燈設施,亮化小鎮。七是建設休閒娛樂廣場一處。解決民眾健身休閒無場所問題。八是新建一處行政管理辦公中心。九是把原北興鎮人民政府舊址進行改造,做為人民公社時期的典型建築,作為一個歷史景點保護性建設。十是合併10個自然屯。新建設新居民小區四處,吸引8000農村人口集中到北興鎮居住。十一是對小城鎮所有巷道進行硬化,住戶所有柵欄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十二是鋪設好主街人行道。十三是每條街道建公廁一處。十四是栽植景觀樹木2萬株。綠化街道和廣場。十五是對小鎮十字街街面房進行整體動遷改造成樓房。十六是修建小鎮至訥謨爾公路和大橋,打開克山通往訥河和五市的北大門。擴大北興鎮交通樞紐能力。十七是充分利用好國家土地整理優惠政策,對訥漠爾河南岸10萬畝灘地進行綜合整治,開發水田達到6.5萬畝,打出現以註冊訥漠爾河牌綠色大米品牌優勢,建設綠色食品生態鎮。增加廣大農民收入,十八是利用好訥漠爾河優勢,革命老區優勢,人民公社建築舊址典型優勢,開發生態旅遊項目。
北興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北興鎮(黑龍江克山縣轄鎮)

地圖信息

地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