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擬鱷龜

北美擬鱷龜

北美擬鱷龜為擬鱷龜的一個亞種,北美擬鱷龜的產地廣泛,主要產於南部及東部加拿大,並延伸至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半島到德州,為四個亞種中最常見的龜種,市面上常見之擬鱷龜亦大部份為此種。

該烏龜偏肉食性,主食魚、蝦、蛙、蠑螈、小蛇、鴨、水鳥,間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間活動、攝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北美擬鱷龜
  • 拉丁學名:North American (Common) Snapping Turtle
  • 別稱:小鱷龜
  • 二名法:Chelydra serpentina serpentin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亞綱:無孔亞綱
  • :龜鱉目 Testudines
  • :鱷龜科 Chelydridae
  • :擬鱷龜屬Chelydra
  • :擬鱷龜Serpentina
  • 分布區域:東部加拿大;河流、淺湖及沼澤地
  • 食性:雜食
品種簡介,形態特徵,繁殖,

品種簡介

北美擬鱷(North American (Common) Snapping Turtle)
體長:約30~40cm,最大至50cm。為四個亞種中最大個體
溫度:22~28℃ 學名:Chelydra serpentina serpentina獵食:幼體即可多樣化餵食,舉凡小魚、蝦、麵包蟲及任何水、澤龜飼料等。成體時會獵食所有水裡或岸上之小動物,只要可吞下的就是它的獵物。

形態特徵

頸部為突起之肉瘤。背甲微微隆起且後部有鋸齒狀邊緣並呈方圓形且顏色較暗,背甲形狀一般前窄後寬。第三椎盾寬度不超過整體背甲寬度之三分之一,比第二肋盾來的窄。腹甲前頁長度不超過其背甲的40%。頭部較短,吻部微尖,且通常在上、下頜會有黑色條紋。一般幼體背甲呈現黑或黑褐色,成體後轉為棕色及灰棕色顏色。腹甲一般呈現黑、紅、橘紅或帶有紅、橘紅色斑點。本亞種幼體膽大不畏人,性情活躍,也相對溫順,較耐寒。
北美擬鱷龜

繁殖

以上海氣候為例,繁殖季從四月到十一月,約自五月至九月雌龜將上岸並以後腳挖洞,並產下約17~60個白色球形的卵,卵的直徑3-4cm,自然孵化約在55~125天內,但控溫基本孵化期在2個月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