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鄉

北極鄉

北極鄉位於四川省南江東南部邊緣,東鄰通江縣,南抵平崗鄉,西北緊靠大河鎮,地跨北緯32°06′,-32°10′50″,東經106°56′30″,-107°02′20″。北極鄉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西北傾斜,成單斜構造,地貌屬淺切割單面山。人口和耕地面大部分在范家山村西北。主要山峰有金鴨岩、野豬池、大門埡、烏龍埡、石鵝寺、石廠灣、混人坪、天池子等,都在海拔1300米以上。屏障東南最高野豬池海拔1556.5米。氣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雨量充沛。總面積60.6平方千米。全鄉五個村民委員會,20個村民小組,有4720人(2017)。鄉政府駐地范家山村,距南江縣城69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極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南江縣
  • 面積:60.6平方千米 
  • 人口:4720人(2017) 
自然資源,民俗文化,社會事業,綜合經濟,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共有耕地面積3986畝。其中水田3530畝,旱地456畝,宜林荒地2871畝,土壤以沙壤為主。農牧產品: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洋芋、紅薯、蘿蔔等;經濟作物有油菜、魔芋等,經濟特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極鄉
產有金銀花、核桃、天麻、蠶繭、竹笙、板栗等;畜牧業以黃羊、生豬、肉牛而聞名;森林覆蓋率71.8%;植物種類有豐富的中草藥材和野生可食用菌多種。
野生動物: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野豬、錦雞、雞子。
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鈾礦、天然氣等。

民俗文化

北極鄉境內有豐富的文化古蹟。特別是1933年紅軍入川,李先念主席在石鵝寺紮營和寫下的勞動法令、十大綱領及大量的標語口號,有神奇的石鵝寺,李先念主席曾為之賦詩一首:“石鵝寺,石鵝寺,石鵝高聳白雲端;眼見通南巴三縣,舒臂展手摸到天”。清代秀才王禹初寫對聯一副,刻於廟柱上“一對石鵝鐘靈氣,七尺菩提倚雲栽”。有過眾星拱北斗的“七星包”。“北極”,古代此地有一座小名“拱極庵”。清朝道光年間碑載“金鴨崗下,有左剎馬”。故曰“拱極”。當時,河南少林寺伏和尚,法名戒清,雲遊到此,募化籌資建規模巨大的寺院,命曰“北極寺”,延用至今。
北極鄉梭欏坪名字的由來:古時候這個地方有一株大梭欏樹,一年四季枝繁葉茂,被稱為神樹,依託它求得歲歲地靈人傑,年年五穀豐登。故此人們將此地以樹而命名為“梭欏坪”。
北極鄉烏龍埡村,地處兩座大山之間,系南江與通江兩縣的交界處,海拔1300多米,該村的一座大山是石鵝寺,另一座大山奇而俊,近看是松柏參天的森林,遠看確像一條龍型,有頭,有尾,有爪,有身,常有大霧籠罩。故此,人們將此地以烏龍埡而命名,含有藏龍臥虎之意。
地名聯有“屈家山范家山山山崎俊多姿,石鵝寺花台寺寺寺風景迷人”。“漂水岩岩水漂好一幅人間仙境,七星包包七星恰似那諸葛八陣”。
鄉內奇蹟:一胎生三女,中坊坪村李家灣社,村民任登明之妻關碧華,1993年9月23日在大河區衛生院一胎生下三女,現都滿12歲。
母子百果樹,北極鄉烏龍埡村村民陳棟材家的路邊一株大白果樹,胸部過心達125公分,高約15米,在大白果樹根部,離地面1米處,長出一株小白果樹,該樹篼部過心達25公分,高達8米,被人們稱為母子白果樹。
神奇的天池子,烏龍埡村石鵝寺社,地處海拔1300多米,在石鵝寺上面的山頂部中間,有自然形成的一口圓水池,池子直徑4米多,水深20公分,該水池天再旱而水不乾,雨在多而水不滿,因而人們稱為神奇的山池子。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北極鄉單列,現有副科級以上實職領導幹部6人,副科級幹部1人,中層幹部4人(2人兼職),總預算會計1人,農業服務中心1人,會計核算中心1人,行政工人1人,一般幹部1人。

社會事業

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觀。至2005年5月底,白院河平板橋建成,北極四通八達,不再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鄉道路11公里是泥結碎石路,5個村全通了公路。20個社唯有2個社不通公路,全鄉村社道路68公里。
陽光照耀下的北極鄉陽光照耀下的北極鄉
電力:該鄉村村通電。
通訊:村村通電話,共有無線電話215戶,聯通公司已覆蓋北極鄉的網路。
教育:投資20多萬元的中國小危房改造即將竣工使用,有1所中心國小,4所村小,5個幼稚園。
衛生:1所鄉級衛生醫院等。

綜合經濟

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大力改善基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富民興鄉的步伐。實施“科技興農,科教強鄉”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開發利用北極鄉的生態和自然優勢,把北極鄉建成有名的金銀花之鄉、黃羊大鄉、天麻之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住現有的自然優勢產業,培植好後繼產業,保證農民增收,進一步組織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水平。
一是充分抓住“天下第一羊”—南江黃羊發源地,在北極種蓄場的優勢,發展南江黃羊。真正做大黃羊產業的發展,實現南江黃羊是北極人民致富的希望。二是利用北極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的優勢,以“鈾礦之鄉”而聞名,大力招商引資。三是重點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果業,近三年來充分利用退耕還林,新植核桃650畝,全鄉核桃總面積達1238畝,實現產值8萬餘元。四是以銀花為主的中藥材,銀花在北極有悠久的歷史。農民有習慣,發展有基礎,見效有保障,充分利用“三邊”(田邊、地邊、溝邊),規範種植,科學管護,紮實抓好銀花產業的發展。北極有豐富的野生天麻,既要保護特有的自然資源,又要擴大市場占有量,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五是大力發展小家畜禽,重點以土雞為主,輔之鴨、鵝、兔等。特別是有退耕還林的林業,用以發展小家畜禽,實行放養、散養,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農業村,建成生態文明村莊。六是以勞務開發為依託,實現勞務經濟富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民外出務工不斷增多,勞務收入占到農民總收入的60%,鄉政府重點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實行有組織,有目的有序輸出。讓輸出人員換腦子、富袋子,回鄉創業,力爭勞務收入突破12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