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書:道教典籍選刊

化書:道教典籍選刊

《化書道教典籍選刊》是199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五代)譚峭。該書主要運用道教哲學思想和儒學倫理觀念,以類推比附的手法,從事物的變化中,闡述修道成仙的思想,探尋社會治亂的因由,指出實現太平治世的道路。

基本介紹

  • 書名:化書:道教典籍選刊
  • 作者:(五代)譚峭
  • ISBN:9787101013887
  • 頁數:98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6-8-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作 者:(五代)譚峭 撰,丁禎彥,李似珍 點校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1996-8-1
版 次:1
頁 數:98
字 數:54000
印刷時間:2009-4-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4I S B N:9787101013887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化書》分六化,每化為一卷,即道化、術化、德化、仁化、食化、儉化。每化又分若干章,共一百一十章。
《化書》本齊物以言“道化”,本虛無以言“術化”,本無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本稅多民飢以言“食化”,三寶之一為儉,本之以言“儉化”。每化多先例舉自然現象如蛇化為龜,雀化為蛤之類,從中分析哲理,以明超生脫死及修身持世之道。此即所謂“君子體物而知身,體身而知道”之意。《道化》、《術化》兩卷,主要論出生死、入神化之道,為本體觀、自然觀;《德化》、《仁化》、《食化》、《儉化》四卷,主要論修身治世之道,屬政治觀、倫理觀、修養觀。
《化書》以“化”為名,以萬物變化之道而立論,認為化之不間,如環之無窮,皆出之於道,而以虛無為體。他列舉老楓可化為羽人,朽麥可化為蝴蝶,賢女可化為貞石,山蚯可化為百合,有情無情,皆可相互轉化。修道之要,唯在師無志虛,無心合道,以神使形。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一有無,一死生,一情性,一內外,無實無虛可與道俱。如此則得天地之綱,知陰陽之房,蛻五行,脫三光,召陰陽,役五行,乃至別構天地,重作日月,無所不化。
其論帝王之道,以道德仁義為本,認為五常之道皆出於一。君有奇智,則天下不臣,有賞罰之教邪道進,有親疏之分則小人入。唯行仁義中正,能無憂無害。
其論含為民之本、民之急乃至食為五常之本。尚儉均食,則黔黎相悅,仁義自生,天下自治。對使民飢之統治者,則極度力抨擊之,認為此乃不平之甚,不義之甚。
其謂守一道,莫過於儉,儉乃救世之要道,理想的政治。
《化書》有關物化順逆的描述,為道教內丹反還說提供了哲學依據,在中國思想史和內丹理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此後道教將其列為重要教材,與四子真經相提並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