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鑼

包鑼

屬於打擊樂器,以黃銅製成,可以分為大鑼小鑼雲鑼十面鑼等。大鑼的聲音宏亮、強烈、力度變化幅充大;小鑼的聲音清脆有詼諧色彩;雲鑼是有節律的打擊樂器;十面鑼是由十幾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鑼懸於木架上,由一人獨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鑼
  • 材料:以黃銅製成
  • 簡介: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
  • 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
樂器介紹,歷史發展,

樂器介紹

包鑼
鑼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鑼在中國的民族樂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套用範圍也很廣泛,它不僅在民族樂隊、民間器樂合奏、各種戲曲、曲藝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慶祝集會、賽龍舟舞獅子、歡慶豐收和勞動競賽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中國的打擊樂器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金屬竹木和其它三種。鑼屬於金屬類的打擊樂器。鑼是用銅冶煉 而成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鑼身呈一個圓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鑼身的框線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擊鑼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產生振動而發音。

歷史發展

最早使用銅鑼的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左右,隨著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益加強,銅鑼逐漸向中國內地流傳。那時候,銅鑼在戰爭中套用比較廣泛,古代的軍事首領們經常用銅鑼來指揮軍隊作戰。中國古代的軍事術語"鳴金收兵"中的"金"就是古代銅鑼的別稱。長期以來,由於套用的地區和場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類型的鑼約30餘種,其中常用的有大鑼和小鑼兩種。大鑼是銅鑼類樂器當中體積最大的一種,直徑在3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它的特點是發音寬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餘音比較長;在大型樂隊中,大鑼往往起到渲染氣氛和增強節奏的作用,而在戲劇中則用以增強氣氛和突出人物性格等。小鑼分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直徑在21至22.5厘米之間,小鑼是一種用途很廣的伴奏樂器,尤其被中國的戲劇京劇評劇梆子戲花鼓戲等地方戲曲,以及曲藝話劇、吹打樂隊和民間舞蹈廣泛採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