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業場街道

勸業場街道

勸業場街道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轄區面積1.737平方公里,2011年末,戶籍人口27865戶80621人,常住人口12507戶3515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勸業場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天津市和平區
  • 下轄地區:社區居委會12個
  • 電話區號:022
  • 郵政區碼:300041
  • 面積:1.737平方公里
  • 人口:79926人
  • 車牌代碼:津
  • 行政代碼:120101001
  • 身份證前6位:120101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社會事業,基本情況,生活情況,服務人民,科教工作,

概況

和平區轄街道。辦事處駐百貨大樓社區河北路35號。轄花園路、南京路、新疆路等12個社區。主幹道有和平路、新華路、河北路、南京路、多倫道、鞍山道、哈密道、錦州道等。

沿革

以轄區內的天津勸業場而得名。1952年屬一區,為勸業場、花園路、甘肅路、濱江道、嫩江路、蒙古路等11個街公所。1955年5月,街公所更名為街道辦事處。1956年屬和平區,6月調整為勸業場、甘肅路、濱江道、嫩江路、蒙古路5個街道。1958年8月,勸業場街道一部分併入解放橋街道,一部分與濱江道街道合併為新的勸業場街道;嫩江路街道與蒙古路街道一部分合併為四面鐘街道;甘肅路街道與蒙古路街道一部分合併為甘肅路街道;9月調整為勸業場、甘肅路2個街道。1960年4月改為勸業場公社(原解放橋街道併入)、甘肅路公社。1962年10月恢復街道,甘肅路街道劃分出四面鐘街道;勸業場街道劃分出解放橋街道。
1996年,勸業場街道面積0.7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辦事處駐赤峰道,轄北豐路、光華巷、豐余里、天祥里、花園路、恆河西里、同善里、躍德里、老華利里9個居委會;甘肅路街道面積0.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辦事處駐甘肅路26號,轄康東里、林泉里、林西路、慶成里、協昌里、繼德里、四箴北里、南京路、新疆路、義德里10個居委會;四面鐘街道面積0.5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辦事處駐哈密道,轄好運里、嫩江路、百貨大樓、新生里、新津里、熱河路、蒙古路、永福里、洪生里、鴻記里10個居委會。
1998年10月,甘肅路、四面鐘、勸業場3個街道合併組成新的勸業場街道。2005年,轄區北起張自忠路、和平路,西臨多倫道接南門外大街,東至營口道,南抵南京路,面積2.015平方千米,人口29168戶87435人。轄區居民區大體分為三片:東北片北至和平路,東至營口道,西至錦州道,南至南京路;西北片東北起海河,西南至山西路、東南至錦州道、西北至多倫道;西南片西北至多倫道,南至南京路,西至錦州道,北至山西路。辦事處駐赤峰道80號,郵編300041。
【郵編】300020【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01001:~001 111花園路社區 ~002 111濱西社區 ~004 111兆豐路社區 ~005 111林泉社區 ~006 111新疆路社區 ~007 111南京路社區 ~008 111寧夏路社區 ~009 111福明社區 ~010 111百貨大樓社區 ~012 111新津社區 ~013 111蒙古路社區 ~014 111靜園社區

行政區劃

2016年轄12個社區居委會。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120101001001
111
花園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2
111
濱西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4
111
兆豐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5
111
林泉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6
111
新疆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7
111
南京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8
111
寧夏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09
111
福明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10
111
百貨大樓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12
111
新津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13
111
蒙古路社區居委會
120101001014
111
靜園社區居委會

社會事業

轄區內有中學4所、國小5所、幼稚園2所,老年大學1所,市民學校1所,市民學校分校12所。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血液病醫院、解放軍二七二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天津市結核病防治中心坐落轄區,並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十二個社區文化活動站面積總計達到1260平方米,四個社區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占社區總數的30%。街道建立了1所擁有50個床位的老人院,建有菜市場1個。轄區綠化面積53026平方米。創建和諧樓門293個,粉刷樓門354個。轄區有4個小區實行了物業管理,48個小區實行了準物業管理。

基本情況

常住人口戶數12946戶、37317人,常住人口密度為2.53萬人/平方公里(含人在戶不在的居民)。
勸業場街道
60歲以上老年人戶籍人數為13486人,占戶籍人口的16.87%;常住6639人,占常住人口的17.79%。街道共有社區居委會12個,樓門384個。花園路、濱西、兆豐路、新津、百貨大樓、蒙古路、靜園、林泉、新疆路等九個社區擁有較完備的社區綜合服務功能,設施條件達到規定標準。全街有為老服務站4個,殘疾人康復站2個。社區志願者個人會員5683人,團體會員3675人。各類社會組織158個,經常參加活動的居民達6347人。

生活情況

2007年,全街失業人員登記數為7094人,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安置失業人員6964人,安置率為98.17%。全街享受低保政策的家庭584戶,1036人;享受解困卡家庭57戶,134人;享受大病救助32人。享受政府買單居家養老在冊服務人數為431人。

服務人民

總支班子成員帶頭轉變觀念,轉變工作作風,響亮提出“工作要一切服務、服從於居民民眾的需求”,變“居民要我們解決問題”為“我們要為居民解決問題”,變被動為主動。班子成員帶頭登門入戶聯繫居民民眾,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他們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建議。經過努力,共收集到民眾關注的日常生活、環境整治、小區管理、居委會工作等四大類八十三個問題。社區黨總支還堅持“凡是能著手解決的,立刻就辦;需要協調和改進的,及時做好安排,專人負責落實;一時難以解決的,及時向居民民眾說清楚”的工作方針,著力改進了工作作風,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贏得了社區居民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科教工作

隨後,社區黨總支部又將工作重點放在教育、組織、發動社區黨員工作上。他們按照“抓社區工作先抓黨員,抓黨員先抓思想”的原則,用“圍著居民轉、貼近實際乾”的工作思路統一思想,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首先,摸清社區黨員情況,建立了各類型黨員管理檔案,利用計算機對黨員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其次,採取分類指導的辦法。針對不同類型社區黨員的特點,採取講黨課、召開座談會、電化教育、入戶聊天談心等形式,對黨員進行黨的理論知識教育、改革開放前後對比的形勢教育等,對黨員在社區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強化了黨員的黨性觀念和責任意識。對下崗、失業職工黨員,黨總支更加注重思想教育和形勢教育,澄清他們的模糊認識,及時將這部分黨員轉變成為社區黨組織的好助手、社區建設的生力軍。再次,充分利用有效載體,加強教育。社區黨總支通過實行黨員掛牌服務、與困難民眾結對子、舉辦黨員義務奉獻,成立了六支社區黨員服務隊(政策法規宣傳隊、婚姻新風宣傳服務隊、幫老助殘援助隊、治安保衛巡邏隊、環境衛生督察隊、醫療保健小分隊),與非隸屬關係黨員簽訂《共產黨員愛社區、建小區責任書》,要求社區黨員在社區工作中沖在前、做在先,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全心全意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