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鎮(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

勝利鎮(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

勝利鎮,隸屬於安徽省東至縣,位於東至縣西北部,中心區域位於東經116°59′,北緯30°24′,東臨升金湖,西靠長江,與安慶市望江縣隔江相望,北接大渡口鎮,離安慶市區12千米。

1992年3月撤鄉並鎮,將原勝利、姜壩兩鄉合併,成立勝利鎮。2007年2月東至縣行政區劃調整,將瓦壠鄉撤銷併入勝利鎮,成立新勝利鎮。轄21個行政村,其中回民村2個。

2017年,勝利鎮行政區域面積13058公頃,常住人口50690人。

勝利鎮是東至縣四大沿江鎮之一,有將軍廟、升金湖自然保護區、余公廟等旅遊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勝利鎮
  • 外文名稱:Shengl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東至縣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勝利集鎮
  • 電話區號:0566
  • 郵政區碼:247220
  • 地理位置:東至縣西北部
  • 面積:13058公頃
  • 人口:5069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升金湖自然保護區將軍廟余公廟
  • 火車站東至站
  • 車牌代碼:皖R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水文,氣候,自然資源,交通,人口,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設,社會事業,風景名勝,升金湖,余公廟,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勝利鎮依駐地勝利街得名。
勝利街又稱將軍廟,相傳明初朱元璋陳友諒戰敗,逃至此地遇一老人相救,遂封老人為將軍,後人在此建廟祭奠。
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52年始建勝利鄉,
1958年成立勝利人民公社,
1969年與彭嶺合併仍稱勝利公社,
1982年體制改革時恢復勝利鄉,
1992年全省撤區並鄉時與姜壩鄉合併建立勝利鎮。
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瓦壟鄉(瓦壟鄉以境內瓦壟橋得名。解放初期曾設立瓦壟鄉,1958年併入勝利人民公社,1961年從勝利析出成立瓦壟公社,1969年更名為紅旗公社,1981年復名瓦壟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回復瓦壟鄉)併入。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1年,勝利鎮設立方村、江心、萬嶺、城北、姜東、湖濱、康橋、青雲、樓閣、黃石、新華、先進、瓦壟、聯合、南豐、橫洲、桃源橋、幸福、新軍、吉陽、阜康21個村。

地理環境

位置

勝利鎮位於東至縣城北40公里處,東鄰升金湖,南依東流鎮,西濱長江,北接安慶市。鎮政府駐勝利集鎮,中心區域位於東經116°59′,北緯30°24′;行政區面積13058公頃。

地形

勝利鎮地形為長江中下游平原

水文

勝利鎮有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流入境內。

氣候

勝利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勝利鎮農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盛產魚蝦。境內升金湖,是東至縣天然漁場,有青、草、鰱、鯉、鱖、鯽、烏等61種淡水魚,其中24種軟體動物;年產鮮魚300多萬公斤;湖區是世界稀有珍禽丹頂鶴、白枕鶴冬春棲息之地,國家已將升金湖列為自然保護區。

交通

206國道從勝利鎮境內中部縱穿,縣鄉公路在境內東北部橫貫與206國道相接。

人口

截止到2011年,勝利鎮總人口5.9萬人,其中非農業戶口3037人。其中,江心村幸福村為民族村,是回族集中居住地。
2017年,勝利鎮常住人口50690人。

經濟

第一產業

2009年至2010年農業總產值分別為27531萬元、29816萬元。以新勝圩、廣惠圩、公益圩等重點圩口為核心,落實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示範面積1.9萬畝,主要是推廣新兩優6號、廣兩優4號、皖稻153等6個優良品種。以推動"雙低"油菜生產基地"三增項目"實施為契機,推動油菜高產創建活動,以瓦壠、南豐、方村、城北和樓閣等6個村為中心,建成1萬畝油菜創高示範區。積極推進21個村3萬畝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建設。繼續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萬畝,安排示範片1萬畝,技術指導入戶率達90%以上。推行鎮領導和獸醫技乾聯繫大戶制度,定期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幫扶辰鑫植物油公司新生產線投產,助推升金工貿、昌泰工貿擴大規模,2010年成立"雙低"油菜合作社、蜂達蜂業合作社、綠源林業等合作社3個,牧禾科普協會等協會組織1個。認真組織實施新華、城北、瓦壠、南豐、青雲、姜東6個村農民培訓工作,2009年、2010年完成培訓500人。
勝利鎮勝利鎮

第二產業

勝利工業園區2006年設立,2008年10月被池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為市級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為104.2公頃,集中區內結構為:"二縱、三橫、四區"。二縱即:"勝利大道"、"緯六路";三橫為:"園一路"、"進園路"、"工業路";四區是:東沿206國道為紡織服裝加工區和綜合服務區。西南沿勝利大道為農副產品深加工區和電子高新產業區。集中區經過近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入駐企業不斷增多,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2009年10月池州維拉躍宇服裝公司落戶,2010年2月南方聚源服飾公司落戶。2010年4月安徽英騰服裝公司開工建設。2010年5月辰鑫油脂公司搬遷入住後正式投產。在工業集中區平台的作用下,勝利工業快速發展。2009年新入規模工業企業3家:池州順景服裝公司;東至姜壩新型建材公司;東至金盾防火材料公司。2010年新入規工業企業7家。南方聚源服飾公司、慶誠工貿公司、東至圳興木業有限公司、上海玄易服裝公司、東至海蘭服裝公司、勝利自來水公司、東至山水服裝公司。2009年、2010年實現工業產值分別為1.3億元、2.1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1.5億元、3.2億元;完成招商引資分別為:1.0億元、1.14億元。全鎮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4家。其中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2家。

第三產業

2011年末勝利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億元,比2010年增長6.9%。完善商貿配套功能,勝利中心廣場、勝利商業街等中心區商貿零售板塊初現規模。

社會

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投資44萬元完成白盪湖流域治理,2010年投資30萬元完成工業集中區排水口延伸工程;投資20萬元完成了勝利大市場600米高壓線路改建工程,投資40萬元架通工業集中區高壓線路網。2009年、2010年分別投資200萬元、300萬元對全鎮高、低線路安全工程進行改造。勝利自來水廠投資200萬元在城北村新建增壓塔二級供水工程、2010年底全鎮自來水覆蓋率達到40%、2010年縣安排的村村通工程項目7.9千米全部完成。

城鎮建設

2009年辰鑫油脂公司老廠地掛牌出讓給公司,公司投資3000萬元新建錦繡華庭小區,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小區商居樓於2009年底開盤。幸福花園2009年、2010年完成二期商居樓開發工程,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2010年金湖園小區完成第三期商居樓開發工程規劃調整工作。勝利大市場完成二期商居樓開發工程土地出讓和設計工作,2009年爭取到綜合文化站項目並進行勘探設計和開工建設。2010年底全面完工,總投資40萬元(含征地費)。

社會事業

2009年投資300萬元新建勝利國小教學樓一幢,基本完成方村、城北兩村教育資源的整合。2009年至2010年實施並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項目點20個,農家書屋6個;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場項目3個(青雲村、南豐村、城北村)、留守兒童活動室項目4個;校舍安全工程項目8個、農村衛生室項目8個。新建農村沼氣池60口。發放計畫生育宣傳品2萬餘份、開設專欄21個。2009年、2010年開展"三查一治"活動,分別查環3000人次,4000人次。查孕2000餘人次、3000餘人次、查治婦科病2000餘人次、2500餘人次。21個村服務室全部進行達標改建。2010年投資600萬元(縣補助180萬元、鎮投資420萬元)新建4113平方米勝利中心敬老院。敬老院占地23畝,120個房間,可入住五保老人120人,已入住108人。2010年底全鎮低保人數1659人,城鎮居民醫療費參保率達91%,農村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7%。

風景名勝

升金湖

升金湖自然保護區座落於東至縣與貴池區交界處,全境以升金湖為中心,沿岸分別向外延伸2.5km左右。其四鄰界線為,東自高橋湖東岸經唐田、坦埠、劉村、白笏、楊家咀連線為界,南至丁村、長嶺,西至206國道,北自將軍廟經新河口至牛頭山一線。總面積33340 hm,其中升金湖13300 hm。現升金湖至長江出口建有黃湓閘,湖內水位由其控制。海拔平均11m 。
升金湖升金湖

余公廟

余公廟,即福主祠。據建德縣誌記載:余公名陳杲仁,字之耳,民間稱其為福主,江蘇武進縣人,曾在古秋浦為官,隋煬帝時拜為大司徒,唐高宗以其護國威靈封為“忠朝武烈”,宋徽宗宣和年間賜祠額“福順”,明萬曆皇帝封其為“福主余公”神號,後鄉間百姓均稱其為余公。
余公廟余公廟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公安局勝利派出所(206國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