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勐養鎮為景洪市下轄鎮,位於景洪市中北部,距景洪市政府駐地15公里。東與基諾族鄉和勐臘縣象明鄉毗連,南靠允景洪街道辦,北壤景訥鄉大渡崗鄉,西與勐海縣勐宋鄉隔江相望。

勐養鎮國土總面積720.08平方千米,下轄7個村,常住人口24961人(2017年)。

勐養鎮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子保護區(野象谷)先後榮獲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等榮譽稱號。2014年,勐養鎮地區生產總值24523萬元(不包括農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勐養鎮
  • 外文名稱:Mengy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 雲南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 下轄地區:城子村等7個村
  • 政府駐地城子村
  • 電話區號:0691
  • 郵政區碼:666106 
  • 地理位置:景洪市中北部
  • 面積:720.08平方千米 
  • 人口:2496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西雙版納野象谷,象樹公園
  • 車牌代碼:雲K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民俗文化,昆格族文化,花腰傣文化,傣錦,風景名勝,西雙版納野象谷,象樹公園,領導班子,

建制沿革

傣語“勐養”意為“鴛鴦壩地方”。據史料記載:隆慶四年就名勐養,隸西雙版納之版納景洪。清嘉慶後車裡宣慰使司曾一度駐此。
勐養鎮
1927年,始設勐養區,屬車裡縣。
1953年,為版納勐養,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1958年,置勐養區,屬景洪縣。
1969年,勐養區改為勐養公社。
1984年,勐養公社改稱勐養區。
1988年,撤區置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勐養鎮轄城子村曼納莊村曼景坎村曼灑浩村跳壩河村昆格村大河邊村7個村,55個村民小組。勐養鎮政府駐地城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勐養鎮地處景洪市中北部,鎮中心位於東經100°53′42″,北緯22°5′30″,距景洪市政府駐地15公里。東與基諾族鄉和勐臘縣象明鄉毗連,南靠允景洪街道,北壤景訥鄉大渡崗鄉,西與勐海縣勐宋鄉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勐養鎮土地面積720.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45米,全鎮最高海拔1633米,最低海拔550米。

氣候條件

勐養鎮屬亞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20.5攝氏度,最高氣溫38.9攝氏度,最低氣溫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勐養鎮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達68%,林業用地總面積22617.6公頃,其中國有林地總面積8339.5公頃,集體林地總面積14278.1公頃。境內有69萬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西雙版納野象谷,有境內有1700多種動植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8種。
勐養鎮

土地資源

2014年,勐養鎮已利用的土地面積為358272畝,占總面積的31%。有耕地19084畝,其中:水田14497畝,占76%;旱地4587畝,占24%,土壤以磚紅壤和茨紅壤為主,厚度100厘米,有機含量1%至1.5%。
勐養鎮

水資源

勐養鎮屬瀾滄江水系,全境有大小河流11條,地表水量達到2億立方米。全鎮有小I型水庫1座,曼么耐水庫;小II型水庫4座:曼戈龍水庫、回亞麻水庫、回廣水庫、曼樂壩水庫,總蓄水量1212萬立方米。
勐養鎮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勐養鎮地區生產總值為24523萬元(不包括農場),農村經濟總收入22738萬元,同比2013年增加1306萬元;財政收入1637萬元,財政支出2516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7536億元,同比2013年增加2535萬元。
2013年,勐養鎮地區生產總值為21512萬元(不包括農場),農村經濟總收入21432萬元,同比2012年增加2234萬元;財政收入1489萬元,財政支出1701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5001萬元,同比2012年增加3964萬元。

第一產業

2014年,勐養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27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79元,同比2013年增加1306萬元、1518元。全鎮有農作物播種面積47697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達42525畝,總產量14761噸,農民人均占有糧1044公斤。水果年產量16621噸,蔬菜年產量1566噸,比上年增336噸,橡膠107447畝,其中開割54860畝,乾膠產量5225噸,茶葉4934畝,產量152噸,大牲畜存欄884頭,生豬存欄14681頭,養魚1795畝,年產量762噸。
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2013年,勐養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14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99元,同比2012年增加2234萬元、1365元。

第二產業

2014年,勐養鎮鎮地區有鄉鎮企業350個,從業人員1637人,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536萬元,同比2013年增加2535萬元。
2013年,勐養鎮鎮地區有鄉鎮企業344個,從業人員1564人,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001萬元,同比2012年增加3964萬元。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截至2014年,勐養鎮鎮區有水廠一座,日供水能力450立方米,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推進完成了勐養河河道治理建設項目;完成農田水利溝渠建設5件,人畜飲水工程建設21件,修繕水庫3座,建設“愛心水窖”100口,實現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500畝,解決飲水安全3387人。
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勐養鎮電話裝機總量為2652戶,行動電話機站覆蓋全鎮,小靈通機站覆蓋鎮區,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0.3%,農村電話覆蓋率100%。
勐養鎮有綜合農貿市場2個,超市2個,水果批發市場2個,村級蔬菜零售市場3個。全鎮有變電站1座,變壓器141台,裝機容量4000千伏安,2014年擁有供電戶數4242戶,全鎮55個村小組已全部通電,通電率為100%。
2014年,勐養鎮完成了西雙版納保健品園區指揮部前期工作,引進了德懋堂、方園石斛、森林故事、野象谷服務區、曼么耐水庫綜合旅遊度假區等開發項目,野象谷服務區建設征地工作已全面啟動;象樹灣一期、二期,財富中心舊城改造、熱帶農產品交易中心、七彩國際、供銷社“二次創業”、西雙版納泛亞無公害農產品批發示範基地等項目同步建設。

文化教育

截至2014年,勐養鎮鎮有中學1所(含高中),即景洪市三中,占地56449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0741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72萬元。中心國小1所,含13個教學點(其中有6個村完小),占地157094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9764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64.9萬元。國中在校生1286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教師142人。國小在校學生2002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教師153人。
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1986年建立鎮文化站,設專職人員 3人;村級文化室24個;籃球場19個。2014年,勐養鎮現有村級業餘文化隊 211個,設立了5個老年協會。社會文化市場有網咖3個,電腦200餘套,電腦培訓機構1個,音像製品出售出租店4個,書報刊店2個,複印店4個。村級文化廣場12個,建成農家書屋7個,配套圖書1.5萬冊;實現了廣播“村村響”,電視、電話“戶戶通”;廣場健身隊18支、籃球隊97支、陀螺協會1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勐養鎮有衛生醫療機構兩個(鎮級衛生院和農場醫院),農村衛生室6個,床位33張,衛生技術人員19人。有衛生院1個,床位30張,衛生技術人員19人。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3576戶14717人(含省內外來人口),全鎮戶數參合率達84.94%,人數參合率達88.27%。
勐養鎮(雲南省景洪市勐養鎮)

社會保障

2014年,勐養鎮新農保參保率達107.35%,城鎮居民參保率達109.55%;加大小額擔保、“貸免扶補”工作,小額擔保貸款73人,貸免扶補貸款10人;妥善解決困難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問題;完成危房改造126戶;發放城鎮、農村低保金、一次性補助等保障金310.2萬元,發放救災糧49.2噸,發放困難救助金、五保金等補助8.6萬元。

民俗文化

勐養鎮有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的“嘎湯帕”、拉祜族的“拉祜擴”、基諾族的“特懋克”等民族節日,以及各少數民族的飲食、服飾和民居建築。

昆格族文化

昆格人自稱“忽”,相傳“忽”人在遷徙過程中,大部分人渡過瀾滄江到了泰國,少部分人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擱下來,傣族因此稱之為“昆格”,即“遺留的人”之意。後來,“忽”人也就稱自己為“昆格”。昆格人分布在勐養鎮昆格村的納回帕、納板、曼蚌湯等7個村民小組,共338戶,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後,昆格人歸屬為布朗族。昆格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住房為乾欄式,有自己的服飾,信仰原始宗教。
昆格人昆格人
昆格人的傳統節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曆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花腰傣文化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個支系,無論是服飾、舞蹈、歌曲、農耕、婚禮都擁有自己本民族的獨特習俗,因其服飾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特別是服飾腰部的彩帶層層束腰,並挑刺絢麗斑斕的精美圖案,掛滿艷麗閃亮的纓穗、銀鈴而被稱為“花腰傣”。
花腰傣花腰傣
花腰傣人自稱為“傣雅洛”,意思是“遷徙中的落伍者”。花腰傣有語言,沒有文字。他們的文化都是靠口傳心授或傳統習俗代代流傳。他們依然保留著染齒和文身的古老習慣,從十來歲開始就染齒和紋身,以黑為美,牙齒染得越黑就越漂亮。紋身身主要是為了避邪,花腰傣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世上是有鬼魂的,文身可以驅鬼,也可以讓自己的靈魂回家。

傣錦

傣錦是中國著名的少數民族織錦之一,織錦的基本原料是絲、棉、木棉、麻、毛五類,傣族多用它製作生活用品,用織錦製作的床上用品、配飾、筒帕、佛幅和布藝品在民間廣泛流行。勐養鎮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織錦”傳承人1名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織錦”傳承人1名。
傣錦傣錦

風景名勝

西雙版納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屬於中國“AAAA”旅遊景點。可觀賞到熱帶雨林中的奇異觀象和許多的珍稀植物,生長著亞洲野象、野牛、綠孔雀、獼猴等珍奇動物。這裡有中國唯一的一所馴象學校,野象谷有長4880米的步行游鑒道,穿過溝谷雨林區、山地季雨林區、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區,沿途可欣賞蘭花園和熱帶雨林中的許多植物。
西雙版納野象谷西雙版納野象谷

象樹公園

象樹公園因園中有一棵高約40米的大榕樹與大象極為相象的大榕樹而得名。

領導班子

職務姓名
鎮黨委書記
馮衛東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岩香比
鎮黨委副書記
罕繼超
副鎮長
張艷紅,彭少仙,黃晟,夏培衍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