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斗惡龍1

勇者斗惡龍1

勇者斗惡龍1,即日本非常有名的RPG遊戲《勇者斗惡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簡稱ドラクエ)的第一代,發售於1986年5月27日,機種是FC。故事由堀井雄二主理,椙山浩一負責遊戲音樂的作曲,並請來當時正冒起的漫畫家鳥山明負責人物設定,此後,他們便成為歷代勇者斗惡龍的鐵三角,堀井雄二和椙山浩一也因為勇者斗惡龍系列在各自的領域成為殿堂級人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勇者斗惡龍1
  • 遊戲大小:1.9M
  • 遊戲類型:街機模擬
  • 遊戲語言:簡體中文
  • 遊戲廠商:不詳
  • 發行日期:1986-5-27
遊戲介紹,遊戲內容,世界觀,遊戲設定,復活之咒文,遊戲背景,登場角色,世界設定,全部咒文效果,全部道具一覽,重製版本,

遊戲介紹

第一代中出現怪物共38種(其中有非常著名的史萊姆(スライム),如果算上最終BOSS則有40種),咒語10種,地點13處。
這個遊戲被認為奠定了日式RPG的地位。

遊戲內容

遊戲的目的,是扮演傳說中的勇者“洛特”的血脈繼承人,打倒妄圖控制世界的龍王,順道救出被擄走的公主。要完成遊戲,就必須不斷打倒在大地四處出沒的各種魔物,從而賺取經驗值和金錢;經驗值能提升等級,金錢可購買更強力的武器,令主人翁的能力增強,推展探索範圍,使其到達不同的村鎮收集情報,由玩者自己綜合情報去取得重要道具,才可令故事推進。這些設定成為日後所有RPG電子遊戲的既定模式。

世界觀

本作與之後系列的II、III集,構成勇者斗惡龍的《洛特三部曲》。在時序上,本作所發生的事,是在III的數百年後,及在II的100年前。

遊戲設定

· 主角名稱由玩者在遊戲開始時輸入。
· 沒有夥伴,只有一人獨自冒險。在遊戲中有機會出現抱著公主在地圖上移動的情形,但公主不會牽涉入戰鬥當中。
· 主角要徒步移動,但有輔助的魔法和道具,可以立即飛回王城。
· 裝備和道具一同放在道具袋中。由於位置有限,玩者有時需要選擇棄置道具。
· 裝備分武器、鎧甲、盾三種。(在第二代以後增加了頭盔和裝飾物。)如果裝備著武器防具時買到了其他的防具,店家會以你所裝備的武器防具價格的一半向你收購所裝備的武器防具;如果裝備著武器防具時撿到了其他的武器防具,則現有的裝備丟失,改為裝備所撿到的裝備。
· 道具分使用後會消失和不會消失兩種。其中只有“藥草”和“魔法之匙”可以在一個道具欄中複數攜帶,上限為六個。
· 必須擁有魔法之匙才可開啟遊戲內的門,而魔法之匙要在遊戲中盤以後才有機會買到,迫使玩者要回到已到訪過的地方去收集新的情報。
· 洞窟內是沒有光源的,要照明就必須使用道具“火把”(たいまつ)或詠咒文“雷米拉”(レミーラ)。兩者的分別是,火把照亮範圍較小,但效力可持續至走出洞窟為止;“雷米拉”範圍較大,但有時限。
· 作為初代的經典,本作是沒有的,例如:
-- 由於所有角色都只得一個面譜,當主角要與別人對話時,必須在選擇對話指令後,再選擇方向(前後左右)..這一設定在美版中被取消。
-- 開門、開寶箱,甚至上下樓梯,都要先打開主選單,再選擇專有指令方可執行。
· 在大地圖或洞窟行走時,戰鬥會隨機突然展開。玩者需要輸入戰鬥指令,然後進入戰鬥程式,主角和敵人各行動一次,是為一個回合;若雙方也沒有被擊倒,則玩者須再選擇戰鬥指令。
· 當經驗值到達固定數目,等級就會提升,各能力值亦隨之增加,有時還會學懂新的咒文。本作的等級上限是30級。
· 當主角HP變成0,則代表死亡。但遊戲不會終止(有別於Final Fantasy系列),主角會在國王前復活(也可能是被救活、治癒),代價是持有的金錢減半。
· 只要光顧旅店,HP和MP就可恢復至最大值。旅店的收費因地區而有所差別。
· 裝備和道具的價錢是劃一的,只有“魔法之匙”和“聖水”例外。

復活之咒文

RPG遊戲的本質令玩者需要數十個小時或以上方可完成整個遊戲,因此在還沒有記錄遊戲進度的功能的年代,主要是靠輸入密碼。本作的方法是玩者要透過與國王對話,記下以20個日本平假名字母組成的“復活之咒文”。此方法在第二代依然沿用,但字母增加到最多52個。似乎有不少玩家擁有因抄錯一個半個字母而喪失上一次關機時的遊戲進度的慘痛經歷。在三代之後,電池記錄取代了“復活之咒文”。此外,在美版及漢化版勇者斗惡龍1和2中引用了電池記憶術,所以也沒有出現“復活之咒文”。遊戲者只要買一塊1232型號的電池插入遊戲卡帶中的電池槽中即可。
《勇者斗惡龍1》攻略本《勇者斗惡龍1》攻略本

遊戲背景

在遠古的時代,亞雷夫卡德的大地因大魔王而被黑暗籠罩,但大魔王最終被傳說的勇者洛特打倒,並利用神聖的光珠將所有魔物封印,為大地迎來和平。
年月流逝,新的邪惡力量出現了。龍王襲擊拉特達姆城,奪去光珠並擄走公主,魔物再次在亞雷夫卡德四處破壞。此後,去挑戰龍王的人無一歸來。
當人們開始感到絕望之際,預言者預言繼承勇者洛特血脈的人和出現並消滅龍王。終於有一天,這位繼承洛特血脈的勇者,出現在拉特達姆王的面前。

登場角色

主角
勇者洛特的子孫,為打倒企圖支配亞雷夫卡德的龍王,出現在拉特達姆城的拉魯斯16世面前。但其早年生活及繼承洛特血脈的證明仍是個謎。
《勇者斗惡龍1》《勇者斗惡龍1》
洛特(ロト)
傳說的勇者,在遠古將大魔王消滅,令光明重回大地。在本作中沒有真正登場,只是在某處遺留信息給主角。
拉魯斯16世
統治亞雷夫卡德的拉特達姆城之王,一直支援主角的冒險。從忍受著失去愛女的悲傷而如常處理國政這方面看,是一位堅毅且有能力的王者。
羅拉(ローラ)
拉特達姆城的公主,拉魯斯16世的女兒。被龍王擄擄走而失蹤。玩家若有攻略在手,就算始終不將她救出也可爆機
龍王
將拉特達姆城的光珠奪去,使大地陷入黑暗的邪惡之源,也是遊戲的最終頭目。平時以手持龍型權杖的魔法師姿態示人,真身是一條巨大的惡龍。

世界設定

遊戲在一處名為亞雷夫卡德(アレフガルド)的地域展開。由於其開首的發音與希臘字母Alpha發音相近,有人認為這是代表原始、最初的意思。
· 拉達托姆城(ラダトーム城):位處亞雷夫卡德的中心,是主角冒險的起點及根據地。其結構在悠久的歷史裡都沒有太大改變,因此也好像保存了遠古的秘密。
· 拉達托姆鎮(ラダトームの町):在天子腳下建立的市鎮,所有有助冒險的設施都一應俱全。
· 勇者之墓(ロトの洞窟):在勇者的傳說中,洛特消滅了大魔王後就不知所蹤,但後來有人發現他在這個洞穴內留下了信息給繼承他血脈的子孫。雖然洛特並非真的葬在這裡,但他留下的強大意志使所有怪物都不敢接近。
· 加萊之鎮(ガライの町):在拉特達姆西北,與傳說勇者同時代的詩人加萊建立的部落,但城鎮的主體是埋葬詩人的龐大地下墓穴。
· 石山之洞(岩山の洞窟):位於拉特達姆西南,沒有什麼重要的寶物。重製版大幅改變了舊作的結構。
· 瑪依拉村(マイラ):位處拉特達姆以東的森林之中,以其天然溫泉而聞名。
· 沼澤之洞(沼地の洞窟):瑪依拉村以南被毒沼澤包圍的洞穴,充當通往裡姆魯達的海底隧道,卻也是龍王選擇囚禁公主之處。
· 里姆魯達鎮(リムルダール):在湖中心建立起的城鎮,在陸路通往龍王城的路線上的最後一站人類據點。鎮上有重要的道具“魔法之匙”出售。
· 多姆多拉鎮(ドムドーラ):加萊之鎮以南的沙漠中的城鎮。龍王的襲擊不得不讓人聯想與這裡因買賣武器致富的名家族有所關連。不過,這個家族好像有後人逃過一劫。
· 美魯吉特鎮(メルキド):位處亞雷夫卡德南部高原,由人制的巨型人偶守護的要塞城市。商業發達,因此店鋪林立,看來可以購得一些貴重的裝備。
· 龍王城(竜王の城):在拉特達姆對岸構築起的邪惡根據地,傳說要腳踏七色彩虹方能到達。由地面1層,地底7層共8層的巨大迷宮構成,擅闖者有可能墮進裡面的異空間,永遠無法出來。

全部咒文效果

荷伊米(ホイミ):HP30左右回復
基拉(ギラ):給予敵人少量傷害
馬荷頓(マホトーン):封印敵人的咒語
雷米拉(レミーラ):在洞穴中照明,但有時間限制,比火把效果更好
雷米特(リレミト):從洞穴中立即逃離
魯拉(ルーラ):立即回到拉達托姆城,在洞穴中無效
拉里荷(ラリホー):使敵人睡眠
托黑洛斯(トヘロス):阻止弱小的敵人出現,和聖水效果一樣
貝荷伊米(ベホイミ):HP75以上回復
貝基拉瑪(ベギラマ):給予敵人大量傷害

全部道具一覽

藥草(やくそう):HP回復30左右。
火把(たいまつ):照亮自己周圍八方向一格,有時間限制。
龍鱗(りゅうのうろこ):稍微增加一點防禦力。
戰士指輪(せんしのゆびわ):據說能夠稍微增加一點會心一擊的機率,但詳細不明。
詛咒皮帶(のろいのベルト):裝備後無法進入拉達托姆城。
死之首飾(しのくびかざり):同上。喀麥拉翅膀(キメラのつばさ):立即回到拉達托姆城,在洞穴中無效。
《勇者斗惡龍1》地圖《勇者斗惡龍1》地圖
鑰匙(カギ):在遊戲中開門所必要的道具,每把鑰匙只能使用一次。
公主的愛(おうじょのあい):救羅拉公主回城後得到,使用後可知道再升級所需EXP,以及距拉達托姆城的距離。此道具在尋找洛特徽章時十分有用。
聖水(せいすい):使用後一段時間內弱小的敵人不會出現。洞穴中無效。
妖精之笛(ようせいのふえ):在與哥勒姆(ゴーレム)交戰時使用可使其入睡,從而可輕易戰勝它。
洛特徽章(ロトのしるし):獲得彩虹水滴的3個必要道具之一,也是證明主角是洛特子孫身份的證物。
太陽石(たいようのいし):獲得彩虹水滴的3個必要道具之一。
銀豎琴(ぎんのたてごと):使用後會引來怪物發生戰鬥。用來交換雲雨杖。
雲雨杖(あまぐものつえ):獲得彩虹水滴的3個必要道具之一。
彩虹水滴(にじのしずく):進入龍王城的必要道具。

重製版本

MSX/MSX2版
· 同年(1986年)推出。
· 除了背景音樂的音階有所變動,其他地方與舊作完全相同。
北美版(NES版)
· 在1989年,與II集一同推出。
· 由於在美國已有一套角色扮演遊戲以Dragon Quest的名字註冊為商標,因此在北美的名稱改為Dragon Warrior。及後該套遊戲易名為Dungeons & Dragons,而Square Enix終在2003年重新註冊Dragon Quest商標,令到之後推出的VIII集可以統一用Dragon Quest的名字在全球發售。
· 已經發展出記錄功能。
· 角色進化為可以面向前後左右。
超級任天堂
· 與II集合併為一盒帶遊戲(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II),在1993年12月18日發售。
· 以V集(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 天空の花嫁)的畫面技術重製
· 將遊戲的難度調低。
· 在1999年移植到GBC推出。
手提電話版
· 由2004年起在三款不同型號的手機可以下載。
· 畫面技術較接近VI集(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 幻の大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