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人

功人

功人,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漢高祖平定天下後,論功行賞,以蕭何居第一,群臣以何無戰功不服。高祖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後以“功人”泛指起關鍵作用,有特殊貢獻的功勳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人
  • 詞目::功人
  • 拼音::gōng rén
  • 解釋:有特殊貢獻的功勳之人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解釋:指起關鍵作用,有特殊貢獻的功勳之人。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譯文

漢五年,已經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於是論功行賞。由於群臣爭功,一年多了,功勞的大小也沒能決定下來。高祖認為蕭何的功勞最顯赫,封他為酇侯,給予的食邑最多。功臣們都說:“我們身披戰甲,手執兵器,親身參加戰鬥,多的身經百戰,少的交鋒十回合,攻占城池,奪取地盤,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戰功。如今蕭何沒有這樣的汗馬功勞,只是舞文弄墨,發發議論,不參加戰鬥,封賞倒反在我們之上,這是為什麼呢?”高帝說:“諸位懂得打獵嗎?”群臣回答說:“懂得打獵。”高帝又問:“知道獵狗嗎?”群臣說:“知道。”高帝說:“打獵時,追咬野獸的是獵狗,但發現野獸蹤跡,指出野獸所在地方的是獵人。而今大家僅能捉到野獸而已,功勞不過象獵狗。至於象蕭何,發現野獸蹤跡,指明獵取目標,功勞如同獵人。再說諸位只是個人追隨我,多的不過一家兩三個人。而蕭何讓自己本族裡的幾十人都來隨我打天下,功勞是不能忘懷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語了。

釋義

漢高祖平定天下後,論功行賞,以蕭何居第一,群臣以何無戰功不服。高祖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後以“功人”泛指起關鍵作用,有特殊貢獻的功勳之人。

同源典故

功人 功人功狗 功狗 功臣狗 狗功 發蹤指示 縱狗殊有功

用典示例

胡應麟 《詩藪外編·唐下》:“至李杜二集,以前諸公未有敢措手者,而廷禮去取精覈,特愜人心。真藝苑功人,詞壇偉識也。”
清 王曇《留候詞》:“功人功狗兩無益,徒受亭公謾罵名。”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從前古人有個功狗功人的比方:出兵打仗的人就比方他是只狗,這發號令的卻是個人。”
趙翼 《歌風台懷古》詩之二:“負心事竟烹功狗,出手威原斬路蛇。”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之七:“功人功狗渾閒事,贏得貞珉著意鐫。”
蘇軾 《和陶雜詩》之三:“兔死縛淮陰,狗功指平陽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