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目旬

《五代史·劉目旬傳》說,劉目旬與馮道是姻家二人並任宰職,馮道罷官後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來嫌惡馮道的為人,接任後,每當稽查出馮道的過失差錯時,李愚就在劉目旬面前譏笑馮道說:“這是您親家翁幹的好事。”後來,親家稱呼通行到了民間,一般老百姓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目旬
因子女聯姻而使夫妻兩家結為“親家”。“親家”之稱最早始於唐代。《新唐書·蕭嵩傳》載:“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玄宗)呼為親家。”最初這一稱呼只流行於皇親國戚的聯姻上,唐玄宗直呼龍婿生母為親家母,足見其關係的親密。因此,唐代詩人盧綸作《王駙馬花燭詩》云:“人主人臣是親家。”五代時,又出現了親家翁的敬稱。《五代史·劉目旬傳》說,劉目旬與馮道是姻家二人並任宰職,馮道罷官後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來嫌惡馮道的為人,接任後,每當稽查出馮道的過失差錯時,李愚就在劉目旬面前譏笑馮道說:“這是您親家翁幹的好事。”後來,親家稱呼通行到了民間,一般老百姓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