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軍(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

劉承軍(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承軍

1999 以中國教育部獎學金赴西班牙馬德里Complutense大學學術訪問,2000 被評為研究員,2004 擔任拉丁美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拉丁美州文化,拉丁美州思想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承軍
  • 國籍:中國
  • 職業:研究員
  • 主要成就: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
個人簡介,研究成果,

個人簡介

姓名:劉承軍性別:女
職務/職稱:研究員
文化程度:本科
專業:拉丁美州文化
簡歷
1998 發表專著《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
1999 以中國教育部獎學金赴西班牙馬德里Complutense大學學術訪問
2000 被評為研究員
2001 發表專著《思想的旅遊:西班牙散記》
2003 自費赴西班牙馬德里Complutense大學“拉丁美洲現代研究中心”進行學術訪問
2003 發表專著《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所重點項目)
2004 擔任拉丁美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承擔所重點項目,開始撰寫《拉丁美洲經典文獻譯註》
2006 以墨西哥外交部獎學金赴墨西哥考察,並應秘魯太平洋大學邀請自費赴秘魯學術考察
2007 發表學術散文集《彼岸潮湧:拉丁美洲隨筆》
2009 發表專著《把我的心染棕:潛入美洲》
主要研究領域
拉丁美州文化,拉丁美州思想史

研究成果

主要論著
《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專著,1998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初版;
《思想的旅遊:西班牙散記》,(繁體字版)香港科華出版社,2000年;
《思想的旅遊:西班牙散記》(簡體字版),專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專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修訂再版),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彼岸潮湧:拉丁美洲隨筆集》,香港《大風》出版社,2007年。
《把我的心染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讓語言脫下灰制服:關於拉丁美洲新政治語言,論文,《天涯》雜誌,2004年第1期,海南作家協會期刊;
拉丁美洲左翼思想近況,論文,《拉丁美洲研究》雜誌,2004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期刊;
拉丁美洲印第安運動的崛起,論文,《拉丁美洲研究》雜誌,2005年第5期;
在《堂吉訶德》的甲冑之後,論文,《讀書》雜誌,2005年第5、6期連載,《新華文摘》2005年第二十二期轉載。
“解放神學”死亡了嗎?論文,《拉丁美洲研究》雜誌, 2007年第1期
五月廣場母親,論文,《天涯》雜誌,2007年第3期
莊稼敘說的歷史,書評,《南方周末》報,2007年6月24日
奧爾蒂斯與他的“菸草-蔗糖”情結,論文,《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4期
早期論文若干:
探戈與阿根廷,1980
拉美當代小說的啟示,1987
阿根廷文化框架中的《馬丁·菲耶羅》,1988
拉丁美洲實證主義,1990
拉丁美洲文化民族主義,1990
拉丁美洲種族融合思想的現時性,1993
拉斯卡薩斯的基督教人道主義,1997
從中國看拉丁美洲,1995
塞維亞的美洲印記,2000
西班牙的古今移民潮,2001
個人文集
全球化進程中的拉丁美洲傳統作物(土豆篇),論文,《綠葉》雜誌/2008年,月刊,2008-11-1
全球化進程中的拉丁美洲傳統作物(玉米篇),論文,《綠葉》/2008年,月刊,2008-11-1
奧爾蒂斯與他的“菸草-甘蔗”情結,學術論文,《拉丁美洲研究》/第4期,雙月刊,2007-8-1
8月15日委內瑞拉全民公決有感,一般文章,《彼岸潮湧:拉丁美洲隨筆》/其他,2007-7-15
莊稼敘說的歷史,一般文章,《南方周末》/周報,2007-6-24
五月的廣場母親,學術論文,《天涯》/第3期,月刊,2007-3-1
“解放神學”死亡了嗎?,學術論文,《拉丁美洲研究》/第1期,雙月刊,2007-2-1
三十九年後的致敬,一般文章,《讀書》/第10期,月刊,2006-10-1
當影子登上歷史舞台,一般文章,《香港傳真》/NO.60,其他,2006-7-21
從“他人”到“我們”,學術論文,《香港傳真》/NO.39,其他,2005-9-11
挑戰風車的巨人是誰:塞萬提斯再研究,學術論文,《回族研究》/第2期,季刊,2005-8-1
拉美左翼思想動向,學術論文,《拉丁美洲研究》/第5期,雙月刊,2004-1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