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論近功小利

《劉宗周論近功小利》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劉宗周論近功小利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計六奇
  • 作品出處:《明季北略》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劉宗周論近功小利
九月辛亥順天府尹劉宗周上言,陛下勵精求治,宵旰非寧,朝令夕考,庶幾太平之致。然程效太急,不免見小利而慕近功。今日所汲汲乎近功者,非遼事乎,當此三空四盡之日,竭天下之力,以養飢軍。而軍愈驕;聚天下之軍,以冀一戰,而戰無日;此計之左也。今日所規於小利者,非理財一事乎?有司以掊克為循良,而撫字之政絕;上官以催征為考課,而黜陟之法亡;赤子無寧歲矣。頃者嚴賊吏之誅,自執政以下,坐重典者十餘人,然貪風不盡者,皆言利有以啟之也。其後國事決裂,盡如宗周言。宗周,字啟東。紹興山陰人,學者稱為念台先生。萬曆二十九年辛丑進士。

作者簡介

計六奇(1622~約1687年),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縣興道鄉(今前洲、玉祁一帶)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從小家境貧困,早年寄讀塾館。十九歲隨岳父杭濟之就讀於洛社,二十一歲在母舅胡時忠家讀書,為邑諸生。入清後,曾於順治六年(1649)、順治十一年(1654)兩次鄉試,不舉。從此無意科舉仕進,在無錫、蘇州、江陰等地,以坐館教書終其一生。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二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