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保(遼寧省輕工廳副廳長)

劉國保,男,漢族,1915年11月生,江西省興國縣社富鄉溪源村人,1931年參加紅軍,他先後參加過湘江保衛戰、四渡赤水婁山關戰役、遵義戰役,搶渡過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參加了攻打臘子口戰鬥,在六盤山吳起鎮參加了與陝北紅軍大會師,隨後參加東渡、西渡(黃河)。1945年日本投降後,來東北協助接收敵偽物資,後在丹東參加工業建設,1961年任遼寧省輕工廳副廳長,後當選遼寧省政協委員。 1982年離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國保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5.11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相關報導,逝世,

人物簡介

劉國保,原名國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溪源村留洞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前線總司令部無線電台通信員,興國模範師班長、排長,三軍團五師通信排班長,十三團警衛員,總政治部保衛科幹事。1934年10月隨紅3軍團16師從興國出發開始長征,任通信排長,先後參加過湘江保衛戰、四渡赤水婁山關戰役、遵義戰役,搶渡過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參加了攻打臘子口戰鬥,在六盤山下吳起鎮參加了與陝北紅軍大會師,隨後參加東渡、西渡(黃河)。攻打遵義時,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大腿,他是拄著棍子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抗日戰爭時期,1936年調入紅軍大學學習後,調任總政治部保衛幹事。專門負責毛主席、周恩來的安全保衛工作。後入延安摩托學校學習,畢業後任軍委總後勤部延安石油廠材料股股長、分廠主任,本溪湖南芬鐵礦公司經理,中央軍委工業局巡視員。1945年日本投降後,來東北協助接收敵偽物資,後在丹東參加工業建設。解放戰爭時期,任丹東造紙總廠廠長。新中國成立後,任金城造紙廠廠長、黨委書記,1961年任遼寧省輕工業廳副廳長,後當選遼寧省政協委員。1982年離休後,任兒童用品委員會常務委員、基金會理事。劉國保2005年11月9日出發重走長征路,按紅一方面軍原路線走,途經:南昌、井岡山、湖南、貴州、雲南、遵義、大渡河、四川、爬雪山(紀念碑)、過草地(紀念碑)、甘肅、寧夏、山西、陝西、河北、遼寧。計十二個省市自治區、於今天2006年3月5日上午10時勝利返回瀋陽。
劉國保劉國保

相關報導

重走長征路
一位91歲高齡的老紅軍,從2005年11月21日起再次從贛南踏上長征路,2006年1月11日走到了雲南昆明,成為了全國重走長征路中年齡最大的人。長征的經歷是他一輩子最珍貴的回憶,二萬五千里的漫漫長征路,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長征路上並肩作戰的戰友是他一生中最記掛的人。因此,他雖然年歲已高,也不願在家裡呆著,而要再到長征路上走一走、看一看。這位老紅軍名叫劉國保。
劉國保劉國保
“長征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經歷”
劉國保老人出生在興國縣社富鄉的一個偏僻小山村里。在1932年,只有18歲的劉國保也在家鄉參加了革命,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被編入“興國模範師”。在第四、五次反“圍剿”期間,劉國保跟隨彭德懷領導的紅三軍團駐守在廣昌一帶,並擔任了排長。然而,在第五次反“圍剿”的一次戰鬥中,劉國保帶著戰友們死守在陣地,阻擋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但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和彈盡糧絕,許多戰友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也身負重傷。十餘天后他傷勢好轉,咬著牙根忍著疼痛找到了隊伍。1934年10月,紅軍從贛南出發開始長征,劉國保跟隨紅軍主力離開了家鄉。如今,老人因年歲已高,記憶力不大好了,但在長征途中所發生的故事,卻在他腦海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至今仍然記得清清楚楚。談起這些,老人顯得異常高興。
“長征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經歷,我永遠銘記在心中,我也為自己是個長征人而驕傲。”在漫漫而艱苦的長征途中,劉國保參加了四渡赤水、強渡湘江等戰役。在攻打遵義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子彈打傷,因為行走困難,部隊要把他隱藏在當地支持紅軍的老百姓家中療傷。但是,劉國保卻不同意,他認為部隊就是他的家,他的精神支柱,即使是死在長征途中,也不能離開“家裡人”。於是,他砍了根樹枝作拐杖,在戰友們的幫助下,拖著傷腿走在長征路上。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紮營盤。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這是興國籍上將肖華在《長征組歌》中所描述的。這些劉國保都經歷過了。從四川毛兒蓋經過草地時,那裡的水到膝蓋,草比人高,茫茫草地無邊無際。因為帶的糧食吃完了,劉國保和戰友們靠挖草根、啃樹皮來充飢。但最可怕的不是飢餓,而是那塊隨時可能吞沒生命的沼澤地,劉國保親眼看見一個戰友在拔草根充飢時陷入了沼澤地里,就連救他的人也沒能從沼澤地里爬出來。然而,老人對於自己所經歷過的艱險和磨難卻看得很平淡,他說:“比起我那些犧牲在長征途中的戰友,我幸運多了,幸福多了。”
“我要再到長征路上”
在全國解放後,劉國保按照組織安排,留在了瀋陽工作,擔任過遼寧省輕工業廳副廳長。1982年離休後,一直在瀋陽定居。在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之際,早已離休在家頤養天年的劉國保作為老紅軍代表參加了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與許多老首長、老戰友重逢,一起回憶著那段烽火歲月,以及那些在長征途中並肩作戰的戰友們,一個念頭悄悄在他心裡萌發,要在有生之年重走一回長征路。
當兒女們得知老人的決定,考慮到老人的年齡大了,身體不一定吃得消,於是堅決反對。但老人卻反而安慰子女,別為他擔心,他要是不再到長征路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那些失散在途中的戰友,這輩子心裡也不會過得舒坦。兒女們都很了解老人的脾氣,無奈之下只得含淚同意。
劉國保把重走長征路的時間安排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日子裡,為此,他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精心準備。老人親自製作一面五星紅旗,因為他長征期間曾在張愛萍將軍身邊工作過,所以他首先找到了張愛萍將軍,當將軍得知老人的想法後,欣然地在紅旗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寫上了“紅軍萬歲”四個字。如今,已有百餘名參加過長征的老將軍、老紅軍在這面鮮艷的紅旗上籤下了名字。在興國賓館,劉國保向我們展開了這面凝結了他心血和感情的紅旗。劉國保還告訴我們,這次走完長征路後,他要專程把這面紅旗送到北京軍事博物館收藏。
劉國保是個集郵愛好者,對郵品頗有研究,一些集郵網站和集郵報刊都曾報導過他的事跡,於是,他利用自己的專長,特地準備了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品,那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封。在長征時,劉國保跟隨的是毛澤東主席帶領的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這次他正是沿著紅一方面軍所走的路線走,每走一個地方就留下一個郵戳作紀念。
劉國保老人雖然是離休幹部,每個月都有離休工資,但在他的子女中有兩人的身體不算好,家庭生活也比較困難,一名德高望重的老紅軍,只要他開了口,組織上肯定會想辦法幫助解決,他從沒有提過要求,只是擠出自己的離休工資來資助他們。更讓人感動的是劉老聽到老戰友們的子女生活困難時,也會寄錢寄物給他們,往往一寄就是幾百元。所以,在老人準備重走長征路時,身邊沒有多少積蓄,而兩萬多里的行程,開支肯定不小,為了攢夠路費,他過著比以前更簡樸節儉的生活,十年時間存下了5萬元錢。此外,劉老為了能圓滿完成自己制定的行程,他每天堅持步行2公里進行鍛鍊,把身子骨養好。畢竟,劉老年歲已高,完全徒步再次走完長征路是不可能的事,為此,家裡人為他借了一輛車,多數路程只能以車代步,在車上還備了藥品、冬衣等,但他準備每天步行5公里以上。
老紅軍再創奇蹟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紅軍從贛南出發,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2005年10月16日,劉國保要再創奇蹟重走長征路。日子一天天近了,老人的心情卻無法平靜。陪同老人重走長征路的女婿趙育航告訴我們,那段時間,老人可是天天念著叨著盼著這一天,早日圓自己在心裡藏了整整十年夢想。
遼寧省委組織部、省老幹部局考慮到劉國保已是90多歲的高齡,怎么也不讓他去冒這個險,行程不得不延期。等到2005年11月下旬,有關部門在老人的再三懇求下終於同意了,但要求有親人全程陪同。幾天后,他就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急不可待地從瀋陽回到贛南,來到了興國。家鄉的父老鄉親得知後,無不為劉國保的壯舉所感動,紛紛到賓館看望老人。在這塊熟悉的紅土地上,看著一張張熱情而又陌生的面孔,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老人的雙眼。在興國縣烈士陵園,劉國保撫摸著刻在烈士碑上戰友們的姓名,心情更是難以平靜。老人說,他忘不了這些犧牲的戰友,也忘不了失散在長征途中的戰友,一定要找到他們,聊聊天,聊聊那段崢嶸歲月。因為劉國保重走長征路的目的除了緬懷崢嶸歲月看望老戰友外,就是教育後人時刻不忘長征精神,為此,他來到興國縣實驗國小,以親身經歷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課,此外,老人還準備到沿途的其他中國小校給孩子們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
11月21日,劉國保從興國出發了,開始重走長征路的行動。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一路伴隨著他,老人要讓倒在和失散在長征途中的戰友看看紅旗上的簽名,讓昔日的戰友知道還有許許多多人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他們。劉國保離開時,不僅有許多民眾自發地來歡送老人,那些在興國定居的老紅軍在親人的攙扶下也來了,因為劉國保的心愿也是他們的心愿。中央電視台《紅土地的記憶》攝製組正巧在興國製作節目,劉國保的不凡之舉引起了他們的關注,攝製組立即改變計畫跟隨劉老踏上長征路,跟蹤拍攝老人的行動。
劉國保來到了紅都瑞金瑞金市老乾局安排宋太針劉家祁兩位老紅軍前往會見。一個多小時的會見,三位老人興致勃勃,時而笑談晚年生活,時而追憶當年那段艱難歲月。2005年12月19日,劉國保到達貴州甕安,到了猴場會議會址參觀,他已沿著當年紅軍長征走過的路線走了江西、湖南、湖北等十多個省市。當年紅軍長征他跟隨部隊到達甕安縣境時,只有19歲,如今卻是一位91歲高齡的老人了,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仍然歷歷在目,他在參觀會議會址時揮毫題詞:“繼承發揚長征精神,啟迪後人把祖國建設得更美麗!”
但劉老畢竟九旬高齡了,一路奔波非常辛苦,到達遵義時身體有些不適住進了醫院。2006年1月5日,他身體剛剛恢復,又不顧親人們的阻攔,再次踏上了長征路,1月11日到達春城昆明,但老人的行程沒有結束,就是這個春節他也準備在長征路上度過,人們在心裡為他祝福著:一路順風!一路平安!

逝世

原省輕工業廳副廳長、老紅軍劉國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8月15日在瀋陽逝世,享年10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