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洪(湖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世洪(湖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世洪(1913—1986)江西省興國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連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總部通信營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冀中軍區第十六團政治處副主任,冀魯豫軍區衛生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獨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平原省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平原省軍區幹部部部長,山西省軍區幹部部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太原市革委會主任,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世洪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興國縣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86年
簡介,生平,

簡介

劉世洪(1913~1986.4.23)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鼎龍鄉石源村人。出生於貧苦農家。小時讀書二年,因家庭生活困苦,被迫輟學,在家種田。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加入了農民協會。192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積極參加“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運動。1930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6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警衛連戰士、班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六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戰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在直羅鎮戰鬥中,劉世洪率領一個排追擊敵人,斃敵數十人,繳獲機槍3挺、步槍25支,受到上級通令嘉獎。1938年春,任八路軍前敵政治部直屬分隊政治指導員。同年7月任八路軍總部通訊營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1939年11月入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1942年2月任冀中軍區十六團政治處副主任。他領導軍民堅持敵後長期抗戰,對日寇的殘酷“掃蕩”進行殊死的反擊。日寇在陟縣進行大“掃蕩”中,敵我兵力十分懸殊,為保存抗日力量,在劉世洪的建議下,部隊乘黑夜渡過漳河,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安全轉移到固縣休整。劉世洪受到上級表揚。隨後,去延安中央黨校第二部學習。解放戰爭時期冀魯豫軍區衛生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當時傷員多、條件差,他想方設法克服醫療上的許多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後任華北軍區獨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間,劉世洪作為軍代表擔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兼中共太原市委書記。一天,劉世洪從市郊返回市委的路上,碰上一位淚水滿臉的女人攔車告狀。劉世洪下車了解到該婦女丈夫被害的情由後,第二天批示有關單位組織調查此事,重新組織鑑定死者的屍骨,結果發現死者頭蓋骨破裂、多根肋骨折斷,顯然不是自殺而是他殺。劉世洪便責成有關部門查清案情,追究罪犯,並為這位遇害教師平反,補發工資,按政策安排子女就業等。這件事一時被傳為美談,人們稱讚他為“劉青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平原省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菏澤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平原省軍區幹部部部長,山西省軍區幹部部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山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兼太原警備區政治委員,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湖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1986年4月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逝世,享年73歲。

生平

湖南省軍區原政治委員。
劉世洪是江西省興國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由共產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他歷任連隊政治指導員、教導員、旅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委,省軍區副政委等職,並擔任過省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世洪參加過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戰鬥和二萬五千里長征,經受了嚴峻的鍛鍊和考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戰,曾多次立功受獎。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他保持和發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嚴於律己,不謀私利,具有堅強的黨性和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是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幹部。
劉世洪因病於1986年4月23日逝世,終年七十三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