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概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鏡頭中位於主體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體和裝飾環境等作用,並有助於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在某些移動攝影中,藉助前景的變化與更迭,可增強鏡頭的運動感與節奏感。前景應與畫面內容有機結合,片面追求前景的裝飾美,會破壞畫面的統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現的主體。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前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後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景
  • 外文名:foreground
  • 特點1:造型奇特
  • 特點2:色彩突出
  • 特點3:類比
攝影術語,如何拍攝,運用,虛化技巧,

攝影術語

鏡頭中位於主體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體和裝飾環境等作用,並有助於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在某些移動攝影中,藉助前景的變化與更迭,可增強鏡頭的運動感與節奏感。前景應與畫面內容有機結合,片面追求前景的裝飾美,會破壞畫面的統一,甚至削弱或混淆所表現的主體。根據場面調度的需要,隨著攝影機在場景中的運動及機位的變化,前景也可能相應地轉換為後景

如何拍攝

攝影作品在形式上區別於人的正常視覺感受,在於它利用相機鏡頭的光學特性製造了一個興趣中心,有了中心的畫面, 當然會引起人的注意。一個攝影師,應學會鏡頭與眼睛的結合,把眼睛的感受和鏡頭的表現天衣無縫地曝光在底片上, 攝影就好看了。
前景的表現毫無疑問地是興趣中心,但對於人的眼睛卻經常是視而不見,比如一塊石頭、 一叢茅草、 天地間氣象萬千,誰還顧得上眼前的芥豆之微呢,當你把這芥豆之微通過鏡頭的表現而成為圖像主角時,世界立即改變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大放異彩,攝影經常在微妙之處給人意想不到的衝擊。
絕大多數的攝影愛好看對於風光題材有著強烈的興趣,人對大自然的心理感受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按下快門,結果卻令人失望。特別是對於一些天高地遠的大場景,往往平淡無奇原因何在缺乏比較。
若以地平線為觀照目標,會缺乏深度感和距離感 一覽無餘 留不住畫面。在拍攝大場景時,鬆散雜亂成為一大弊病,最為討巧的方法,尋找到一處前景,畫面立刻會收縮,因為人的視線由散亂的面或單調的線集中到一個點上, 看到的物像沒有改變 心理感受卻發生極大的變化。
若使畫面精彩,前景選擇當然要講究。
其一造型奇特
人們對稀奇古怪的東西總會產生興趣 形狀總是客觀事物對人的第一感受、奇峰怪石 老樹虬枝 不勻衡的前景會使構圖生動活潑 從形式上先確定了畫面的可讀性。
其二色彩突出
色彩會使前景與背景分離出來畫面的主間感強化色彩有客觀事物的原生態表現 即物像本身所具有的色彩 即本色 也有由乾光線的變化加廣生的變異色彩如夕陽下的雪地,陰影的藍和向陽面的黃都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戲劇性效果。 在黑白攝影中,只有利用影調的對比來加強前景和背景的區別,效果不同,道理一樣。
其三類比
強調前者與後者的對應關係同一類的物像在體量關係上進行比較,如岩石與戈壁、茅草與草原、海浪與大海, 同類項相比,說服力會更強。
利用“比較”的法則 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判斷都會在比較中強化,強化的結果是攝影作品得到良好的表現, 比較是殘酷的,比較也最有效的。 如果選擇的前景具有代表性,是整個拍攝畫面中的標誌性景物,那么,很可能你的作品就會成為曠世絕作。當然這取決於你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運用

有經驗的攝影師在拍攝時很善於運用前景,這是攝影藝術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手法。前景在畫面中可以是主體,也可以是陪體,它決定著畫面結構,能提高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恰當的前景會增強畫面的空間感,產生影調對比和物體對比。不恰當的前景會分散吸引力,甚至喧賓奪主。所以,應該針對畫面內容的表現意圖去選擇前景,不宜為前景而前景。
1、拍攝時,運用前景要符合人的視覺習慣——前大後小。
比如坐在室內通過門窗向外看,就形成“樓外樓”的視覺感受,物體前大後小的自然比例,在理論上可歸入“透視學”,視覺藝術都是根據透視原理創造的藝術效果。
2、運用景加強景物對比,是提高作品表現力的重要手法。
對比是為了突出主體,運用前景與陪體的對比,就打破了單一形體的結構。影調對比也是充分運用前景、中景、遠景之間光線的明暗,色彩的濃淡,互相襯托形成豐富的層次。
3、對前景的選擇。
(1) 選擇具有季節特徵、地方特徵的景物作前景,有意識地運用前景來渲染某種氣氛或特徵。比如,選擇有季節特徵的花木使畫面富有氣氛是最常見的。同樣,具有地方特徵的景物也能使畫面增添濃郁的地方色彩或異國情調。
(2) 讓前景把主體影像包圍起來,形成一種框架。這樣的前景能把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使主體得以突出,表達出畫面縱深的空間感,給人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還能增添畫面的圖案美。窗框、門框、柵欄、圖案形孔洞等都是常見的框架式前景。
(3) 與主體在形式或內容上有對比、比喻或比擬作用的景物作前景,往往能引起觀眾聯想,產生意境,從而深化畫面的表現力或揭示出畫面的主題。
4、運用前景的表現方法。
(1) 採用多次曝光,運用前景突出主體。在日常生活中眼睛能看到的景物,照片上卻表現不出來,可以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來達到目的。比如:拍一張前景是人,背景為滿月的夜景,由於條件所限,就可以採用兩次曝光的方法來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具有獨特的效果。
(2) 採用虛實對比。在攝影中,主體要實,陪體或次要對象要虛。虛是依附具體的畫面內容而存在,以虛來突出主體的實。如用追隨法拍賽馬比賽,把前景的賽馬拍得實,背景的觀眾拍得虛,畫面上就造成賽馬快速奔跑的動感狀態。
5、星空攝影前景的重要性
(1)用前景來點綴星空攝影。在星空攝影中,一個好的前景尤為總要,不僅能突出當地地貌特徵,更能給照片帶來一種趣味性,更好的觀賞性,猶如身臨其境在大地上觀看星空
(2)星空拍攝的前進選擇。一般星空拍攝都是用的廣角鏡頭,以及普偏運用F3.5-F1.4的光圈,前景可以選擇帳篷、岩石、路面、山坡、山峰等,如果沒有風那么可以選擇大樹、植物等,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師曾經用螢火蟲作為前景拍出來的星軌奇妙無比
好的主題,要有好的表現形式,恰當地運用前景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創造出一種新意境。

虛化技巧

人像拍攝中背景虛化的效果相信大家都看了不少,但其實,我們可透過場景選擇和拍攝角度變化,讓虛化的景物出現在人像之前或是人像的前後都有,從而使得構圖能有更多變化。
要能出現虛化的背景就必須使用大光圈、長焦段以及衡量拍攝物距,如果是要拍攝背景虛化效果,被拍攝人物需要與背景有一定距離,同時離拍攝人儘可能得近些,這樣出來的虛化效果才會最好。
拍攝人物前景的虛化效果時,則恰好相反,我們因該離被拍攝人物有一定距離,而讓前景儘量貼近鏡頭前端,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前景虛化效果。但切記前景與人物主體關係,請勿因濫用前景而干擾了主體。在利用前景式構圖的時候不妨多想想前景對主體起到了什麼烘托作用。
對焦的時候也需要多加注意,將焦點對準被攝人物後再移動構圖,在自動對焦不準的情況下可以用手動對焦模式進行對焦。當然,一些相機的景深可能不夠小,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後期處理去達到同樣的效果,相關內容將會在以後的文章中講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