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間呼吸

分子間呼吸屬於生物學的研究對象,英文名叫intermolecularrespiration。生物在呼吸期間的主要營養物質是糖,因此呼吸反應主要是的氧化反應。當氧氣供應不十分充分時,這種呼吸稱為缺氧呼吸,亦即分子間呼吸。在缺氧呼吸時,將產生酒精等不完全氧化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子間呼吸
  • 外文名:intermolecularrespiration
  • 屬於: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 屬於:氧化反應
呼吸,呼吸分類,相互聯繫,概述,可從狹義到廣義分為幾個階段:,

呼吸

正常成人安靜時呼吸次數為16-20次/分,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量大約為500毫升,稱為潮氣量。當人用力吸氣,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時候為止;然後再用力呼氣,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時候為止,這時呼出的氣體量稱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4000毫升,女子約為2500-3500毫升。肺活量代表一個人潛在的呼吸能力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呼吸功有和健康狀況,是常用的測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

呼吸分類

呼吸系統是由鼻腔和喉嚨中的通氣管、兩個肺,以及一條連線喉嚨與肺部的長長的氣管組成的。氣管的底端分成了兩條支氣管,每條支氣管都與其中的一個肺相連。支氣管又細分為更小的氣管,首先是細支氣管,然後是終末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的末端有細小的充滿空氣的小包,叫做肺泡
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多數生物)
無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多數高等植物無氧呼吸的方式,酵母菌等)
或者是:C6H12O6—→2C3H6O3+能量(動物、乳酸菌,馬鈴薯的塊莖、甜菜的塊根、玉米的胚等)

相互聯繫

概述

此詞是用於描述相互具有密切聯繫,但在意義上多少有所不同的一些現象。如:(1)二呼吸運動。(2)動物通過呼吸運動,從外界吸入分子態氧和向外界放出二氧化碳而進行氣體交換的現象,這稱為外呼吸。(3)細胞吸取氧和放出二氧化碳的現象,稱為細胞呼吸。許多動物,通過外呼吸吸入的氧要運輸到體內細胞和組織中消耗,所以,這與外呼吸相對應,而稱為內呼吸。(4)作為細胞呼吸基礎的生物化學變化,即呼吸代謝。

可從狹義到廣義分為幾個階段:

(a)最狹義的是指在分子態氧的參與下,有機物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等無機物,並供給能量,生物體可利用形態的能量(主要為ATP)。
(b)包含前述(a)在內,其最常用的定義是細胞吸收分子態氧,而產生所有氧化過程。在這種意義上,呼吸強度是以單位時間內一定單位量的物質所吸收氧的容積來表示,通常是以QO2來表示。當以有機物作為呼吸基質(呼吸材料)時;將二氧化碳放出量和氧的吸收量的容積比稱為呼吸商(RQ)。
(c)將前述(b)的定義進一步擴大,包括在無氧條件下,以硝酸鹽、硫酸鹽等取代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進行氧化而獲得能量的過程,這些過程分別稱為硝酸呼吸、硫酸呼吸。
(d)最廣的定義是指化學的暗反應,凡通過氧化還原獲得能量的過程,都稱為呼吸。此時,氧成為最終電子受體,而將上述b的過程特稱為有氧吁吸或好氧呼吸,而其他則稱為無氧呼吸、或厭氧呼吸。酒精發酵、糖酵解也屬於這種意義上的無氧呼吸。發酵,是在基質產生的化合物間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此時,可稱為分子內呼吸。一般把呼吸機制看作是有機質的變化和脫氫反應中的電子傳遞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