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貓

出貓

遠在莎士比亞的時代,"貓"在人們眼中的地位卑微,常被用來形容微不足道或討厭的東西。如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中就有 "A pox upon him for me, he's more and more a Cat" (有一個痘在他身上,他越來越像一隻貓) 這樣的句子。後來人們就把 " cat" 和 "copy"(複製)連在一起,用來形容模仿別人舉止的討厭鬼。Copycat最早見諸文字,是在1896年S. O. Jewett的作品"Country of Pointed Firs"中,原句是"I ain't heard of a copy-cat this great many years. It was a favorite term of my grandmother'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貓
  • 外文名:CopycaT
  • 類型:詞語
  • 釋義:作弊
出貓,意為作弊。那么為什麼把作弊稱為“出貓”呢,目前有三種說法:
(1)據教育局國語字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
【貓】豸-9-16
注音一式 ㄇㄠ
注音二式 mu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北平方言。指躲藏。如:他貓起來了,害大伙兒找不著。
'貓'在北方是指'躲藏'之意. 而當從躲藏中顯露出來,就可以說是'出貓'.
在考試中'出貓'的考生會先把一張寫有答案的紙'貓起來'(藏起來),然後到入試場後再拿出來,這個動作就等同'出貓'.
所以在考試時把'作弊紙'拿出來,就叫作'出貓'.
為什麼不能用而'出狗'.因狗在北方語有以下意思:
諂媚奉承。如:底下的人專會狗著他。
故此會完全'牛頭不搭馬嘴'.在考場內誰會有空諂媚奉承!?
'雞'並未用作動詞,故此'出雞'是沒有意思.
(2)另一說法是從英文Copy cat 演化而來.
'Copy cat'是模仿別人的動作,而抄襲是模仿別人的文章內容,也是令人討厭的模仿動作,故此'Copy cat' 亦引申為抄襲.
而作弊的人通常是把'貓紙'中的既定的答案'copy cat'落答題紙上,照字搬字,而不經思考;而作弊及作弊的人也是令人討厭,故此'copy cat '再引申為'作弊'.因'copy cat'內有個'貓'字,廣東人就創造了一個'出貓 '的詞語.
(3)<擔天望地廣府俗語探奇>中有另一說法:
'出貓'的'貓'是借音字,其實是"毛"的國語音變。"毛"在北方話有不規矩之意.考試作弊時常常出現毛手毛腳的行為,及作弊本身是不合考試規矩的動作.故此'作弊'可用'出貓'來形容.
至於 '宋朝有考生把印有貓圖案枕頭帶入試場,後來被識穿內藏考試答案'這個故事,老實說有點不可思議(難道有人帶有'貓圖案'枕頭入試場,考官不會懷疑?!),又沒有什麼文獻可以參考,我想聽聽還是可以,但未必可作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