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作家文庫:生命的追問

共和國作家文庫:生命的追問

張海迪編著的《生命的追問》(修訂本)是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張海迪的散文集,書中收錄了《病痛的片斷》《文學女神》《沒有靈感的夜晚》《白色的鳥藍色的湖——寫給T。S》《十五歲.我渡過一條河》《死是美麗的》《1991——靈與肉》《漢堡包和貼餅子》《一本藍色的書》《給維克多寫信》《我的麻由咪》《望的故事》《夢飛櫻花之國》《別了,我的卡尼達大學》等作品。 《生命的追問》(修訂本)以散文的形式回憶作者自己的人生經歷,亦虛亦實,文字很美。“假如我能站起來吻你,世界該有多美啊!”“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字裡行間透露著一個殘疾人對愛的嚮往,對大自然的追求,對生命的渴望,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以及對命運的挑戰。

基本介紹

  • 書名:共和國作家文庫:生命的追問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頁數:308頁
  • 開本:16
  • 作者:張海迪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作家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海迪編著的《生命的追問》描寫了一個淘氣的小女孩,整天瘋跑瘋玩兒,爬樓頂攆公雞還把表姐的蝴蝶都拋灑在秋風裡。書里的少女或許有點兒浪漫,她八歲半就喜歡上一個男孩子,她吹口哨唱蘇聯歌曲還想去跳芭蕾舞。後來書里的少女在村裡的國小教孩子們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青年時代的她長發飄飄,她執著地讀書學習讓眼睛看到更高更遠的天空,再後來她就參加了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作者簡介

張海迪,1955年出生,山東濟南人。哲學碩士。中國作協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常務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主席,山東省作協副主席。文學創作一級。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生命的追問》《美麗的英語》等,譯著《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達爾文的蚯蚓》。曾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全國奮發文明進步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輯
隔離室與來克亨/3
大灰狼·黑狗皮·紅辣椒/6
口哨/12
我的花書包/15
永遠的凝望/17
美麗的清貧/21
我給媽媽畫衣裳/25
藍色的斑馬/28
那一刻陽光無比燦爛/33
蘋果醬,山楂醬/36
芭蕾仙子/40
爸爸,讓我們乾杯/44
樹高千尺忘不了根/49
初一到十五/56
第二輯
青春,你是一支難忘的歌/67
麻雀喜鵲和山雕/74
我和老奶奶和大黑狗/77
孤獨的碎片/81
翅膀/87
湖畔的結構/93
愛情的故事/96
長發飄飄/98
鋼琴課/113
一條叫木木的狗/119
父親是我的大提琴/122
第三輯
我是船,書是帆/127
為文學而戰/132
咖啡沼澤太陽/137
我想跳發球/139
等待跳傘/142
獨自飛行/146
我的左手和右手/1 53
我的朋友——瓦爾特/156
當星光閃爍時/169
生命的追問/174
第四輯
關於活著/181
時間與意志/184
我是一個古老的傳說/187
風中的樹/193
失去的樂園/206
與大自然共舞/209
病痛的片斷/216
文學女神/219
沒有靈感的夜晚/222
白色的鳥藍色的湖——寫給T.S/224
第五輯
十五歲,我渡過一條河/233
死是美麗的/239
1991——靈與肉/243
關於《最後是女人》的電影/246
漢堡包和貼餅子/249
一本藍色的書/251
給維克多寫信/257
我的麻由咪/262
望的故事/269
夢飛櫻花之國/274
別了,我的卡尼達大學/278
不朽的情人/285
我的精神之戀/287
我先生的部落格/291
後記/294

文摘

隔離室與來克亨
那時我很小,那時我還在幼稚園,那時我天天穿著印有市委保育院的白兜兜,在兜兜的中間,縫著一隻口袋。像很多孩子一樣,那隻口袋裡裝滿了我的寶貝,有玻璃球、小石子、橡皮筋、小扣子,而唯獨沒有糖塊,沒有朱古力。那時孩子們的口袋裡幾乎都沒有什麼好吃的。
有一天,我病了,發燒,兩腮一邊鼓起了一個大包。接著很多孩子也都得了這樣的病。醫務室的叔叔說我們得了腮腺炎,於是我們就被送進了隔離室。隔離室是一間十分整潔的房子,裡面也都是帶欄桿的小床。我們的屋裡有六張床,牆的兩邊各三張,住著六個病孩子,其中只有我是女孩子。
我們在隔離室每天吞下一些花花綠綠的藥片兒,這對我們來說是件有趣的事兒,我們並排站在那兒,一人端一隻小缸子,醫生叔叔把那些藥片兒放到我們小小的手心裡,然後說,吃吧。咽下去。於是,我們就像軍人的動作那樣整齊,又像木偶一樣聽話,把藥片兒扔進嘴裡,喝一口水,像小公雞一樣,一仰脖子,咕咚一聲,藥片兒就跑進了胃裡。當然,男孩子們在咽下藥片兒的一剎那,總會使勁擠擠眼睛,努努鼻子。在這裡我們也不怕打針,打針是考驗每個孩子勇敢不勇敢的好機會。雖然,那一針猛地打到屁股上會有說不出的疼痛,但是,每個人都會咬住牙,即使是把臉憋得像西紅柿,也不會把哭聲從嘴裡放出來。
其實,隔離室是我們的樂園。儘管我們發燒、咳嗽,儘管我們的臉腫得像胖子,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玩耍打鬧的熱情。每當看管隔離室的阿姨出去,她剛帶好門,我們便開始在床上翻跟頭,豎蜻蜓,或是玩指鼻子指眼睛的遊戲,於是笑聲一串接一串。有時候就夾雜著一個孩子成串的咳嗽。
我們有時並排站在窗前,踮起腳尖兒向外觀望。院子裡有一群漂亮的白色的大公雞和大母雞,大人們管它們叫來克亨。我們都說那隻大公雞最漂亮,它頭上的冠子就像一團燒著的火。每當它抬起黃黃的爪子跑起來,那冠子就一顫一顫的,像是火苗在跳躍。男孩子們說,嘿,看它多威風!
其實大公雞打鳴的時候,才真是威風呢,它挺起胸脯,伸長脖子,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如果它在大清早叫,我們便知道,天亮了該起床了;要是中午頭裡叫,那會兒太陽一定很好。
那一天,我們又並排站在窗前看那群來克亨,它們正在陽光下悠閒自在地溜達著,尋找地上的小蟲。我對男孩子們說,咱們讓大公雞到咱們屋裡來玩一會兒吧。我覺得他們的眼睛那一會兒猛地一亮。我們衝過去打開門,想把大公雞攆到屋裡。我們一夥追來追去,滿院子的來克亨嚇得又飛又跳,那隻大公雞倉皇之間,真的跑進了我們的屋裡,我們趕緊把門關上,我們使勁兒拍手,盡情地歡呼。大公雞嚇得上下亂竄,頓時屋裡雞毛紛飛,大公雞咯咯咯地狂叫著,它抖著翅膀把桌上的藥瓶兒扇到地上,又把臉盆架弄倒,水灑了一地,臉盆也摔掉了瓷兒。大公雞光I臨了我們的六張床,還在有的床上撒下了雞糞。我們起勁兒地轟它,讓它飛,讓它跳,讓它叫。我覺得,我從來也沒有像那天那么高興。
後來,門猛地被推開了,隔離室的阿姨瞪大眼睛,愣愣地看著我們,突然大聲問,這是誰幹的?大公雞趁此機會,從阿姨的腿邊躥出門去。阿姨讓我們並排站在一起,這次她不是讓我們打針吃藥片兒,也不是給我們發餅乾和糖塊兒,而是讓我們挨個承認錯誤。我們低頭站在那裡,想想屋裡亂七八糟的情景,這才自知有錯。後來,阿姨說,走吧,你們先去醫務室噴喉嚨,這裡也得灑上福馬林消毒。
在去醫務室的路上,我噘著嘴巴想,以後我還會這么高興嗎?P3-5

後記

後記
那一天編輯告訴我,作家出版社將出版一套共和國作家文庫,我的散文集《生命的追問》也收入其中。在此,感謝編輯一直關注這本書,從出版到現在已經再版了十幾次。我也感謝讀者,他們對這本書的喜愛讓我感動。有一位父親曾對我說,海迪,你知道嗎?每晚睡覺前我都要給我的女兒讀(《生命的追問》;還有好幾位媽媽也這樣說過。我很高興,書里那個童年的我和現在的孩子成了朋友。有一位年輕的軍入寄來書讓我簽字,他說要把這本書作為結婚禮物送給親愛的她。還有很多志願者讓我在書上籤字,送給自己幫助的病人。這本書的出版給我了數不盡的感動。
多年來,書中的二十多篇文章被選進了中國小課本和各種課外讀物。前幾天,在中央電視台的讀書節目中,一群中外小朋友一起朗讀我的文章(《口哨》,他們稚嫩的聲音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我的口哨聲中,窗外小樹的葉子綠了,又黃了。在我的口哨聲中,樹葉飄落了,窗外的白雪蓋滿了大地……
疾病總是襲擾著我,不分晝夜,而我寫作著,也不分晝夜,在寫作中病痛消解了,我眼前是無邊的海,思緒如同一排排美麗的浪花不斷湧來,當一個個文字凝聚成《生命的追問》的時候,我感到了無限歡欣。在這次修訂時,我增加了幾篇近年寫的文章,比如《關於活著》、《麻雀喜鵲和山雕》、《我的精神之戀》等等,我願意與讀者分享生活,無論是友誼、愛情、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
在此,我要將這本書獻給我的祖國,儘管經歷風雨,走過坎坷,我一直都在心裡深深地愛著她……
海迪
2009年5月16日

序言

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老的,誰也無法抗拒衰老。到那時,我會兩鬢斑白,臉上已是細密的皺紋,我的聲音也沙啞了,或許我的手也會微微顫抖,我已經握不住筆了,我太老了。躺在靠椅里,我還能做什麼呢?只有回憶了。在回憶中打發每一天的時光。我能回憶什麼呢?在我的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又是什麼呢?我想我會不由自主地回到少女時代,我會想起我自己,會想起我的朋友們……我想寫很多往事,可是我卻無能為力了。喔,那些飄忽的記憶和色彩繽紛的印象……我知道除我之外沒有人看得見那一切了,我會感到遺憾。美麗的流逝很簡單,像風中的落葉永遠地飄走,我們再也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揀到同一片樹葉了。
現在我還沒有老,而少女時代已經遙遠了……文學是永恆的,它會讓我們永遠活著,永遠年青,我為這個發現而快樂。我想像著許多年以後,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坐在濃綠的樹陰下的長椅上,翻開一本書,他或是她讀著書就笑了:書里的小女孩兒多么淘氣啊,她整天瘋跑瘋玩兒,爬樓頂攆公雞還把表姐的蝴蝶都拋灑在秋風裡。書里的少女或許有點兒浪漫,她八歲半就喜歡上一個男孩子,她吹口哨唱蘇聯歌曲還想去跳芭蕾舞。後來書里的少女在村裡的國小教孩子們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青年時代的她長發飄飄,她執著地讀書學習讓眼睛看到更高更遠的天空,再後來她就參加了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
這本書是我生命的一片綠葉,它出版後已是第七次印刷了,很多朋友來信說喜歡這本書,我感到欣慰,這是讀者對作者最大的褒獎。可我有時也會不安,這本書是我時斷時續寫成的,病痛總是阻斷思想清泉的流淌,並且讓它變得渾濁,我必須非常頑強地抵抗它的侵襲,堅持握緊手中的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我常常寫得很費力,很費力寫出的文字往往是拘謹的,思緒不能自由地回到過去或飛向未來,而我的願望是把最美好的一切奉獻給讀者。因此,當出版社決定再次出版這本書時,我請編輯給我時間,讓我無情地撤下我不滿意的章節,重新寫出更好的補充進書里。我很清楚這樣做會耗費我很大的精力和體力,但是,為了讀者,我願再一次投進文字的煉獄。當激情的熱流融化了心靈的苦痛,就會賦予文學永恆的美麗。
在這裡,我對親愛的讀者有著不盡的謝意……
海迪
1999年5月2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