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廟會

六月六廟會是指甘肅省興隆山一帶漢族人祭神的集會,舉行時間為農曆每年六月初六至初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月六廟會
  • 性質:人祭神的集會
  • 舉行時間:農曆每年六月初六至初八
  • 舉行地點:興隆山
  • 開始時間:明代
昔日,農曆每年六月視六至初八,由興隆山會長主持舉辦廟會。此間,道師、陰陽聚集誦經,三日之中,朝山行香、頂禮諸神的誦經聲和樂聲,同盪山谷。牽羊端盤。祈福禳災的善男信女和觀經民眾,尾隨經樂隊之後,絡繹不絕。少婦們虔誠地圍跪在陰山之巔的太白泉邊,伸臂入泉,摩取泉中的石予,並用紅布包裹,小心翼翼地珍藏入懷中,口中念道:“太白海仙,賜我一予!”老人們攀登到鴻雁閣,察看閣地上的鴻毛,以鴻雁增加的成數,判斷來年何種穀物豐收。傳說,每年鴻雁南歸返北,雁陣都得從鴻雁閣的洞窗中長嗚穿過,並要用嘴撥下自己的一根羽毛,扔到閣內向地神報數。廟會期間,各方商賈雲集山下,搭起帳篷,出售各類貨物和食品。入夜,繁星以的燈光,沿興隆河濱婉蜒五里,宛如天上的街市。市場外平坦的草坪上,有劇院、影院、雜技場,真是應有盡有。
興隆山的六月六廟會,據說早在明代就有,至清朝時已十分興盛。因為會期市場令人遊目騁懷,怡然自得,故民眾對集會有“洞天福地”的讚譽。解放後,六月六廟會變為交易會。
興隆山位於甘肅省榆中縣境內,距蘭州一百華里,自古有“隴右第一名山”之稱,是西北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遠望興隆、棲雲兩座主峰,東西對峙而立,近觀滿山松杉密布,繁花似錦。富有神話傳說,隱士軼事的通天柱、二仙台、捨身崖等景觀、建築周圍,雲煙繚繞,時隱時現,變幻無窮,如臨仙境。山上太白、玉液二泉瀑湍流,山下雲龍橋臥波戲水,山光雲霞投影水中。世所稱的峨眉之秀、黃山之美、天山之雪,至此即可一覽無餘。
興隆山一帶,自古是隱士、名人樂於涉足之地。據蒙古族史學家考證,武功蓋世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因喜悅此地風光而落帳養病於興隆山一帶。當他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降旨部下將他的衣冠安放於興隆山麓。抗戰時期,成吉恩汗的金稽、長矛、藏肉銀箱以及他的後、妃畫像就藏於興隆山大佛殿內。解放後,朱德總司令、陳毅元帥曾先後視察過興隆山,稱讚它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