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列山檳榔

六列山檳榔,灌木狀,莖叢生,布滿淡褐色的小斑點。葉鞘、葉柄和葉軸上密被褐色斑點狀鱗秕。,上部羽片先端截狀,具鈍齒,除頂端一對羽片外,其餘羽片先端微鐮刀形,下部的羽片較狹,向先端漸尖,鐮刀形,向基部稍變狹,稍S字形彎曲,葉脈灰白,大小葉脈和整個葉背面密被淡褐色的點狀鱗片或小乳狀突起。花序單生不分枝,下彎,較粗壯,稍壓扁,喜蔭濕環境。產雲南西部低海拔(270-400米)的熱帶森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列山檳榔
  • 學名:Pinanga hexasticha (Kurz.) Scheff.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初生目 Principes
  • :棕櫚科 Palmae
  • 亞科:檳榔亞科 Arecoideae
  • :檳榔族 ARECEAE
  • 亞族:檳榔亞族 ARECINAE
  • :山檳榔屬 Pinanga
  • :六列山檳榔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緬甸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

形態特徵

六列山檳榔為叢生灌木,高2-4米或更高,直徑1.5厘米或更粗,布滿淡褐色的小斑點。葉鞘、葉柄和葉軸上密被褐色斑點狀鱗秕。葉長70-95厘米甚至更長,頂端一對羽片較寬,寬約8厘米,長約20厘米,具8-9條葉脈,以下的羽片較狹而長,寬約3.5-6厘米,長30-35厘米,具2-4條葉脈,上部羽片先端截狀,具鈍齒,除頂端一對羽片外,其餘羽片先端微鐮刀形,下部的羽片較狹,向先端漸尖,鐮刀形,向基部稍變狹,稍S字形彎曲,葉面深綠色,葉背面淡綠色或灰綠色,葉脈灰白,大小葉脈和整個葉背面密被淡褐色的點狀鱗片或小乳狀突起。花序單生不分枝,下彎,較粗壯,稍壓扁,長14-18厘米或更長,花在穗軸上螺旋狀排成(5-)6列,萼片和花瓣幾同形,闊卵形,頂端鈍或稍鈍,長約3毫米。未熟果實近紡錘形,連果被長約13-14毫米,直徑約3毫米,頂端較狹,條紋脈不明顯。果期冬季。

分布範圍

六列山檳榔產自雲南西部低海拔(270-400米)的熱帶森林中。緬甸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六列山檳榔的莖纖細,具葉環痕和淡褐色的小斑點,叢生,形似小型叢生竹,頗具觀賞價值。

繁殖方法

六列山檳榔採用種子或分株繁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