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新論

公共事業管理新論

本書以公共事業的有效供給與管理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論述了公共事業管理的內涵、特點、 理論依據及研究方法,重點介紹了公共事業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化、教育、科技、衛生、 體育、公共住房、社會保障、公共運輸、公共環境、公共資源和公共安全等事業的管理。

基本介紹

  • 書名:公共事業管理新論
  • 作者:苗麗靜
  • ISBN:9787302376828
  • 定價:38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4-9-2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公共事業的有效供給與管理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論述了公共事業管理的內涵、特點、理論依據及研究方法,重點介紹了公共事業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公共住房、社會保障、公共運輸、公共環境、公共資源和公共安全等事業的管理。本書緊密結合我國轉軌時期各項事業發展的實際,探討了我國公共事業管理改革的原因、發生機理和發展趨勢,提供了大量現實資料,體現了較強的實用性和啟發性。

目錄

第一章?導論 001
第一節?公共事業管理基本概念的界定 001
一、“公共”的概念 001
二、“公共利益”的概念 002
三、“公共事業”的概念 003
四、“公共事業管理”的概念 005
第二節?公共事業管理的理論基礎 009
一、公共物品理論 009
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 012
三、新公共管理理論 018
第三節?公共事業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019
一、歷史研究法 019
二、比較研究法 020
三、案例研究法 020
四、系統研究法 021
第二章?文化事業管理 025
第一節?文化事業管理概述 025
一、文化事業管理的概念 025
二、文化事業管理體制及其演變 027
第二節?文化事業的巨觀管理 029
一、文化事業的戰略規劃 029
二、文化事業的法律制度 030
三、文化事業的政策管理 030
第三節?文化事業的行政管理 031
一、文化行政組織 031
二、文化事業行政管理的內容 032
三、我國文化事業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033
四、加強文化事業行政管理 034
第四節?城鄉及社區文化事業管理 034
一、城市文化事業管理 034
二、農村文化事業管理 036
三、社區文化事業管理 038
第三章?教育事業管理 043
第一節?教育事業管理概述 043
一、教育事業的概念與性質 043
二、教育事業管理的內容 044
三、我國的教育事業管理體制 044
第二節?義務教育管理 046
一、我國義務教育發展歷程 046
二、我國義務教育發展規劃 047
三、我國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048
四、我國新《義務教育法》 049
五、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 050
第三節?高等教育管理 050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050
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 052
三、政府對高等教育的巨觀管理 054
四、高等學校管理 055
第四節?社會公共教育管理 055
一、社會公共教育管理的概念與特點 055
二、我國社會公共教育的發展歷程和趨勢 056
三、我國現行社會公共教育管理體制 056
第四章?科技事業管理 060
第一節?科技事業管理概述 060
一、科技活動的概念與分類 060
二、科技事業的概念與特性 062
三、科技事業管理 064
第二節?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066
一、國家創新體系的概念 066
二、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067
第三節?科技發展政策 072
一、科技發展政策概述 072
二、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 074
三、我國科技發展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076
第四節?科技事業的社會化管理 078
一、現代科技事業發展的社會化趨勢 078
二、科技事業的社會化管理的措施 079
第五章?衛生事業管理 084
第一節?衛生事業管理概述 084
一、基本概念 084
二、衛生事業的性質與特徵 085
三、衛生事業管理的分類與內容 087
第二節?公共衛生管理 088
一、基本概念 088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090
三、醫療保障體系管理 092
四、預防保健管理 093
第三節?社區衛生服務與管理 096
一、社區衛生服務 096
二、社區衛生服務管理 097
第六章?體育事業管理 108
第一節?體育事業管理概述 108
一、基本概念 108
二、我國體育事業管理體制 110
第二節?體育公共服務管理 113
一、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113
二、體育公共服務管理的內容 114
第三節?體育產業政策與體育市場監管 117
一、體育產業政策 117
二、體育市場監管 118
三、體育事業管理的法制建設 121
第四節?體育賽事的運營與管理 123
一、體育賽事概述 123
二、體育賽事的行政管理 125
三、體育賽事的運營管理 128
第七章?公共住房管理 136
第一節?公共住房管理概述 136
一、公共住房的概念與特徵 136
二、公共住房政策 137
三、我國公共住房的類型 138
四、我國公共住房管理概況 138
第二節?西方公共住房管理 140
一、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公共住房政策 140
二、西方已開發國家解決公共住房問題的基本方式 146
三、西方已開發國家公共住房管理對我國的啟示 147
第三節?我國住房的巨觀調控 148
一、住房巨觀調控的必要性 148
二、住房市場的巨觀調控目標 149
三、我國住房巨觀調控的完善 150
第四節?住房公積金管理 151
一、住房公積金概述 151
二、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153
三、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完善 155
第五節?廉租房制度 156
一、廉租房制度的內涵與特點 156
二、我國的廉租房制度 157
三、我國的廉租房制度的完善 161
第八章?社會保障管理 168
第一節?社會保障概述 168
一、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原則 168
二、社會保障的體系與功能 170
三、社會保障管理及其體制 173
四、我國社會保障的現狀與問題 174
第二節?社會養老保險 175
一、老年保障與社會養老保險 175
二、城市養老模式 178
三、農村養老模式 179
第三節?社會醫療保險 180
一、醫療保障與社會醫療保險 180
二、我國城鎮居民的社會醫療保險 183
三、我國的農村社會醫療保險 184
第四節?社會救助 185
一、社會救助的概念 185
二、社會救助制度的基本內容 186
三、我國的社會救助體系 187
第九章?公共運輸管理 203
第一節?公共運輸管理概述 203
一、公共運輸的概念及分類 203
二、我國公共運輸管理概況 206
三、我國城市公共運輸管理體制 208
第二節?城市公共運輸管理的政策與法規 212
一、公共汽電車管理的政策與法規 212
二、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的政策與法規 213
三、出租汽車管理的政策與法規 214
四、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 214
第三節?城市公共運輸規劃管理 215
一、城市公共運輸規劃的原則與內容 216
二、城市公共運輸規劃的編制與實施 216
第四節?城市公共運輸管理的實踐經驗 218
一、西方城市公共運輸管理經驗 218
二、我國城市公共運輸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實踐 224
第十章?公共環境管理 231
第一節?公共環境管理概述 231
一、公共環境管理的產生 231
二、公共環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務 233
三、公共環境管理的內容 234
第二節?公共環境的行政管理 236
一、我國環境管理體制的歷史演變 237
二、我國現行環境管理制度 237
三、我國環境立法的發展 239
四、我國環境立法的現狀與問題 243
第三節?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46
一、環境管理體系 246
二、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 247
三、環境管理體系的審核與管理評審 248
第四節?公共環境的社會管理 251
一、環境NGO的含義 251
二、環境NGO的發展與作用 251
三、環境管理的公眾參與機制 254
第十一章?公共資源管理 263
第一節?公共資源管理概述 263
一、公共資源的概念和分類 263
二、公共資源的性質 264
三、公共資源管理的內容 266
四、國內外公共資源管理體制 268
第二節?水資源管理 270
一、水資源管理概述 270
二、水資源法律化管理 272
三、水資源行政管理 273
四、水資源規劃管理 273
五、水資源經濟管理 275
第三節?土地資源管理 276
一、土地資源管理概述 276
二、土地資源法律管理 277
三、土地資源行政管理 280
四、土地資源利用管理 280
五、土地資源規劃管理 282
六、土地資源經濟管理 283
第四節?礦產資源管理 284
一、礦產資源管理概述 284
二、礦產資源法律管理 286
三、礦產資源行政管理 289
四、礦產資源規劃管理 290
五、礦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291
第十二章?公共安全管理 294
第一節?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294
一、公共安全及其重要性 294
二、公共安全危機的特點與分類 295
三、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要素 296
第二節?公共安全危機應急預案 298
一、公共安全危機應急預案的概念與意義 298
二、公共安全危機應急預案的內容與工作機制 299
三、公共安全危機應急預案的運行 300
第三節?公共安全危機應急決策 302
一、公共安全危機應急決策概述 302
二、政府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系統 305
第四節?公共安全危機的社會管理 307
一、在公共安全危機管理中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307
二、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途徑 308
三、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現實困境 309
四、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對策 310
第五節?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溝通 311
一、公共安全危機溝通的涵義與特點 311
二、公共安全危機溝通的運作 312
三、公共安全危機溝通中的媒體作用 314
第六節?自然災害救助 316
一、自然災害概述 316
二、我國自然災害管理體制 317
三、自然災害管理的機制 320
四、災害救助法規體系及防災規劃 326
參考文獻 3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