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

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

《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是一本書的名字,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應、歷屆復員、轉業到各地、現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鐵道兵戰友的要求,在廣大戰友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技術協作通訊名錄》,經過編委會工作人員短短半年來的辛勤努力,終於編成出版了。作為鐵道兵部隊的一名老戰士,我由衷感到高興和欣慰。

圖書信息,圖書序言,圖書後記,鐵軍之歌,編委名單,

圖書信息

書名:《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
《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
編輯: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通訊名錄編委會
總顧問:曠伏兆 原鐵道兵第二政委
主任:徐 斌 原鐵道兵副司令員
副主任:龍桂林 原鐵道兵參謀長
姜培敏 原鐵道兵指揮部副指揮
編委:張雲慶 原鐵道兵第一師師長
王世梅 原鐵道兵第二師政委
畢於興 原鐵道兵第三師政委
黎 明 原鐵道兵第四師政委
李暑初 原鐵道兵第五師師長
蔣占鵬 原鐵道兵第六師政委
劉 魁 原鐵道兵第七師師長
劉 敏 原鐵道兵第八師師長
吳保田 原鐵道兵第九師師長
徐志超 原鐵道兵第十師政委
殷常勝 原鐵道兵第十一師師長
陳辛火 原鐵道兵第十二師政委
孫福喜 原鐵道兵第十三師師長
張達富 原鐵道兵第十四師師長
陳遠謀 原鐵道兵報社副社長
朱振聲 原鐵道兵指揮部宣傳部副部長
郁志桐 原鐵道兵第七十三團副團長
謝克之 原鐵道兵第八師後勤部副部長
崔金生 原鐵道兵政治部宣傳部幹事
主 編: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技術協作通訊名錄編委會
執行主編:崔金生 陳遠謀
封面設計:趙修柱
微機錄入:張 梅 鄧樹君 楊 翠
校 稿:王兆林、鄧樹君、許彥平、李秀鳳、李芳桃、楊維忠、李春燕、張梅、溫靜、康俊秀、趙美玉、孫清宇、聶忠明、邢志光、崔金利、翁媛媛、周雄興
印 刷: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原鐵道兵第十一師)印刷廠

圖書序言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從1948年7月組建到1984年1月撤消併入鐵道部,經歷了35年的戰鬥歷程。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鐵道兵廣大指戰員高度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忠實地履行了“即是社會主義的保護者,又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的神聖職責。在解放戰爭年代,他們白畏困難,英勇奮戰,“大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們不怕犧牲,頑強戰鬥,創造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勝利地完成了鐵路運輸保障任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們志在四方,艱苦奮鬥,吃大苦,耐大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祖國修建了50多條鐵路幹線和支線,總計12300公里,約占全國新建鐵路的三分之一,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鐵道兵的卓越功勳和其偉大精神,在共和國的史冊和我軍戰史中永志長存。
呂正操呂正操
幾十年來,根據國家建設需要,一批批鐵道兵幹部和戰士,復員、轉業到全國各條戰線,同志們發揚鐵道兵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勤懇實幹,為各地的世界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贏得了各級黨組織、政府的信任和人民民眾的信賴。
根據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全國不少的縣市的鐵道兵戰友已經自發地組織起來,團結協作,互助互勉,共同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努力。基於這一共同的願望,1993年8月1日,在北京召開了“首屆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聯誼會” 。來自全國各地168名鐵道兵戰友,緊緊圍繞“增進友誼,發展經濟”這一宗旨,暢敘當年在建設祖國鐵路艱苦勞動中建立起來的深情厚意,互相洽談經濟協作項目,並積極為戰友所在的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經濟信息和招商引資機會。會上,戰友們一致呼籲成立聯絡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技術協作的組織和編輯出版一部能涵蓋全國的確實可用的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技術協作通訊名錄,以滿足各地戰友的經濟協作、技術交流和探訪聯繫之需求。
今天,這部通訊名錄順利地與戰友們見面了。它好似為我們戰友間架起一座加深戰鬥友誼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橋樑,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交流信息、拓寬市場、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提高經濟效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對各地戰友所在地區和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無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實現祖國強大和人民富裕,是廣大鐵道兵戰友的共同願望。現在形勢很好,機遇難得。我們要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實現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作出新的貢獻。
徐 斌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日

圖書後記

這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陳再道陳再道
這是一個個不尋常的夜晚。
當這部全國戰友盼望已久的《名錄》就要離開“機房”走進印刷廠的時候,受編委會之託,我們來寫這篇後記。
沉重的歲月在我們每一個鐵道兵戰友心頭流過了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年齡有大有小,時間有長有短,然而凡涉及鐵道兵軍路生涯的戰友,無不對“鐵道兵”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戀情。這或許因為我們在這支隊伍中吃了太多的苦,當年葉劍英元帥曾題有“風餐露宿,沐風櫛雨”的壯言;或許因為我們用青春的血汗和生命創造了永恆的老鐵精神,“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已是歷史真實的寫照,也或許因為她在十年前告別了軍旗,將偉岸的身軀永久地隱於歷史深處,從此人們再也看不到她的風采了。因為太多了,太多了。那是一種複雜的感情,難以用文字形容,即使當我們在這樣一個夜晚,面對這空白稿子的時候,竟也難以找到更加恰當的文字來概括內心的這種感情。在《名錄》編輯過程中,有一位廣東戰友在信封的背面氣宇軒昂寫下了七個大字——鐵道兵精神萬歲!這或許是最最真實最最質樸的情懷了。
《名錄》的出版首先來自全國各地戰友的呼籲,在四面八方的來信中,大家說: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溝通起昔日戰友之間的聯繫,建立起全國戰友的寫作網路,已成為時代的需求,上百萬鐵道兵戰友的願望。然而,這分別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友情怎么來連結?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這座橋樑怎樣來鋪架?更大的困難是,我們鐵道兵已於十年前就撤銷了,誰來擔此重任?唯當年的老首長們莫屬,唯鐵道兵戰友共同努力莫屬。面對這一浩大的工程,面對全國戰友的期待,當年的老首長們雖已年逾古稀之年,卻毅然出面,牽頭組織。於是,在前鐵道兵政委曠伏兆、徐斌副司令員、龍桂林參謀長和姜培敏副指揮、殷常勝師長的直接關懷和支持下,根據1993年8月1日在京出席的“首屆全國鐵道兵戰友經濟協作聯誼會”的168名代表的表決,於同年11月正式成立了全國戰友的寫作聯誼機構——中國鐵道企業管理協會經濟技術協作委員會,兵決定從速編輯出版《名錄》以滿足全國戰友急需。
1993年10月,在臨時借到的幾間簡陋潮濕的庫房裡,《名錄》編輯工作開始啟動了。要在幾個月內編輯這樣一部包含全國戰友的《名錄》,從徵集到編錄、印刷、發行,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編務人員卻只有借調來的幾個人。編委會沒有資金資金去聘用員工,只好請戰友和朋友義務幫忙。作為執行主編,我們十分感激劉樹平、夏國法、聶忠明、王兆林、楊維忠、李芳桃、李秀鳳、溫 靜、李春燕、康俊秀、趙美玉、徐彥平、孫清宇等同志,他們分文未取,卻為《名錄》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為保障出版時間與出版質量,《名錄》全部採用計算機編錄,錄入人員是來自河北省青縣中原排版中心的三位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編委會能支付她們的報酬很低,而她們卻為全國鐵道兵戰友日夜操勞,作出貢獻。
《名錄》的編輯,順應了全國戰友的心愿,也得到了全國戰友的支持。北京城建集團總公司、北京中鐵建築工程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新型建材廠、鐵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四工程處、河北省活鹿縣人民政府、山東省沂源縣人民政府、四川省成都王爺大廈、四川省文君酒廠、廣東省中山威力集團公司、廣東省深圳中浩集團物業公司、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建設開發實業總公司、天津市靜海區外貿局、江蘇省徐州市生產資料總公司、河北省廊坊市燕華化工有限公司、貴州省赫章鋼鐵廠、福建省明溪竹木工藝品有限公司、湖北省長陽捲菸廠、山東省淄博低壓電磁廠、遼寧省黃金管理局等單位,(在此不一列舉,祥見贊助戰友名單),均為《名錄》的編輯出版提供了經濟支持,可以說,《名錄》是全國戰友共同創造的結晶。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編委會先後收的了來自全國各地近萬名戰友的來信,對《名錄》的編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其中很多很多是含著淚水寫來的。他們說:萬萬沒有想到,在離開軍營十幾年、幾十年後,在原部隊撤銷多年的情況下,鐵道兵老首長還想著我們這些當年的老兵,在我們盼望相互聯繫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首長們在有生之年還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他們說:《名錄》功德無量,利在當代,福及子孫。既是一筆無價的物質財富,又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我們寫完了。當午夜的鐘聲震撼著十億人夢鄉的時候,面對這著京城浩繁的燈火和北方三月滿天的寒星,還聽見機房裡繁忙的工作聲。作為執行主編,我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在《名錄》出版前這個難眠的夜晚,我們在為《名錄》中許多難以彌補的遺憾擔憂。其一,由於編委會掌握情況有限,很多戰友沒能通知到位;其二,由於時間的緊迫和版面的緊缺,在3月15日以後報來的戰友沒能編入名錄;其三,在各地填報的資格表中有些字跡太草,難以辨認,錄入、校隊人員儘管仔細辨認,也無法避免差錯。其四,由於工作量過大,而編務人員又十分緊缺,難免在其它方面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懇請戰友們給予諒解。《名錄》的附錄部分引用了原鐵道兵部分資料,在此對原作者表示衷心的謝意。
最後,我們代表進入《名錄》的2萬餘名戰友,對給予《名錄》編輯工作經濟援助的戰友們再次表示深深的謝意和敬意。全國鐵道兵戰友們將永遠記住您們崇高的情誼。
執行主編:崔金生 陳遠謀
1994年3月於北京

鐵軍之歌

《鐵道兵志在四方》歌詞內容
作詞:黃榮森 作曲;鄭志潔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了(那個)槍,
鐵道兵鐵道兵
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
同志呀!你要問我們那裡去呀,
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離別了天山千里雪,
但見那東海呀萬頃浪,
才聽塞外牛羊叫,又聞(那個)江南稻花香。
同志們哪邁開大步啊朝前走啊,
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了(那個)槍,
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
同志呀!你要問我們那裡去呀,
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錦繡山河織上那鐵路網,
今天汗水灑下地,明朝(那個)鮮花齊開放。
同志們哪邁開大步啊朝前走啊,
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
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

編委名單

總顧問:宋維栻 原鐵道兵政委(離休)
顧 問:龍桂林 原鐵道兵參謀長(離休)
陳辛火 原鐵道兵學院政治部主任,現任總政老幹部學院副院長
舒信樹 原鐵道兵11師,現任江西省鐵道兵戰友聯誼會會長
吳善茂 原鐵道兵14師,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少將
王 煒 原鐵道兵3師,現任中紀委常委
袁厚春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
名譽主任:
翟曉斌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楊進福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中組部機關事務管理局黨委書記
王開忠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副局長
肖上潘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鐵道部組織部副部長
段秀斌 原鐵道兵工程學院,現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主 任:
朱振聲 原鐵道兵政治部文化部長,現任澳門菲羅德投資集團董事長
副主任:
張忠海 原鐵14師,現任中青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
吳毅革 原鐵8師政治部,現任國際日報社主任編輯
李遠驊 原鐵道兵9師,現任湖北省武漢市鐵道兵戰友聯誼會副會長
陳 軍 原鐵道兵9師,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鐵道兵戰友聯誼會秘書長
秘書長:
崔金生 原鐵道兵政治部,現任交通部新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
秘書長:
張光明 原鐵道兵1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鐵道兵戰友聯誼會會長
趙武松 原鐵道兵4師,現任浙江省鐵道兵戰友聯誼會副會長
張德寶 原鐵道兵8師,現任浙江省鐵道兵戰友聯誼會副會長
林意洲 原鐵道兵14師,現任中山尚華手袋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國強 原鐵道兵9師,現任深圳市鐵道兵戰友聯誼會會長
王克勇 原鐵道兵9師,現任釣魚台醫院院長助理、中央機關保健醫
王 驥 原鐵道兵10師,現任華夏中藝書畫院副院長
殷立凱 原鐵道兵9師,現任佳木斯東部地區鐵道兵聯誼總會總會長
陳 軍 原鐵道兵9師,現任佳木斯東部地區鐵道兵聯誼總會總秘書長
劉大生 原鐵道兵司令部,現任江西省萍鄉市計畫委員會副主任、萍鄉鐵道兵戰友聯誼會會長
張玉久 原鐵道兵2師,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公安局辦公室主任
趙 莉(女) 原鐵道兵3師,現任北京市朝陽區商業局老幹部處副處長
黃受杯 原鐵道兵後勤部,現任廣西鐵道兵聯誼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