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檢測

鼻腔至喉部的上呼吸道及喉以下的下呼吸道統稱為呼吸道,這些部位出現的急性炎症反應稱為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作為兒童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卻很難明確,病毒感染多為A和B型流感病毒、1~3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檢測方法主要有病毒分離培養鑑定、血清學檢測、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和核酸擴增等,實驗室常採用間接免疫螢光法進行常見呼吸道病毒IgM抗體的快速檢測以滿足臨床快速、準確的檢測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檢測
  • 標本採集:該方法僅適用於檢測人的血清
  • 臨床意義:反映患者感染病毒的情況
  • 標本:血清
原理,標本採集,操作方法,臨床意義,

原理

間接免疫螢光抗體法(IFA)檢測基於待測樣本中的抗體與吸附在載玻片上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而未與抗原結合的其他非特異抗體在洗滌步驟中被去除,隨後抗原-抗體複合物與螢光素標記的抗人球蛋白發生反應,並可通過螢光顯微鏡進行觀察。

標本採集

該方法僅適用於檢測人的血清。血液採集需由專業人員無菌靜脈穿刺採集,離心分離上清,短時間保存可置4℃冰櫃,長時間保存應置-20℃,並避免反覆凍融。

操作方法

1.使用前,將所有試劑平衡至室溫,載玻片平衡至室溫再打開。
2.樣本的稀釋:按1:1比例稀釋血清樣本,即25μl血清加入25μlPBS(磷酸鹽緩衝液)中。陰陽性對照不需要稀釋。
3. 用吸附劑處理稀釋後的血清:將30μl稀釋後的血清加入150μl吸附劑中,徹底混勻。陰陽性對照不需吸附劑處理。處理後的血清要離心10~15分鐘除去沉澱,以防干擾檢測。
4. 在載玻片的每孔中加15μl吸附劑處理過的血清。在一個載玻片的每孔中加入15μl不稀釋的陽性對照,在另一個載玻片的每孔中加入15μl不稀釋的陰性對照。
5. 將載玻片放入濕盒中,37℃溫育90分鐘。
6. 用PBS洗液的緩慢水流沖洗載玻片(避免直接沖入孔內)後,浸泡在PBS中並放置在水平搖床上輕輕搖動10分鐘。將載玻片用蒸餾水緩慢水流沖洗(避免直接沖入孔內)。
7. 載玻片自然晾乾。
8. 每孔加入15μl FITC結合物溶液(不需稀釋)。
9. 將載玻片放入濕盒,37℃溫育30分鐘。
10. 重複7和8的洗滌步驟。
11. 加幾小滴封閉介質,小心蓋上蓋玻片。
12. 儘快用螢光顯微鏡在400倍放大率下觀察結果。如果不能立即觀察,可將其避光放置於 2℃~8℃,不超過24小時。

臨床意義

每一次試驗都應設立陽性和陰性對照,以確認試驗和試劑盒的有效性,通過觀察螢光判斷是否感染該種病毒。感染早期採集的樣本檢測不到IgG,IgM檢測更有臨床意義。IgM一般情況下僅在感染後2~3個月存在於血清中,是近期感染的一個有效標誌物。對嬰兒,因出生前母體的IgG可被動的傳遞給胎兒,故對6個月以下嬰兒IgM檢測是更為有效的感染標誌物。通過間接免疫螢光檢測不同病毒的IgM抗體,反映患者感染病毒的情況,操作相對簡單,結果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