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鄉

光榮鄉

光榮鄉位於黑龍江明水縣東北部,東臨海倫縣,北臨拜泉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0公里。屬明水的中型鄉鎮,全鄉11663人(2017年),設有七個行政村,共有耕地11.4萬畝,屬半丘陵地貌,土地肥沃,主產大豆水稻玉米等,在明水縣各鄉鎮中,光榮鄉農民生活相對富裕,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光榮鄉
  • 外文名稱:Glorious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黑龍江明水縣
  • 下轄地區:金山、曙光、延河和金星村等
  • 政府駐地:黎明村腰曹家屯
  • 電話區號:0455
  • 郵政區碼:151783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明水縣東北部
  • 面積:120.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1663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中溫帶亞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黑M
概述,歷史沿革,行政區劃,教育衛生,經濟情況,自然資源,

概述

光榮鄉隸屬黑龍江明水縣管轄。位於明水縣境東北部,東隔通肯河海倫市相鄰,北與拜泉縣接壤。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0公里。屬明水最東北的中型鄉鎮,全鄉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2017年),共有耕地11.4萬畝。其中:旱田占90%、水田占10%。以農業為主,主要出產大豆水稻玉米高粱小米馬鈴薯等。全鄉共有4276戶,設有七個行政村,總人口11663人(2017年),其中滿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7%。鄉政府駐地黎明村腰曹家屯。

歷史沿革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由曹福祿開荒建屯。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隸屬拜泉縣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1923年12月,設定明水設治局後,隸屬東鄉管轄。1929年改為明水縣第二區。東北淪陷後,初為第三保,1938年改設沛興村,1940年改隸梅純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隸屬第四區,1949年屬古城區。
1951年改為第四區。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光榮鄉。1958年9月,與繁榮鄉合併成立繁榮人民公社。1962年從繁榮公社分出,成立光榮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開,改為光榮鄉。

行政區劃

全鄉共轄11個行政村、52個自然屯、78個村民小組,行政村為曙光延河金星光榮金山欣榮立志建國山頭靠山黎明等11個村。

教育衛生

設鄉政府駐地設光榮中學和黎明國小,各村也設有國小。同時也設光榮鄉醫院一所。各村屯設診所。

經濟情況

光榮鄉地處通肯河畔的丘陵地帶,土壤肥沃。十二五期間,全鄉大豆、玉米、水稻、瓜菜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3萬畝、5萬畝、3萬畝和1萬畝。按照2010年的平均產量計算,全鄉糧食總產穩定在1.3億斤。 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穀子、大豆、小麥、水稻、甜菜、亞麻、葵花等。
“十二五”期間蔬菜棚室發展到50棟以上,發展保護地和裸地蔬菜450畝以上。瓜菜生產專業村屯發展到12個。同時發展馬鈴薯、葵花、甜菜等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全鄉特色經濟作物面積發展到3.000畝以上。
畜牧業發展金星村、光榮村、金山村、靠山村、山頭村6.000畝草原優勢。全鄉肉牛、肉羊、生豬、家禽飼養量要分別新增1萬頭、2萬頭、3萬頭、13萬隻。
光榮鄉的主要收入是農業收入,鄉辦工業有米麵加工廠、亞麻廠、制油廠、機械修配廠等收入較少。
1999年全鄉農村社會總收731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2元,,全鄉財政收入320萬元

自然資源

光榮鄉東部屬,通肯河流域,草原盛產小葉樟靰鞡草三楞草等草類和車前子、水三七、防風桔梗等中藥材。通肯河流域出產鯉魚、鰱魚、蝦、蛤蜊等水產品。
砂石資源,其貯藏量達100多萬立方米,是建築業的優質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