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惡

元惡

元惡,漢語辭彙。

拼音:yuán è

釋義:大惡之人;首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惡
  • 拼音:yuán è
  • 釋義:大惡之人;首惡
  • 出處:《書·康誥》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

元惡

拼音

yuán è

引證解釋

大惡之人;首惡
《書·康誥》:“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孔傳:“大惡之人猶為人所大惡,況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
《荀子·王制》:請問為政?曰: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梟夷。”
《後漢書·陳蕃傳》:“元惡大奸,莫此之甚。”
唐·沈佺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詩:“天鑒誅元惡,宸慈遠黎。”
唐 杜甫《入衡州》:元惡迷是似,聚謀泄康莊。竟流帳下血,大降湖南殃。
宋 文天祥 《江州第十二》:戎馬暗天宇落日九江流。元惡迷是似,化作黃長虬。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二回 鐘會曰:“古之用兵者,全國為上,戮其元惡而已。若盡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歸江南,以顯中國之寬大。”昭曰:“此妙論也!”
明·歸有光《與嘉定諸友書》:元惡大憝暴戾恣睢
《明史·張璁傳》:“元惡寒心,群奸側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