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友(唐代白居易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傷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此詩表達了作者對朋友之道今不如古的一種感傷淒涼之情。全詩言淺而深,意微而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傷友
  • 創作年代中唐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別名:傷苦節士、膠漆契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傷友
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棲棲。
雖雲志氣高,豈免顏色低⑵。
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⑶。
曩者膠漆契⑷,邇來雲雨睽。
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
是時天久陰,三日雨淒淒。
蹇驢避路立⑸,肥馬當風嘶。
回頭忘相識,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今日長安道,對面隔雲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淒。
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原註:又雲傷苦節士。一作膠漆契。
⑵顏色:有功名,地位,榮耀的意思。
⑶通籍:指做官。金閨:指朝廷。
⑷曩(nǎng):以往,從前,過去的。
⑸蹇(jiǎn):跛足。
⑹任與黎:原註:任公叔、黎逢。

白話譯文

住在陋巷中的卑微貧寒之士,出門悽苦惶惶不安。雖說志氣高遠,在現實中也難免要低頭。平生同門好友,有在朝廷做官的。以前有像膠漆那樣的交情,近來是雲雨背違。好友正逢下朝回來的時候,車騎走過宮廷五門的西邊。當時天久陰不晴,雨水淒淒下了三天。寒士騎著跛蹇駑弱的驢子在路旁避立,他的好友騎著肥馬當風嘶鳴。回頭看看忘記了相識的人,徑直走上沙堤。當年在洛陽社,貧賤的時候互相提攜。如今在長安大道上,對面如雲泥相隔。近來的現實多是這樣,不是你一個人獨自悽慘。生死之交而永不變的,只聽說任公叔和黎逢。

創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後在長安創作的一首諷喻詩,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寫成的。

作品鑑賞

《傷友》也作《傷苦節士》或《膠漆契》。作者對朋友之道今不如古表現了一種感傷淒涼之情。昔日洛陽社中,無論貧賤富貴,都能相互幫助;而今長安道上,兩相面對卻如“隔雲泥”。對比之中表達了作者對友道之不古的憂傷。《唐詩別裁》云:“是時天久陰”六語,一經點染,便覺不堪。《唐賢小三昧集》云:形容出色,信覺難堪。《唐宋詩醇》云:“是時天久陰”六句,摹寫炎涼之況,真是不堪。“近日多如此”又拓開一層,寄慨益深。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