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形五銖

傳形五銖

傳形五銖,五銖幣,自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開始鑄造以來,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止,一直沿用了739年,是歷史上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貨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形五銖
  • 時期:西漢武帝元狩五年
  • 屬於:蜀幣
  • 沿用:739年
現狀,來歷,

現狀

在陝西省勉縣的博物館裡,藏有一枚屬於國家“孤品”的三國蜀漢稀有貨幣——傳形五銖(見郭清華《稀有的蜀幣—傳形五銖》四川文物1986年第二期),這枚貨幣出土於1978年的勉縣老道寺四號漢墓,錢幣的直徑2·2厘米,厚0·1厘米,孔徑0·9厘米,無郭,背為素麵(見郭清華《陝西勉縣老道寺四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二期)。

來歷

當初的五銖,錢重如其文,故篆書“五銖”二字。後來,因為歷代鑄造不一,品種繁多,所以,錢的重量、形式、文字、幣值都有較大的變化,但是“五銖”二字“五”在右,“銖”在左的位置始終不變。蜀漢的“傳形五銖”幣,在文字排列上剛好相反,不但“五”在左,“銖”在右,而且“銖”字的“金”旁在右,“朱”字在左,如傳向反面所書一樣。
三國時期,各家自行鑄錢,流通使用。據《三國志·蜀書·劉巴傳》載:建安十九年(214),劉備平定益州後自領益州牧,當時因為資源匱乏,軍用不足,劉備十分擔憂。劉巴向劉備建議說,這很容易,“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即可解決。劉備採納其建議,“數月之間,府庫充實”。《三國志集解》云:當時劉備鑄有“直百五銖”,又鑄有“傳形五銖”,稱傳形五銖為“蜀錢”。《三國會要·食貨》解釋傳形五銖說:“如紙背傳模,其文反,五在左,銖在右。銖字亦朱在左,金在右”,並說明這是因為當時在“戎馬倥傯之際鑄錢的省便”,反書其文,“又有利區別其他正書之五銖”,因此,“傳形五銖”是歷史上眾多五銖幣中最為特殊的一種貨幣。
由於蜀幣的鑄造數量有限,流通時間短暫,使用範圍小,所以,留傳後世的極少。但是,“直百五銖”雖然留傳後世數量不多,因為有“直百”二字易於識別,故而皆知道是蜀幣,獨有“傳形五銖”實屬少見,難以識別。正因為如此,我國著名的錢幣學家王獻唐編著的《中國古代貨幣通考》(齊魯書社出版,)和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貨幣》圖冊等資料中,皆不見有“傳形五銖”的實物介紹。中國古代錢幣學家朱活先生在《文物》1982年第二期上介紹三國古錢幣時,雖然提到了蜀幣“傳形五銖”,但是也根本沒有貨幣的實物拓片或者圖片,這說明,蜀漢的“傳形五銖”貨幣過去只有文字介紹說明,實物標本根本就沒有發現過。勉縣出土“傳形五銖”的訊息發表後,立即引起國內文博考古學術界和錢幣收藏愛好者極大關注,普遍認為,這枚“傳形五銖”無疑是研究中國古代貨幣史,特別是蜀漢貨幣史的重要實物例證,屬於稀有的“孤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