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抵計價

備抵計價

英文:Valuation Allowance

在美國所得稅會計中,為了體現謹慎性原則,允許企業可以設定“備抵計價”帳戶,用以核算遞延所得稅資產中由於某些不確定因素而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能實現的稅收收益,避免企業由此而可能產生的損失。儘管我國目前尚無類似的規定,但其相應合理的內容值得學習和借鑑。本詞條對此進行簡單介紹,並作必要探析。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與“備抵計價”帳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備抵計價
  • 外文名:Valuation Allowance
  • 目的:為了體現謹慎性原則
  • 特點:避免企業由此而可能產生的損失
簡介,解釋,

簡介

英文:Valuation Allowance
在美國所得稅會計中,為了體現謹慎性原則,允許企業可以設定“備抵計價”帳戶,用以核算遞延所得稅資產中由於某些不確定因素而可能給企業造成不能實現的稅收收益,避免企業由此而可能產生的損失。儘管我國目前尚無類似的規定,但其相應合理的內容值得學習和借鑑。本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並作必要探析。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與“備抵計價”帳戶

解釋

我們都知道,由於稅法和會計準則對所得的相關條款的不一致,使得應稅利潤和會計利潤往往會產生差異,這些差異分為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兩大類。在暫時性差異中,若應稅利潤小於會計利潤,稱之為應稅暫時性差異;若應稅利潤大於會計利潤,則稱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當於確認了一筆遞延所得稅資產。假設甲公司1997年度按照會計準則核算出的會計利潤為$1 000 000,但按照稅法規定,應稅利潤為$1 100 000,所得稅稅率為30%,則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300 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30 000
貸:應交所得稅330 000
企業在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後,如果有信息表明,這項遞延資產在以後期限內“多半可能(More likely than not)”不能得到抵扣,那么企業應設定“備抵計價”帳戶核算由此而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稅收損失。
“備抵計價”帳戶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遞延所得稅資產”項目的減項列示。在核算時往往與“所得稅費用”作為一對對應帳戶而同時出現。仍按上例,假設甲公司1998年6月底通過仔細研究相關信息,認為上述遞延所得稅資產中約有1/3的數額“多半可能”不能實現,於是作如下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10 000
貸:備抵計價(遞延所得稅資產)10 000
這樣在資產負債表上,該企業列示的淨遞延所得稅資產即為$20000(遞延所得稅資產$30 000一備抵計價$10 000)。
“備抵計價”帳戶在每個會計年度年末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反映當時有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可實現情況。仍援用上例,假設甲公司到第二年(即1998年)年末有新的信息表明只有25%數額“多半可能”不能實現(即$30 000×0.25=$7 500),則原先的備抵計價就要減去$2 500.分錄為:
借:備抵計價(遞延所得稅資產)2 500
貸:所得稅費用2 500
“備抵計價”帳戶的設定
“多半可能”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1992年發布的財務會計準則第109號意見書(SFAS NO.109)中,對“備抵計價”帳戶的設定作如下補充說明:
1、在確定是否設定“備抵計價”帳戶時,既要考慮積極信息,也要考慮消極信息,不應偏廢。
2、當出現下列消極信息時,應考慮設定“備抵計價”帳戶:(1)有營業虧損的歷史或虧損抵扣期限已滿尚未抵扣完;(2)從近期營業狀況預測近期內會出現營業虧損;(3)一些營業問題尚未解決,給企業的持續經營、盈利水平產生了負面影響;(4)由於虧損抵扣而影響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結轉,等等。
3、當出現下列積極信息時,可考慮不設定“備抵計價”帳戶:(1)現存契約或公司銷售協約能保證有足夠的應稅利潤來實現遞延所得稅資產;(2)可折舊資產按稅法計價數額大於按會計準則計價數額,其差額可用來實現遞延所得稅資產;(3)有悠久的盈利歷史,即使偶有虧損也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是異常而非經常性的,等等。
稅率變化條件下的“備抵計價”帳戶
和我國採用現行稅率不同,美國所得稅會計採用法定未來稅率(the enacted future tax rate)來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因此當未來法定稅率變更時,不僅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產生影響,對“備抵計價”帳戶也會產生影響。
假定乙公司在1996年未有$9 000 000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預計在未來三年內抵扣轉回(每年$3 000 000);1994—1996年度法定所得稅稅率30%,1997年以後法定未來稅率40%。那么:
1、若乙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內有足夠應稅利潤進行抵扣,則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為$600,000($9,000,000×40%);
2、若乙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內不會盈利,沒有足夠的應稅利潤進行抵扣,只能依靠虧損的追溯抵扣來實現遞延所得稅資產(美國所得稅法規定,虧損可以追溯抵扣3年,即用前推三年已交所得稅來彌補虧損。若還沒有彌補完,可繼續向後彌補,其時只能用30%的稅率計算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為$2 700.000($9 000 000×30%)。
這是稅率變化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影響,進而對“備抵計價”帳戶的影響為:
1、若依上述第一種情況,乙公司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3 600 000,那么即使未來三年沒有盈利,也能通過虧損的追溯抵扣實現$2 700 000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這樣公司就應考慮是否將其差額$900 000($3 600 000-$2 700 000)中的相應比例在“備抵計價”帳戶中反映。若有相應信息表明其中的50%“多半可能”不能實現,則應作相應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45 0000
貸:備抵計價(遞延所得稅資產)$450 000
2、若依上述第二種情況,乙公司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2 700 000,是相當謹慎的確認,就無需再在“備抵計價”帳戶核算。
簡要探析
通過對美國現行所得稅會計中“備抵計價”帳戶的簡單介紹,我們得到以下啟示:
1、儘管美國是會計準則與稅法、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相互獨立的國家,但財務會計中的謹慎性原則仍深深體現在稅務會計中,“備抵計價”帳戶即是表現之一。我國發布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徵求意見稿)還沒有“備抵計價”的內容,似可借鑑;但要防止“備抵計價”帳戶被企業用來作為調節利潤盈虧的工具。
2、“多半可能”的籠統措詞,給專業判斷帶來較大困難。有人提議用“很可能(probable)”來取代“多半可能”,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