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橋(倉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倉橋直街歷史街區的保護修繕項目,是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古城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古城不能拷貝,古城是祖先的,也是我們的,更是後代的”,紹興市在這樣的城市觀念基礎上,啟動了以保護歷史街區為重點的歷史名城保護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倉橋
  • 時間:2001年3月至2001年8月
  • 占地面積:60000.4公頃
  • 全長:1.5公里
簡介,保護區,保護獎,項目,

簡介

鑒於倉橋直街歷史街區內的居住人口十分稠密、歷代建築年久失修,對該街區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構成了嚴重的威脅,2001年3月至2001年8月,紹興市政府通過縝密的論證,實施了由政府、管理部門、個人共同參與和投資的倉橋直街歷史街區保護工程。整個工程按照“修舊如舊,風貌協調”的原則,採用傳統的工藝和材料,對街區的建築、道路、河道、橋樑等開展了整體的保護修復和全面的環境整治,既保持了街區原有的歷史風貌,又改善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條件,使其成為“活著的歷史”。這一工程受到了市民、專家和領導的一致好評;它在保護政策、保護規劃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具有深遠的探索意義,對進一步保護紹興歷史文化名城、對其它城市歷史街區保護工作,均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保護區

倉橋直街歷史街區位於紹興市越子城歷史文化保護區範圍之內,由由河道、民居、道路三部分組,hydo250建築面積累萬多平方米
紹興倉橋直街歷史街區保護修復工程是浙江省第一個申報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歷史街區,是紹興市七個歷史街區中最早開展整體保護和環境整治的歷史街區,也是第一個採取政府、部門、個人共同出資方式進行統一保護修復的歷史名城遺產保護項目。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計畫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工作之一,對於遺產所在地的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等的鞏固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並將因此而獲得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受到當今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保護獎

在努力促進各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的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委員會於2000年設立了“文化遺產保護獎”,以支持和激勵民間的文化遺產保護活動。至2003年,這一獎項已評至第四屆。在前三屆中,中國雲南、安徽、福建、陝西、廣東、江蘇、北京、香港、澳門和台灣等省、市、特別行政區均積極參與了評獎,且每屆都有中國的申報項目獲獎。但迄至2003年初,浙江省尚未參與到此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獎活動之中,這與浙江省的文化大省地位不相符合。
闕維民多年來從事歷史地理與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曾主持和參與《杭州新市區歷史文化與自然資源保護》等多項文化遺產保護的課題,並積極參與國際世界遺產保護的學術活動,他曾撰文向全省各市縣發出呼籲,積極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在浙江的申報工作。在對照《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申報條例》進行實地考察和文獻調查的基礎上。闕維民於2003年2月與紹興市歷史街區保護辦公室簽訂了契約,確定紹興市倉橋直街歷史街區為申報對象,並主持該歷史街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申報工作。

項目

紹興市倉橋直街歷史街區是目前浙江省第一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獎的項目,也是浙江省唯一一項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獎預備清單的項目,對於浙江省歷史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申報工作有別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申報工作,但其性質和意義是一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