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菊花茶

修水菊花茶

修水菊花茶,是江西省修水縣的特色飲品。特點是以修水本地醃製的鹽菊花為主料,配以茶葉、芝麻、黃豆、蘿蔔、柑桔皮、生薑、茶芎(又名撫芎)、花生等佐料,沖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錦茶”飲品。此茶在修水家家必備,為待人接客之佳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水菊花茶
  • 配料:茶葉、芝麻、黃豆、蘿蔔、柑桔皮
  • 地點:江西省修水縣
  • 屬性:特色小吃
沖泡,特點,製作,茶俗,選購,注意事項,

沖泡

修水菊花茶不是飲和喝的,而是吃的。茶料包括茶葉、菊花、蘿蔔、柑桔皮、生薑、川芎、黃豆、花生、芝麻等。其泡製方法略同於一般泡菜,放茶料入杯沖入開水即可,不同的是不能加蓋,也無不時加水之說,以保持修水菊花茶的原汁原味。吃茶要趁熱,此時黃豆、花生、芝麻尚乾燥浮在水面,可隨口吃下,滿口芳香。一會兒茶料沉入杯底,需晃動碗標,將水和茶料一併吃下。

特點

修水菊花茶可提神醒腦,清心明目,去郁下氣,助陰潤肺,溫中補氣,化痰止咳,澄血祛風,去濕防寒,清熱解毒,具有補充鹽分,消除疲乏,解渴充飢等功效。修水菊花茶所用茶料均出自本土,有的直接取自野生,如菊花、川芎、黃連芽等,備料方便,加工簡單,經濟實惠。

製作

制菊花茶頗有幾分講究,佐料也極考究。八九月間摘的新菊,去其花蒂,洗盡曬乾,用鹽醃製;將生薑、蘿蔔、橘皮細垛成丁,也用鹽醃製,生薑、蘿蔔還須曬乾,以便貯存。同樣拌以炒得噴香的黃豆、花生、芝麻、米粒,還有花椒。一杯茶端上來,上不見水,下不見底。若用玻璃杯沖泡之,層次更見分明,芝麻、黃豆、花生、炒米、花椒懸浮在上,生薑、蘿蔔、茶葉、橘皮靜沉水底,其中菊瓣如雲,或升或沉,移趣自然。茶香裊裊,芽尖剔透,白菊晶瑩,觀之賞心悅目,啜之齒頰留香,令人心曠神怡,飄然若仙。這就是地地道道的菊花茶,因其佐料共有十樣,故又稱“什錦茶”。鄭板橋曾有聯曰:“白菜青鹽精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足見此茶不同凡響。
配料配料

茶俗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以來修水人喜歡茶,家家戶戶種茶,制茶,天天飲茶。遇客先敬一碗茶,俗雲“客至主人歡”,“坐下當,戲下當,吃碗茶當”。修水人把飲茶與吃飯看的同等重要,他們也有著一套別處所沒有的獨特茶俗。
修水菊花茶修水菊花茶
修水人以茶待客極講禮儀、賓客光臨,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滿,俗云:“茶泡淺,酒斟滿”,又雲“姨婆(不懂禮者)泡茶滿盅盅,大姑(懂禮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貴客,茶料須下得豐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蓋面,菊花跑邊,上不見水,下不見底,一吹三個浪,一刷三條巷”。向客人敬茶,側身上前,同時道聲“請吃茶”,上完茶後,側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規矩,接茶要用雙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暫時不吃,不能隨意放地上應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應自行將茶碗送回茶盤,告辭時應講“多謝茶”。
千百年來,茶俗廣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親嫁女諸方面。修水人每遇紅白喜事,主人都設一茶房,請幾位婦女專門準備茶水,不時給親朋好友敬茶此活稱“司茶”。舊時,民間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親的習俗。相親是婚姻第一道程式,俗稱“看大姑”。相親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盤待客茶。此時,男女雙方見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辭,女方不中意,則不傳第二次定情茶雙方中意,女方在傳定情茶時,男方放禮金 於茶盤內,稱“壓茶盤”,女方則設午宴招待男方來賓,婚事便算初定。

選購

1、選購時建議先簡再繁,可以先買點修水菊花,放少許佐料嘗試,覺得可以再添加其他零食(如炒黃豆、蘿蔔乾等)。
2、沖泡時一杯放少許菊花即可,一定要用開水,溫水泡不開。
3、建議炒芝麻在沖泡好後菊花茶後再放入,那樣更香更好吃。
修水菊花茶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1、陽虛體質不宜飲用菊花茶,菊花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且很多女性都喜歡飲用菊花茶,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飲用菊花茶,中醫還特別的指出,陽虛體質就不適合喝菊花茶。
注意事項2、味苦的菊花茶,最好就不要飲用,這可能是放置太久或者是發霉等菊花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