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

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

《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是1999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明安香等。

基本介紹

  • 作者:明安香                       /            等
  • ISBN:9787508017426
  • 頁數:295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課題主要介紹了信息傳播新技術、新媒介的基本情況和特點,認為它使得人類進入了第五次信息傳播革命,實現了信息的雙向流通,帶來了新的技術革命。同時提出,新媒介、新技術的產生將給大眾傳播帶來一系列根本性變革,如網路報紙、數字式廣播電視、電腦輔助新聞等,傳播者和受傳者的媒介角色也將隨之改變。作者建議,應當充分運用網際網路,開發數字式電視產業,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同時傳播學理論也應實行根本性改革。

作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
迎接人類史上的第五次信息傳播革命
第一章 信息技術和信息社會
第一節 信息技術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構成
(二)現代信息技術的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勢
第二節 信息產業
(一)信息產業的構成
(二)信息社會中最龐大、最重要的產業
第三節 信息經濟
(一)信息經濟就是信息化的經濟
(二)信息經濟就是數位化的經濟
(三)信息經濟就是網路化的經濟
第四節 信息基礎結構
(一)信息基礎結構的基本內容
(二)國家信息基礎結構將直接作用於生產力過程
第五節 信息社會
(一)“信息社會”概念的來源
(二)判定信息社會的兩種標準
(三)關於人類是否已進入信息社會的爭議
(四)信息社會必須是信息充分共享的社會
第二章 印刷媒介:告別鉛與火走向光與電
第一節 當代印刷術革命
(一)告別鉛與火
(二)中國實施“748”工程
第二節 當代出版業革命
(一)電子出版物的興起
(二)中國的電子出版物
第三章 當代多種播媒介的互相競爭與融合
第一節 音像製品的發展
(一)錄音製品
(二)錄像製品
第二節 風行全球的卡拉0K和電子遊戲
(一)卡拉0K
(二)電子遊戲
第三節 媒介間的相互競爭與融合
(一)新老媒介相互競爭,影響力各有消長
(二)新老媒介在競爭中相互融合
(三)老媒介運用新技術以求生存
第四節 媒介與市場
(一)VCD在中國的成功之道
(二)性能價格比與DVD的未來
第四章 新興電子傳播媒介
第一節 關於“新媒介”的概念
(一)“新媒介”提法的由來和發展
(二)關於“新媒介”主要特徵的探討
(三)新媒介開拓了人類信息傳播的新局面
第二節 電視媒介的重大發展
(一)有線電視的發展
(二)衛星直播電視與高清晰度電視
(三)圖文電視與大型電腦資料庫
第五章 “第四大眾傳媒”的崛起:計算機國際網際網路
第一節 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
(一)國際網際網路的起源
(二)國際網際網路的現狀和前景
第二節 網際網路的功能
(一)電子郵件功能
(二)遠程登錄功能
(三)網路新聞功能
(四)檔案傳送功能
(五)環球信息查詢瀏覽功能:環球網
第三節 網際網路的作用
(一)社會效益一例:全球診斷罕見危難病症
(二)經濟效益一例:國際經貿資訊信息
第四節 網際網路帶來的種種問題
(一)網路普及可能帶來的某些社會問題
(二)跨國文化交流可能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
第五節 中國步入計算機網路時代
(一)非開放性的學術網路階段
(二)開放性的商業化網路階段
(三)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預測
第六節 中國信息資源網的建設
(一)“三金”工程和“網路熱”
(二)我國信息資源網路建設的成就
(三)我國信息資源網路建設面臨的問題
第七節 電子報刊的興起
(一)全球印刷媒介紛紛上網
(二)中文報刊積極進入網際網路
第六章 新技術新媒介與社會政治、法律
第一節 新的國家發展戰略
(一)新世紀世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的探討:文明的衝突
(二)經濟發展置於世界各國發展戰略的優先地位
第二節 新的信息技術革命與國家政治
(一)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
(二)美國的國家信息基礎結構建設計畫
(三)建立全球信息基礎結構的提出和實施
(四)必須建設中國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三節 新的信息技術革命與法律、法規
(一)網路社會面臨新的社會規範
(二)信息流通自由與對傳播內容的管制
(三)新技術、新媒介與個人隱私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四)網際網路與國家、社會安全的保護
(五)我國對於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管理
第七章 新技術、新媒介與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節 新技術革命與資訊時代的到來
(一)“第三次浪潮”和“後工業社會”
(二)“大趨勢”和“信息社會”
(三)“資源一工具―生產力”的連鎖反應
(四)近現代的三次工業革命和四次技術革命
(五)信息化是第四次新技術革命的歷史使命
第二節 信息經濟的崛起與國民經濟信息化
(一)信息產業成為第四大產業
(二)信息型經濟需要先進的信息基礎結構建設
第三節 信息高速公路與社會經濟活動
(一)網際網路主導的金融業革命已經揭開序幕
(二)遠距離工作和管理將成為發展趨勢
(三)防止電腦化和非電腦化世界的兩極分化
第八章 新技術新媒介與社會文化
第一節 新技術、新媒介對傳統文化衝擊
(一)文化工作方式和環境的劇變
(二)傳統文化經驗的失落
第二節 文化認同和文化對抗
(一)全球文化―體化趨向及其帶來的問題
(二)文化的衝突也是文化發展的動力
(三)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力與科學技術
(四)固守傳統與追求普遍價值的雙重趨向
第九章 新技術、新媒介與社會生活
第一節“無所不在”的辦公室
第二節 沒有教室的“學校”
第三節 家中的“購物天堂”
第四節 電腦里的“白衣天使”
第五節 消閒娛樂的新天地
第十章 信息高速公路將引發大眾傳播革命
第一節 媒介發展的基本法則
(一)傳統大眾傳播的主要特徵及其面臨的挑戰
(二)舊媒介的生存法則
(三)新媒介的成功法則
(四)新舊媒介共同遵循長期共存法則
第二節 報紙、廣播、電視將面目全非
(一)報紙:由印刷報紙到電腦網路報紙、電子便攜報紙
(二)電視:數字式、高清晰度、互動式家庭影院
(三)其他大眾傳播媒介的變革
第三節 新聞採訪方式將發生的根本性變革
(一)電腦輔助新聞學應運而生
(二)電腦輔助新聞學的主要內容
(三)網路採訪:日常新聞報導的主要手段
第四節 新聞報導和編輯方式將發生的根本性變革
(一)超文本結構寫作與報導
(二)電腦網路編輯系統
第五節 新聞發行和傳送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第六節 客群地位及其與媒介關係的根本變革
(一)客群將主動掌控大眾傳媒傳遞的信息
(二)客群將容易地獲得新聞信息的第一手材料
(三)客群將擁有隨時發布新聞和生產新聞產品的能力
第七節 媒介角色的根本變化
(一)突性新聞事件發布者的地位將逐步減弱
(二)信息發布專業機構的特點將更顯突出
第十一章 贏得進入信息社會的“護照”
第一節 積極發展信息傳播新技術、新媒介
(一)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基礎之基礎、重中之重
(二)國際網際網路:邁向信息高速公路的階梯
(三)變“電腦黑洞”為“電腦寶馬”
第二節 迎接大眾傳播媒介面臨的重大革命
(一)數字式電腦孕育著機遇
(二)培養多媒體、超文本報導記者
(三)建立嶄新的網路交流學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