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

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

《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友生、何玉雲。該書重點介紹信息處理技術員所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和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
  • 作者:張友生、何玉雲
  • ISBN:9787040284720
  • 定價: 43.00 元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3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由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組織編寫,參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制訂的2009版《信息處理技術員考試大綱與培訓指南》的內容,圍繞信息處理技術員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對信息處理技術員所必須掌握的理論基礎和套用技術做了詳細的介紹,《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內容既是對信息處理技術員考試的總體綱領性的要求,也是信息處理技術員職業生涯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準備參加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掌握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把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可作為信息處理技術員考試的教學用書,也可供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參考使用。

編輯推薦

《信息處理技術員教程》: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作為國家資格考試,體現了國家對軟體類職業崗位的要求。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計算機資格考試已經成為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套用、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領域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以及技術員職稱資格考試,並已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統一規劃。
教育部等九部委聯合發文鼓勵全社會符合條件的軟體人才和軟體企業員工、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示範性軟體學院和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的各類學生參加對應級別的國家軟體專業技術人員和軟體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本系列叢書由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辦公室組織專家編寫,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採用。這套教材既可以作為學校基礎理論課程後的總結複習,也可以作為實訓課程的教材,還可以作為考生複習應考的參考書籍。對於培養和選拔行業所需人才、推動行業科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硬體基礎
1.1 計算機概述
1.1.1 計算機的組成部件
1.1.2 計算機的套用
1.1.3 計算機的分類
1.2 數據運算
1.2.1 數制及其轉換
1.2.2 數據的表示
1.2.3 算術運算
1.2.4 邏輯運算
1.2.5 字元編碼
1.3 指令系統
1.3.1 計算機指令
1.3.2 指令執行控制
1.4 存儲體系
1.4.1 主存儲器
1.4.2 輔助存儲器
1.4.3 高速緩衝存儲器
1.5 常用I/O接口與設備
1.5.1 I/O接口管理
1.5.2 輸入設備
1.5.3 輸出設備
1.6 系統性能指標
1.6.1 可靠性相關概念
1.6.2 可靠性計算
1.6.3 容錯
1.7 例題分析
1.8 同步訓練
第2章 計算機軟體基礎
2.1 系統軟體
2.1.1 作業系統基本概念
2.1.2 檔案系統基本概念
2.1.3 檔案的管理與操作
2.2 套用軟體
2.2.1 套用軟體基礎知識
2.2.2 套用系統開發的基本常識
2.3 例題分析
2.4 同步訓練
第3章 多媒體基礎知識
3.1 多媒體相關基本概念
3.1.1 媒體的概念和分類
3.1.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3.2 音頻
3.2.1 音頻基礎知識
3.2.2 數位化音頻和音頻的相關計算
3.2.3 音頻的壓縮及檔案格式
3.3 圖形和圖像
3.3.1 圖形和圖像基礎知識
3.3.2 圖像的相關計算
3.3.3 圖像的壓縮及檔案格式
3.4 動畫和視頻
3.4.1 動畫和視頻基礎知識
3.4.2 視頻的相關計算
3.4.3 視頻的壓縮和檔案格式
3.5 例題分析
3.6 同步訓練
第4章 網路基礎知識
4.1 網路概述
4.1.1 網路的概念及功能
4.1.2 OSI參考模型
4.1.3 網路的分類
4.1.4 網路拓撲結構
4.1.5 IP位址和子網掩碼
4.2 TCP/IP協定簇
4.2.1 套用層
4.2.2 傳輸層
4.2.3 網際層
4.2.4 網路接口層
4.2.5 連線埠
4.3 傳輸介質與網路設備
4.3.1 傳輸介質
4.3.2 網路設備
4.4 區域網路組網基礎
4.5 Internet基礎知識
4.6 接人Internet的方法
4.6.1 接入Internct方法概述
4.6.2 撥號接入
4.6.3 區域網路連線
4.6.4 ISDN撥號接入
4.6.5 ADSL接入
4.6.6 有線電視網接入
4.6.7 無線電話撥號接入
4.7 收發電子郵件
4.8 網上信息的瀏覽與搜尋
4.9 例題分析
4.10 同步訓練
第5章 信息安全基礎
5.1 計算機安全基礎知識
5.1.1 計算機安裝安全基礎知識
5.1.2 計算機連線安全基礎知識
5.1.3 計算機使用安全基礎知識
5.2 計算機的使用環境
5.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5.4 信息安全保障的常用方法
5.4.1 檔案存取控制
5.4.2 數據加密與解密
5.4.3 數字簽名
5.4.4 防火牆
5.5 網路攻擊與防禦技術
5.6 例題分析
5.7 同步訓練
第6章 智慧財產權與標準化知識
6.1 著作權法
6.1.1 著作權法客體
6.1.2 著作權法主體
6.1.3 著作權
6.2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6.2.1 保護對象
6.2.2 軟體著作權
6.2.3 著作權人確定
6.2.4 法律責任
6.3 專利法
6.3.1 專利法的保護對象
6.3.2 專利權
6.3.3 確定專利權人
6.4 反不正當競爭法
6.4.1 什麼是不正當競爭
6.4.2 法律責任
6.4.3 商業秘密
6.5 商標法
6.5.1 商標註冊的申請
6.5.2 註冊商標的變更
6.5.3 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6.6 標準化法
6.6.1 標準的制定
6.6.2 標準的表示
6.7 ISO9000標準簇
6.8 相關知識
6.8.1 共享軟體與免費軟體
6.8.2 用戶許可證
6.8.3 個人信息保護
6.9 例題分析
6.10 同步訓練
第7章 信息處理基礎知識
7.1 信息技術基礎
7.1.1 信息、信息科學和資訊理論
7.1.2 信源、信道和鑑別信息
7.1.3 信息社會
7.1.4 信息技術的套用
7.2 數據相關知識
7.2.1 數據收集
7.2.2 數據分類
7.2.3 數據編碼方法
7.3 信息處理基礎知識
7.3.1 信息處理及其過程
7.3.2 信息處理的要求
7.3.3 信息處理系統
7.3.4 信息處理有關的規章 制度
7.4 信息處理實務
7.4.1 企業信息範疇
7.4.2 企業信息處理的缺陷
7.4.3 企業信息工作管理
7.4.4 信息安全
7.5 初等數學基礎知識
7.5.1 數據的簡單統計
7.5.2 常用的統計圖表
7.5.3 常用的統計函式
7.6 例題分析
7.7 同步訓練
第8章 Windows作業系統
8.1 作業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8.1.1 作業系統的類型
8.1.2 作業系統的功能
8.2 桌面環境的認識
8.2.1 桌面的組成
8.2.2 桌面的基本操作
8.3 視窗的基礎知識
8.3.1 視窗的分類
8.3.2 視窗的組成
8.4 Windows的基本操作
8.4.1 查看計算機基本信息
8.4.2 顯示屬性的設定
8.4.3 查看並更改控制臺的設定
8.4.4 設定漢字輸入方法
8.4.5 驅動程式及常用軟體的設定
8.4.6 常用I/O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8.4.7 使用幫助功能
8.4.8 視窗操作、圖示操作和命令行操作
8.4.9 創建捷徑
8.4.10 整理磁碟碎片
8.5 檔案管理
8.5.1 檔案、資料夾和目錄結構
8.5.2 檔案的組織與存取方法
8.5.3 檔案的存儲格式
8.5.4 檔案的壓縮與解壓
8.6 上網通信
8.6.1 設定網路連線
8.6.2 瀏覽網頁
8.6.3 收發電子郵件
8.6.4 使用搜尋引擎
8.6.5 檔案傳輸
8.7 例題分析
8.8 同步訓練
第9章 Linux作業系統
9.1 Linux作業系統簡介
9.1.1 Linux簡介
9.1.2 Linux的主要特點
9.1.3 Linux的主要版本
9.2 IAnux的安裝
9.2.1 硬體需求
9.2.2 安裝方式與安裝類型
9.2.3 安裝紅旗Linux桌面版7.0
9.3.1 LinuxLinux的基本操作
9.3.1 紅旗Linux圖形桌面環境
9.3.2 查看計算機基本信息
9.3.3 系統設定
9.3.4.顯示屬性的設定
9.3.5 日期和時間設定
3.6 掛載光碟
9.3.7 命令行操作
9.4 檔案管理
9.4.1 檔案管理器
9.4.2 Linux檔案系統
9.4.3 檔案目錄操作命令
9.5 上網通信
9.5.1 設定網路連線
9.5.2 瀏覽網頁
9.5.3 收發電子郵件
9.5.4 使用搜尋引擎
9.5.5 檔案傳輸
9.6 例題分析
9.7 同步訓練
第10章 文字信息處理
10.1 文字處理基礎知識
10.1.1 文字信息的處理
10.1.2 文字排版基本知識
10.2 文字處理軟體操作基礎
10.2.1 檔案操作
10.2.2 使用幫助功能
10.2.3 文字編輯
10.2.4 在文檔中插入其他常用的元素
10.2.5 表格基本操作
10.2.6 多種文檔格式轉換
10.2.7 設定頁眉、頁腳和頁碼
10.2.8 頁面設定與列印相關操作
10.2.9 繪製簡單的圖形
10.2.10 合併郵件
10.2.11 模板
10.2.12 排版和版式設計
10.3 例題分析
10.4 同步訓練
第11章 電子表格處理
11.1 電子表格的基礎知識
11.1.1 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11.1.2 電子表格的組成
11.2 電子表格處理軟體操作基礎
11.2.1 電子表格的建立
11.2.2 電子表格軟體的基本功能
11.2.3 電子表格軟體的基本操作方法
11.2.4 圖表製作
11.2.5 數據篩選
11.2.6 分類匯總
11.2.7 數據透視表的製作
11.2.8 單元格的弓J用
11.2.9 頁面的設定與列印
11.3 常用數據輸入和常用函式
11.3.1 數據的輸入
11.3.2 單元格的數據類型和基本操作
11.3.3 公式的編寫
11.3.4 常用函式的引用
11.4.例題分析
11.5 同步訓練
第12章 演示文稿處理
12.1 演示文稿的基礎知識
12.1.1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與功能
12.1.2 演示文稿的組成
12.2 演示文稿處理軟體操作基礎
12.2.1 創建演示文稿
12.2.2 使用和操作母版
12.2.3 輸入幻燈片中的元素
12.2.4 演示文稿的編輯
12.2.5 演示文稿的瀏覽
12.2.6 演示文稿的放映
12.2.7 演示文稿的輸出
12.2.8 多種檔案格式轉換
12.3 例題分析
……
第13章 資料庫處理
附錄
參考文獻
……

圖書序言

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隨著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的融合、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方式的轉變,計算機軟體技術已經廣泛滲入各行各業,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良好的發展形勢也對軟體人才的素質、技能和綜合知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學地評估軟體人才,加快培育軟體人才隊伍,對促進軟體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計算機資格考試”)作為國家資格考試,體現了國家對軟體類職業崗位的要求。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計算機資格考試已經成為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套用、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領域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以及技術員職稱資格考試,並已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統一規劃。
計算機資格考試按照行業崗位要求制定考試大綱,包括崗位所需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它不同於學歷考試,不按照學術理論體系進行考核,其套用性、實用性很強。即使是基礎知識的試題,也常常是結合實際套用所需的知識。而套用能力試題常常是實際工作中的案例,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
現在,計算機資格考試中的軟體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網路工程師、資料庫系統工程師、系統分析師考試標準已經實現了中國與日本互認,程式設計師和軟體設計師已經實現了中國和韓國互認。計算機資格考試作為我國著名的IT考試品牌,其證書的高含金量得到了社會的公認。根據信息技術人才年輕化的特點和要求,報考計算機資格考試不限學歷與資歷條件,以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目前計算機資格考試每年的報考規模已經達到25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