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波(廣東海洋大學博士)

侯少波(廣東海洋大學博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侯少波,男,1964年6月出生,陝西鳳翔人。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在廣東海洋大學(原湛江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副教授。民盟盟員,歐洲海水淡化學會(EDS)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少波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4年6月
  • 性別:男
個人簡介,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科研領域,科研經歷,

個人簡介

侯少波,博士,副教授,男,64年6月生,陝西鳳翔人,民盟盟員,歐洲海水淡化學會(EDS)會員,2008-2010歐洲海水淡化學會12位理事候選人之一(未當選),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Solar energy,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Desalin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和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ement等期刊論文評審人。美國世界名人錄2010版(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收錄,發表高質量文章9篇,被引用累計109次。

教育經歷

1980-1987年在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系航空發動機專業學習,分別獲工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2004-2008年在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人機與環境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0年在西安外國語學院出國人員培訓部高級班學習,獲高級班結業證書。

工作經歷

1987-1993年在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環境工程系任教,主講工程熱力學、熱工學。
1993-1996年在湛江水產學院任教,主講工程熱力學、熱工學、專業英語。
1997-今在廣東海洋大學(原湛江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任教,主講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熱能與動力機械基礎。
主講工程熱力學40餘次,其方法獨特,非常有效。

科研領域

製冷系統、空調系統設計缺陷診斷研究、節能最佳化
高級能量系統的最佳化及節能,製糖濃縮、酒精蒸溜等。
高級能量系統(製冷、空調、海水淡化、濃縮、熱機、乾燥等)
夾點(Pinch)技術套用
濕空氣壓縮製冷循環
太陽能熱利用
海水淡化(HDD、MSF、MEB)
濃縮節能
太陽能幹燥
作為審稿人服務的國際期刊:
Applied Energy,JCR熱力學1區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JCR熱力學2區
Energ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期刊,JCR2區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期刊,JCR 2區
Solar Energy期刊,JCR 2區
Desalination期刊,JCR 2區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期刊,JCR熱力學2區
AMSE solar energy期刊,JCR 3區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ement期刊,JCR 4區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energy Journal
承擔過的科研項目:
2008-2010 濕空氣逆Brayton循環的機理研究,廣東海洋大學博士啟動基金,4萬,主持。
2008-2009,傳熱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冷庫-太陽能工業隧道乾燥聯合系統研究與最佳化,2萬元,項目負責人。KF0704。
2006-2008,湛江市科技局,農海產品太陽能幹燥在農村中的套用研究與示範,8萬元,項目負責人。湛科[2006]94號。
2006-2008,湛江市科技局立項,加濕除濕法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的研究(2006C09017),非資助,項目負責人。
2005-2006,廣東海洋大學,自然工質濕空氣的套用基礎研究,1萬元,項目負責人。

科研經歷

1992年以來一直研究PINCH技術的套用,2005年將夾點技術套用於最佳化太陽能多效加濕除濕法海水淡化流程,找出了多效加濕除濕法海水淡化流程的最大能量回收率以及熱能回收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飽和濕空氣溫焓線弧度太大造成冷卻海水與噴淋海水間的溫差無法縮小(Scopus檢索,被引用28次)。2006年,將火用分析的方法套用於分析太陽能多效加濕除濕法海水淡化流程,得出結論:該流程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太陽能海水淡化研究的關鍵和發展趨勢是通過對太陽能淡化流程的最佳化和改進各個設備的性能,提高熱能的回收率,提高產水比,從而提高單位面積日產水量,降低單位面積設備初始投資。要提高單位面積日產水量必須解決好以下關鍵問題:首先,必須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效率和火用效率。也就是說,熱量愈多愈好,溫度愈高愈好。溫度高,則便於提高熱能的回收率。其次,改進流程,提高能量回收率和火用回收率。最後,在漫長的夜間使用盆式或多級盆式再利用排出海水的低品位熱能產生淡水(Scopus檢索,引用14次)。2008年,利用夾點技術最佳化了多級閃蒸法(MSF)海水淡化過程(Scopus檢索,被引用5次)。2008年,利用夾點技術分析成果,給出了一個由Pinch技術分析產生的兩級太陽能多效加濕除濕法海水淡化新系統,該系統比單級的熱能回收率高。(Scopus檢索,被引用14次)目前美國MIT教授和伊朗正在根據此文獻的思想從事繼續研究,發表文章5篇;根據火用分析的結果提出了太陽能多效加濕除濕法和多級盆式海水淡化聯合系統,使低品位熱能在漫長的夜間得到利用,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產水比。(Scopus檢索,被引用14次)。另外,2004-2009年提出了以濕空氣為工質,以透平機械為主要設備的,循環水冷卻的空調用軸流濕空氣壓縮製冷循環、自來水或地下水冷卻的空調用濕空氣壓縮製冷循環、循環水冷卻的速凍用回熱式軸流濕空氣壓縮製冷循環,和海水冷卻的船上空調和海水淡化兩用軸流濕空氣壓縮製冷循環;利用Pinch技術分析了這些循環的工作原理、模擬性能和軸流壓氣機和渦輪效率對性能係數COP的敏感性。
國際學術會議:
2005.5參加了歐洲海水淡化學會在義大利舉辦的 “海水淡化與環境大會”。
2006.5參加了歐洲海水淡化學會在法國舉辦的EUROMed2006,Desalination Strategies in South Mediterranean Countries會議。
專利:
1. 侯少波,李華聰.一種開式壓縮製冷裝置[P].中國:92229573.5,1993.
2. 侯少波,李華聰.一種開式熱泵[P].中國:92241300.2, 1993.
發表的論文:
[1] HOU S, FAN S. An open Reversed Brayton cylce with Regeneration Using Moist Air for Air Conditioning Cooled by Circulating Water [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11, Part B(0): 733-40. EI檢索
[2] HOU S, ZHANG H. An open reversed Brayton cycle with regeneration using moist air for deep freeze cooled by circulating water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2009, 48(1): 218-23.(SCI、EI檢索,熱力學2區,被引用7次)
[3] HOU S. Two-stage solar multi-effect humidification dehumidific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plotted from pinch analysis [J]. Desalination, 2008, 222(1-3): 572-8.(SCI、EI檢索,工程技術2區,被引用9次)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伊朗已經效仿研究多級太陽能多效加濕除濕法海水淡化新系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以此文章的主意做熱力,傳熱,實驗研究,發表文章5篇
[4] HOU S, ZHANG Z, HUANG Z, et 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olar multi-stage flash desalination process using Pinch technology [J]. Desalination, 2008, 220(1-3): 524-30.(SCI、EI檢索,工程技術2區,被引用5次)
[5] HOU S, ZHANG H. A hybrid solar desalination process of the multi-effect humidification dehumidification and basin-type unit [J]. Desalination, 2008, 220(1-3): 552-7.(SCI、EI檢索,工程技術2區,被引用14次)
[6] HOU S, LI H, ZHANG H. An open air-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air-conditioning and desalination on ship [J]. Desalination, 2008, 222(1-3): 646-55.(SCI、EI檢索,工程技術2區,被引用10次)
[7] HOU S, ZENG D, YE S, et al. Exergy analysis of the solar multi-effect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J]. Desalination, 2007, 203(1-3): 403-9.(SCI、EI檢索,工程技術3區,被引用14次)
[8] HOU S, LI H, ZHANG H. Open air-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hot water cooled by cool water [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7, 48(8): 2255-60.(SCI、EI檢索,熱力學2區,被引用8次)
[9] HOU S, YE S, ZHANG H.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olar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desalination process using Pinch technology [J]. Desalination, 2005, 183(1-3): 143-9.(SCI、EI檢索,工程技術2區,被引用28次)
[10] HOU S, ZHANG H. an axial-flow air-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cooled by circulating water [J]. ASHRARE Transactions, 2004, 110(part 2): 125-9.(EI檢索,被引用4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