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乾其鄉

依乾其鄉

依乾其鄉位於多浪河畔,宛如一條綠色的絲帶環繞著綠洲新疆阿克蘇市南、北、西三面,314國道和南疆鐵路橫穿而過,這裡土地肥沃,水源便利,陽光充足,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信息通暢,擁有南疆規模最大的果品蔬菜交易中心,素有阿克蘇的“視窗”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依乾其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疆阿克蘇市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97
  • 地理位置:新疆阿克蘇市郊
  • 面積:299.42平方千米 
  • 人口:33971人(2017)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 車牌代碼:新N
  • 特產:紅富士蘋果
  • 榮譽:“中國紅富士蘋果之鄉”
基本簡介,新時代依乾其,林果業方面,畜牧業方面,發展與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簡介

依乾其鄉位於新疆阿克蘇市郊,屬典型的城郊鄉鎮,是“中國紅富士蘋果之鄉”、“中國無公害蔬菜之鄉”、“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示範鄉”,全鄉總人口33971人(2017),總面積299.42平方千米。有依乾其村、英巴格村、巴格其村、喀拉木克其村、尤喀克巴里當村、闊什托格拉克村、依爾瑪村、托萬克巴里當村、哈尼喀村、古勒巴格村、托萬克科克巴什村、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尤勒滾魯克村、布隆科瑞克村【我所在的村子】、賽克帕其村、阿蘇克蘭乾村16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4723戶,轄11個站所、12所學校、18個企事業單位。2007年,全鄉經濟總收入2.34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883.13元,村集體收入超過630萬元。

新時代依乾其

2010年以來,依乾其鄉黨委在廣大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按照把依乾其建成“阿克蘇城區的後花園”和“阿克蘇地區重要的農特產品產業化生產基地”的戰略構想和打造新農村建設示範鄉的工作思路,著力在發展林果、蔬菜、畜牧三大支柱產業和培育新型環城郊旅遊後續產業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條適合鄉情民意的大農業發展之路。

林果業方面

2010年以來,依乾其鄉緊緊抓住國家退耕還林和“三北四期”工程,重點加大新植果園的種植和管理力度,繼續加快紅富士蘋果基地建設,蘋果種植面積達到4.8萬畝,占全鄉總耕地面積的80%,年產果品達到41900噸,使紅富士蘋果成為全鄉的優勢主導產業。特別是註冊的“狄夏特”紅富士蘋果遠銷區內外,平均每公斤市場價高出同類產品1-2元,果農每畝增收2000-3000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來源。

畜牧業方面

緊緊圍繞城市居民急需的肉、奶、蛋、禽,大力發展了規模化養殖業。2010年以來,全鄉相繼建起了依乾其村、英巴格村、 依爾瑪村三個規模化養殖小區,以小區的科技示範作用引導全鄉畜牧業的發展,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特別是2010年以來確立的奶牛養殖“1555”工程和創建的托牛所解決了奶牛養殖瓶頸問題,全鄉養殖奶牛4000餘頭,為不同經濟基礎的農民多渠道托養奶牛增加收入開闢了一條新路。2010年以來,全鄉牲畜存欄45100頭(只),產肉3795噸。畜牧業收入已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7%。
種植業方面主要在提高單產,增加效益上下功夫,2010年以來,鄉黨委、政府本著“面向城鄉、服務城區、富裕農村、活躍市場”的方針,積極動員農民修建溫室大棚,加快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蔬菜生產。為滿足供應菜籃子工程向無公害農業進行了一次有成效的“綠色革命”。2010年以來,全鄉種菜戶有1000餘戶,溫室大棚種植面積達到15000畝,設施農業收入2449.67萬元,達到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2.3%,註冊的“民心牌”無公害蔬菜遠銷烏魯木齊、喀什和吉爾吉斯坦等地,產品供不應求,蔬菜價格的波動情況已成為影響周邊縣城乃至烏魯木齊菜市價格的一張重要的“晴雨表”。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2010年以來,我們把培養龍頭企業、組建農村產業技術協會、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民直接進入市場的重要途徑。繼續加大了對無公害蔬菜協會、多浪人家休閒園、塔里木果品公司、狄夏特果品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產銷合作模式,增強了龍頭企業對農民的帶動能力。同時,堅持把發展農產品貯藏加工業作為鄉域經濟的重點,積極引進、培養農產品實體,提高了特色產業附加值。形成了一批以西郊保鮮庫為支撐的紅富士蘋果種植群,以溫室大棚為主體的現代設施農業種植群,以糧食加工為核心的糧油加工企業群,使依乾其鄉的經濟發展結構呈現了跨越式發展趨勢。全鄉共建成牛羊養殖育肥小區5個、名優苗木示範基地、特色花卉種植基地4個,組建養雞、鴿專業村3個、奶牛村4個、科技示範園8個,培育種養殖經濟大戶290戶,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發展與建設

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依乾其鄉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機遇,按照“村莊布局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協調一致,房屋建設整齊新穎,基礎設施完善配套,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各類資源高效利用,生產生活方便舒適”的要求,2010年以來,投入數百萬元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實施“三清、四化、六通、六改”工程。“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四化”即: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六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電視、通有線電視,“六改”即:改水、改路、改廁、改灶、改圈、改造村級陣地。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使全鄉的村網覆蓋率達到85%以上,改廁率達到了87%以上,村級柏油路面覆蓋率達到100%,標準化村級陣地、村級衛生室、文化活動場所的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村容村貌大為改觀。2010年以來,先後幫助農民修建抗震安居房2349戶,改造庭院137.8萬平方米,改水、改廁6772戶,為農戶修建沼氣池842個,改圈2971戶。按照“打造南疆第一村”的工作思路,在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依乾其村,規劃建設了一個多浪民俗新村,修建農民別墅,安置農民536戶,整個民俗新村按照城市居民小區的建設標準,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和通水、通電、通車、通話,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集生活、辦公、休閒、娛樂為一體。2006年,該鄉被評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試點鄉,依乾其村成為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有6個村被推薦為地區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
同時,2010年以來,依乾其鄉狠抓農村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依乾其鄉先後榮獲了阿克蘇地區“五好”鄉黨委、阿克蘇市“紅旗鄉黨委”、“人民滿意政府”等多項榮譽稱號。特別是2006年,鄉黨委從改善人居環境、促進鄉風文明、培育新型農民、打造富民產業、加強基層組織等幾個關鍵點上求突破,一大批如“多浪新村”、“多浪人家休閒園”、“富民棗園”、“維吾爾農民溫室”、“上海長寧路”、“大連美羅希望國小”等亮點工程的出現,為依乾其鄉的新農村建設增添了許多的靚麗。2006年,依乾其先後榮獲了自治區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地區文明鄉鎮、地區先進性教育先進集體等50餘項榮譽稱號,為“十一五”開局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地圖信息

地址: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