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鶴亭

來鶴亭

來鶴亭,由石屏東正街出城,直往東去約2公里,可見一個小村,層屋依山而建,層層環繞,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處雄踞著兩幢檐翹角,亦顯古舊的房屋,最高一幢的東面依偎著一個檐角高翹,琉璃金黃、造型別致的亭子,這就是被前人譽為“一海共三山,風光聚一亭”的來鶴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來鶴亭
  • 直往東去:約2公里
  • 小瑞城原名:未束島
  • 據說,:,是異龍湖三島只一
來鶴亭簡介,來鶴亭來歷,

來鶴亭簡介

來鶴亭,由石屏東正街出城約2公里,可見一個小村,來到村頭,穿過村中街巷,走向臨湖一面,就到了來鶴亭的大門。大門是一間磚木結構的瓦屋,門頭懸掛一面,上書“未束島”。走人大門,沿石頭鋪就的小徑隨坡而上,往右一轉,就是青石砌成的高高的亭台。轉過亭台,後面有兩幢土木結構的樓房廟宇,上面較為高大的一幢稱為文昌閣,下面較小的一幢稱為魁星閣。兩閣中間為一平台,上下以台階相連。整個來鶴亭建築群,錯落有致,大小和諧,布局合理。所有檐角都飛翹而起,插向雲霄,並垂掛風鈴。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
回到亭台,只見來鶴亭面向東方,背依文昌閣後牆。裡面隨牆而下是兩尊彩塑,上面一尊是呂洞賓駕鶴騰空,下面一尊是呂洞賓醉臥牙床。兩尊彩塑色彩鮮明, 栩栩如生,寄意深遠。亭柱上垂掛著五副木刻對聯,其中一副“憶舊遊三島.願與輕鷺飛鷗訂南山北山之約;讓西湖一步,試看春蘆秋柳比蘇堤白堤何如。”委婉道 出異龍湖景色之奇美堪與杭州西湖相比。整座亭子,亭檐為雙層結構,下層檐下一塊橫匣,匾上是草書“來鶴亭”三字。亭旁一塊青石碑上刻著“天下第一亭”。
坐於亭中或立於亭台,憑欄遠眺,但見整個異龍湖景盡收眼底,四面青山盡入眼中。湖面輕舟點點,湖上鷗鷺成行,湖邊良田萬頃。

來鶴亭來歷

據說,小瑞城原名未束島,是異龍湖三島只一,來鶴亭原稱海山亭,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當時,異龍湖水面廣闊,煙波浩瀚,有三島九曲之勝,清朝康熙年間,外地到石屏任知州的王光鼎,仰慕異龍湖山水美景,泛舟游湖,欣然登上海山亭,遊玩賞景,當他走下海山亭時,忽見一為身著青衣,腰插玉笛的秀才,坐的亭台石桌邊,獨自飲酒,秀才見王光鼎走來,便相邀同飲,王光鼎見秀才胸襟坦蕩,氣宇不凡,就過去同他對醉同飲,談詩論對,由於兩人興趣相投,只顧吟詩飲酒也不知過了多少時辰,王光鼎抬頭一看,太陽當空,好似未動,不覺驚異,便想尋問秀才究竟何人。卻見秀才取下玉笛,輕輕一吹,太陽就流星般落了下去,天色漸暗,一隻白鶴自天而降。秀才跨上鶴背,騰空而去。王光鼎恍然醒悟,原來是遇上八仙中的呂洞賓。事後,他請來塑匠,在亭內塑了一尊呂仙駕鶴吹笛的彩像,並將海山寺改名為來鶴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