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述凡

余述凡

余述凡,男,1960年7月出生,六安金寨人。10歲時跟著老民歌手汪賢清(女,已故)、馬朝珍(女)學習大別山民歌,國中畢業後在雙河、梅山等地演唱大別山民歌。現職業為六安市金寨縣一超市保全。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述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金寨
  • 出生日期:1960年7月
  • 職業:保全 歌手
  • 主要成就:大別山民歌省級傳承人
  • 代表作品:《慢趕牛》
  • 性別:男
個人簡介,演藝經歷,人物榮譽,

個人簡介

余述凡幼隨父母生活在金寨縣山區農村,其母親廖赤月於1929年參加紅軍,曾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師”宣傳隊有名的紅軍歌手。余述凡從小耳濡目染,五歲時候便能完整的演唱數十首紅軍歌曲。10歲時跟著老民歌手汪賢清(女,已故)、馬朝珍(女)學習大別山民歌,國中畢業後,余述凡拜師大別山區民間歌手汪賢清、馬朝珍,向兩位前輩學唱《慢趕牛》等民歌。余述凡熟練掌握上百首大別山民歌,他以演唱高腔民歌和小調見長,其音域寬廣,清新質樸,風格純正。在“2006年皖西民歌演唱會”中曾獲原生態演唱一等獎。2008年被評定為省級傳承人。余述凡熱心傳播傳承,配合當地文化部門深入縣、鄉中學教唱民歌,迄今已有數十人隨其學藝。
在田間表演的余述凡在田間表演的余述凡
余述凡演唱的主要是金寨《西路山歌》,嗓音高亢渾厚,演唱大別山高腔民歌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演唱時群山回應,繚繞林間,清新質樸。其代表作為大別山高腔民歌《慢趕牛》。

演藝經歷

1991年曾在安徽劇院為省軍區建黨七十周年紀念活動、2005年安徽省春晚演唱《慢趕牛》。
1987年六安地區民歌演唱會獲一等獎;金寨縣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青年歌手大賽三等獎;1991年金寨青年歌手大賽一等獎;2006年皖西民歌演唱會原生態演唱一等獎。
2015年5月14日,余述凡受邀到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處開設的《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研究-大別山民歌》課程中擔任主講嘉賓。真正民間口傳心授方式來傳授純正、地道的大別山民歌,“唱了一輩子,現在年輕人不愛聽這個,但這個是祖輩留下來的東西,失傳了太可惜”。余述凡說,但生活的現實也讓余述凡感到力不從心,他一睜眼面對的便是一天長達1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1600元的收入,無保險的生活現狀,“想唱,但更多沒時間練”余述凡說。
《手扶欄桿調》、《十二月花名》、《慢趕牛》、《十二月探乾妹》、《山歌本是古人唱》……這些他信手拈來的民歌曲調,只有在舞台上,他可以敞開胸腔唱一唱。

人物榮譽

2008年,余述凡被安徽省文化廳批准大別山民歌省級傳承人。2009年余述凡獲中國大別山民歌歌會原生態唱法一等獎。被金寨人民譽為“金寨歌王”。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