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林(中國科學院研究院)

何洪林(中國科學院研究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洪林,男, 1971年生。湖南人,現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路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生態系統大數據與模擬中心主任,科技部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洪林
  • 外文名:He Hongli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職業:科研人員(研究員)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個人簡況,研究領域和招生方向,主要獲獎情況,主要學術任職,代表性學術成果,代表性軟體著作權,

個人簡況

何洪林
1992年、1998年分別獲得南京大學自然資源管理專業學士和環境地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華東師範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博士學位,2001-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從事生態信息學博士後研究。2001-2002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訪問學者,2009年任俄克拉荷馬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現有關鍵技術人才,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數據》期刊編委,國際長期生態系統研究網路信息管理委員會委員,全國科技平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路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生態系統大數據與模擬中心主任,科技部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國家野外台站建設發展實施方案(2019-2015)編制核心工作組成員。
長期以來從事生態信息學研究,在生態系統模型數據同化、長期生態監測數據挖掘、野外台站科研信息化、生態監測和評估工作中以及與ILTER、DataONE等的國際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五來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 50餘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國際主流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相關研究成果已被《第四次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採納。
先後主持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課題、中國科學院STS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科研項目。編寫專著3部,獲軟體著作權17項。編寫中辦採用諮詢建議報告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環保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18年CERN科技成就貢獻獎。

研究領域和招生方向

研究領域:生態信息學、生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套用、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模擬
招生專業: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招生方向:生態信息學、生態遙感、碳循環模型模擬

主要獲獎情況

  1. 2011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陸地生態系統變化觀測的關鍵技術及系統套用”)
  2. 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陸地碳收支評估的碳通量聯網觀測與模型模擬系統”)
  3. 2008年,榮獲環境保護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及其套用”)
  4. 2010年,榮獲“中國科學院現有關鍵技術人才”稱號
  5. 2013年 國家基礎科技條件平台先進個人

主要學術任職

  1. 《中國科學數據》期刊編委
  2. 國際長期生態系統研究網路信息管理委員會委員
  3. 全國科技平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代表性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1. 於貴瑞,何洪林,劉新安等著,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空間化信息研究圖集(氣候要素分卷)氣象出版社,2004.12
  2. 王遠飛,何洪林 編著 ,空間數據分析方法,科學出版社,2007
近期代表性學術論文
  1. He H, Wang S, Zhang L, Wang J, Ren X, Zhou L, et al. Altered trends in carbon uptake in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under the enhanced summer monsoon and warming hiatu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9;6(3):505-14.
  2. Ge R, He H*, Ren X, et al. 2019. Underestimated ecosystem carbon turnover time and sequestration under the steady state assumption: A perspective from long-term data assimilation. Global Change Biology [J], 25: 938-953.
  3. Zeng N, Ren X, He H*, et al. 2019. Estimating grassl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a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Ecological Indicators [J], 102: 479-487.
  4. Ge R, He H*, Ren X, et al. 2018. A Satellite-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Ecosystem Respiration in the Tibetan and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s. Remote Sensing [J], 10.
  5. Zhang L, Ren X L, Wang J B, He H*, et al. 2019.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errestrial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China: regional contributions and climate attribu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J], 14: 9.
  6. Ren X, He H*, Zhang L, et al. 2018b. Global radiation,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the diffuse component dataset of China, 1981-2010.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J], 10: 1217-1226.
  7. Ren X, He H*, Zhang L, et al. 2018a. Modeling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carbon and water fluxes in a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based on model-data fusion. Ecological Modelling [J], 379: 39-53.
  8. He H*, Zhang L, Gao Y, et al. 2015.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ddy flux observations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J], 502: 688-698.
  9. Liu M, He H*, Ren X, et al. 2015. The effects of constraining variables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in carbon and water flux modeling over different forest ecosystems. Ecological Modelling [J], 303: 30-41.
  10. Zhang L, Tian J,He H*, et al. 2015. Evaluation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Derived from MODIS Products against Eddy Variance Measurements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J], 7: 11183-11201.
  11. Ren X, He H, Zhang L, et al. 2014. Estimation of diffus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in China from 1981 to 201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J], 24: 579-592.
  12. He H, Liu M, Xiao X, et al. 2014. Large-scale estimation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in Tibetan alpine grassland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Biogeosciences [J], 119: 466-486.
  13. 牛忠恩,胡克梅,何洪林*,et al. 2000-2015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蒸散時空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生態學報,2019,39(13).
  14. 吳安馳, 鄧湘雯, 任小麗, 何洪林*,et al. 中國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喬木層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其影響因素[J]. 生態學報, 2018, 38(21):210-221.
  15. 任小麗, 何洪林*, 張黎, et al. 散射輻射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總初級生產力模擬的影響[J]. 環境科學研究, 2017(12):88-97C-16-基於SOA架構的碳通量數據線上處理系統開發與套用
  16. 任小麗,何洪林*, 王曉鋒, et al. 基於SOA架構的碳通量數據線上處理系統開發與套用[J]. 科研信息化技術與套用, 2017, 8(5):26-35.
  17. 任小麗,何洪林*,張黎,et al. 2001-2010年三江源區草地淨生態系統生產力估算[J]. 環境科學研究, 2017(1).
  18. 曾納, 任小麗, 何洪林, et al. 基於神經網路的三江源區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J]. 環境科學研究, 2017(01):62-69.
  19. 何立傑, 何洪林, 任小麗, et al. 基於貝葉斯機器學習的生態模型參數最佳化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7(10):14-22.
  20. 葛蓉,何洪林*,任小麗, et al. 基於模型數據融合的中國溫帶和亞熱帶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碳通量模擬[J], 生態學報, 2017, 37(5):1409-1420.
  21. 任小麗,何洪林*,張黎, et al. 1981 ~ 2010 年中國逐月散射光合有效輻射空間[J]. 中國科學數據,2017,2(1):67-72.
  22. 馮艾琳, 何洪林, 劉利民, et al. 基於多源數據的禹城農田生態系統冬小麥生育期識別方法比較研究[J]. 遙感技術與套用, 2016, 31(5):958-965C-23-中國東部典型森林生態系統蒸散及其組分變異規律研究
  23. 路倩倩, 何洪林*, 朱先進, et al. 中國東部典型森林生態系統蒸散及其組分變異規律研究[J]. 自然資源學報, 2015, 30(9):1436-1448.
  24. 李帆, 何洪林*, 任小麗, et al. 基於MapReduce的空間敏感性分析並行算法設計[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4, 16(6).
  25. 任小麗, 何洪林,張黎, et al. 1981-2010年中國散射光合有效輻射的估算及時空特徵分析[J]. 地理學報, 2014, 69(3).

代表性軟體著作權

  1. CERN野外台站數據管理與共享信息系統V1.0
  2. 基於Web Services的ChinaFLUX通量數據處理系統
  3. ChinaFLUX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系統
  4. 陸地生態系統氣象柵格數據信息系統V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