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懋金

何懋金

何懋金,5歲開始跟著祖父何成芝讀古書,8歲轉入新學,先後在天元寺國小、萬縣縣立中學、致遠中學、重慶求精中學讀書。少年時代受叔父何其芳影響,思想進步。 1944年,何懋金考入成都金陵大學農經系,他勤奮好學,常與學院的進步教授和同學研究探討中國農村經濟問題,秘密閱讀解放區土地政策和整風文獻,學習《資本論》、《大眾哲學》和《新經濟學》等革命書籍。同年他加入地下黨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懋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萬縣河口鄉
  • 出生日期:1917年2月
  • 逝世日期:1949年11月27日
  • 畢業院校:成都金陵大學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1917年2月出生,萬縣河口鄉人。

人物生平

1946年,金陵大學遷回南京,何懋金轉學到四川大學農經系。他一邊求學,一邊抽出時間從事革命活動。他發起成立了“離離草社”,擔任該社主要領導,經常組織“草社”同學閱讀進步書籍,討論時事政治,同時還辦專欄、出壁報,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同年6月,加人中國共產黨。
1947年,何懋金在四川大學校內發起成立“黎明歌唱團”和“秧歌隊”,他是兩個團的負責人之一。他經常組織同學大唱革命歌曲,宣傳革命真理。尤其是他教唱的《跌倒算什麼》這首歌,當時在激勵同學不畏艱難、拼搏向上和催人奮進方面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同年,國民黨反動派在南京製造了鎮壓學生的“五·二○”血案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學生運動迅速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為了聲援京滬的學生運動,6月2日,何懋金參與組織川大師生在大禮堂召開大會,會上與國民黨特務展開了面對面的鬥爭,會後在校內舉行了示威遊行。
何懋金
1948年4月9日,成都發生國民黨當局鎮壓學生運動的“四·九’’血案。何懋金受川大黨組織的派遣去重慶各大學串聯,向全國各高等院校發出快郵代電,大造輿論聲勢,迫使當局答應學生要求,促進全川“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的廣泛開展。事後,國民黨當局並未善罷甘休,設立了“特別刑事法庭”,公布了所謂“奸匪”、“奸盟”名單,傳訊革命學生。
何懋金按黨組織的安排,不辭辛苦,不怕犧牲,日夜奔走,掩護黑名單上的一些同學撤退,轉移到新的崗位,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由於何懋金工作積極,在黨內和學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因此,被選為川大地下黨總支成員。
何懋金根據解放戰爭在全國發展的形勢,主張積極擴大黨的組織。這年,川大地下黨的組織獲得較大發展,僅他自己就發展了10多名同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他還受組織委託,擔任了川大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民協”的領導工作。他不畏風險,在“民協”中大肆宣傳革命真理,傳播進步書刊,為黨組織培養和輸送有生力量,做了許多基礎工作。
1948年,川康特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要面向農村,放手發動民眾,組織武裝鬥爭,迎接解放的方針,決定以工作隊形式派遣部分黨員在農村開展武裝鬥爭。這年7月,何懋金大學畢業,受川康特委副書記馬識途的派遣,回到家鄉萬縣。他帶領五名黨員和一部分積極分子,與已在忠縣工作的原川大地下黨員饒順照組成“川東工作隊”,建立黨的支部,饒順照任支部書記,何懋金任工作隊長兼支部副書記。按照馬識途的指示:“川東工作隊”仍和川康黨組織直接聯繫,暫不與受到破壞的川東黨組織發生關係。他們回到萬縣後,採取分散作戰的方法分頭去了河口、長嶺、上復興鄉等地開展工作。
何懋金回到萬縣河口鄉後,與他的胞叔何宋冰(何廉)取得聯繫,了解到本地理髮工人張成富是一個祖輩三代受苦出生的人,他走村串戶,聯繫民眾廣泛,是一個較好的發展對象。決定由何宋冰去聯繫,在他覺悟的基礎上,通過他再去串聯發動各村的貧苦農民。不久,便正式成立了河口鄉“農民互助會”。由何懋金、何宋冰、張成富三人領導,並召開了第一次農民會議。何懋金在會上講了國內形勢和組織起來的道理,闡述了“農民互助會”的宗旨,就是把廣大勞苦大眾組織起來,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任務是反對國民黨“拉丁、拉夫、派款”,開展“二五減租”。鬥爭的方法是軟拖硬抗。會後,由於會員們積極行動,“二五減租”,搞得熱火朝天,取得了顯著成效。連當地有名的大地主何金門,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也被迫減了租。農運搞得有聲有色。到1949年3月,“互助”會員達到1400多人,其中有12人加人中國共產黨,使河口鄉地下黨組織不斷壯大起來。
這時,何懋金鑒於農民運動已開展起來,民眾基礎也比較鞏固,他與共產黨員張成富、何宋冰等商量,在河口組織武裝隊伍。同時,他又到上復興鄉去與川東工作隊成員崔乾平一起,動員崔乾平哥哥崔篪帶兵起義。兩處都取得滿意的效果。在河口鄉,經過做鄉丁的工作,20多名鄉丁都願意把槍枝、彈藥交給地下黨,組織武裝鬥爭。在上復興鄉,原在羅廣文部隊當連長,因不願跟蔣介石打內戰,想解甲歸田的崔篪,帶著一支衝鋒鎗參加了忠石萬邊區游擊隊,於1949年11月下旬,擔任萬縣武陵區上復興鄉鄉長。
河口、長嶺和上復興鄉三個地方的農運工作,引起了萬縣地下黨的關注,萬縣中心縣委負責人楊建成,在解放前夕曾與河口鄉黨員何宋冰、長嶺鄉黨員龔子東等碰過面。
1949年初,何懋金在革命征途上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時刻,不料成都出了叛徒,一個由他介紹入黨的原川大學生王××在丹陵縣被捕後,經不住敵人的刑訊,供出了何懋金。3月25日,何懋金在萬縣河口被捕。
1949年11月27日,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遇難。時年3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