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高速飛行試驗

低空高速飛行試驗

低空高速飛行試驗是在低空高速飛行條件下進行的相關試驗。

低空飛行是距地面100m到1000m之間的飛行,適用於訓練、傘降、空投、偵察、強擊和農林等作業。按飛行速度分為五種情況:低速飛行(M<0.3)、亞聲速飛行(M=0.3~0.8)、跨聲速飛行(M=0.8~1.4)、超聲速飛行(M=1.4~5.0)、高超聲速飛行(M>5.0)。

高速飛行的飛機與飛鳥相撞經常導致飛機結構的嚴重損壞,嚴重的鳥撞事件會導致機毀人亡的災難性的事故。特別是軍用飛機在作低空、高速飛行時發生鳥撞事件的幾率更大。

在某些低空高速飛行條件下,強力拋撤的子彈不僅將承受拋撒過程的載荷,還將因拋撤導致飛行姿態散布,從而帶來額外的氣動載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空高速飛行試驗
  • 外文名:Low altitude flight test at a high speed
  • 一級學科:航空航天
  • 二級學科:航空原理
  • 類型:飛行術語
  • 低空飛行:距地面100m到1000m之間的飛行
低空飛行,風擋鳥撞擊實驗,低空高速飛行對子彈的影響,

低空飛行

低空飛行是距地面100m到1000m之間的飛行,適用於訓練、傘降、空投、偵察、強擊和農林等作業。另:按飛行高度分為超低空飛行(離地面100m以下,可用於農林作業、旅遊、搜尋和救援、強擊和脫離敵區等)、低空飛行(高度在100--1000m,可用於訓練、傘降、空投、偵察、強擊和農林作業等)、中空飛行(高度在1000—7000m,可用於訓練、巡邏、轟炸和航線飛行)、高空飛行(高度在7000—15000m,可用於訓練、偵察、轟炸、攔擊、巡邏和航線飛行)、超高空飛行(高度大於15000m,可用於偵察、截擊等)航空器在大氣層內飛行,飛行高度一般在30Km以內;火箭和飛彈大多在大氣層內飛行,而運載火箭和彈道飛彈既在大氣層內飛行,又在大氣層外飛行;太空飛行器是在大氣層外的太空中飛行。按飛行速度分為五種情況:低速飛行(M<0.3)、亞聲速飛行(M=0.3~0.8)、跨聲速飛行(M=0.8~1.4)、超聲速飛行(M=1.4~5.0)、高超聲速飛行(M>5.0)。
11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頒布,《意見》將低空空域開放劃分為三個階段,2011年前為試點階段,2011年至2015年底前為推廣階段,2016年至2020年為深化階段。目前,在廣州、長春、西安三地的改革試點已進行了兩年。

風擋鳥撞擊實驗

高速飛行的飛機與飛鳥相撞經常導致飛機結構的嚴重損壞,嚴重的鳥撞事件會導致機毀人亡的災難性的事故。特別是軍用飛機在作低空、高速飛行時發生鳥撞事件的幾率更大。因此風擋部件抗鳥撞性能的研究對保證飛機安全飛行有特殊的意義。
鳥撞是發生在毫秒量級的非線性衝擊動力學問題。其特點主要表現在:(1)在結構分析上應計及慣性效應;(2)在材料本構關係上應考慮應變率效應;(3)由於是柔性撞擊,應考慮撞擊載荷與結構動態回響之間的禍合現象。為了了解新型風擋的抗鳥撞能力,必須進行全尺寸的鳥撞模擬試驗。
國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風擋的抗鳥撞能力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建立了各自的標準規範。我國近年來為了滿足新機型的研製需要開始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工作。張啟橋等於1991年對國產飛機圓弧風擋進行了大量的鳥撞實驗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對研製新型風擋做了大量的工作。

低空高速飛行對子彈的影響

某彈道飛彈子母彈頭戰鬥部採用中心管式強力徑向拋撒的方式釋放子彈,子彈為旋成體彈身加摺疊式穩定尾翼氣動布局,在飛行試驗中,出現了子彈尾段結構損傷的局部故障,暴露出子彈穩定裝置不適應拋撤和飛行環境的缺點。
強力拋撤條件下嚴酷的拋撤環境和飛行環境對子彈的安全飛行造成威脅。子彈不僅將承受拋撒過程的載荷,還將因拋撤導致飛行姿態散布,從而帶來額外的氣動載荷,因此,子彈的氣動設計必須兼顧氣動性能和結構力學性能,但子彈結構強度與氣動性能一直是一對互相制約的矛盾。
高裝填比的地地彈道飛彈子母彈戰鬥部常採用強力拋撤的方式來釋放子彈,在某些低空高速飛行條件下,強力拋撤的子彈不僅將承受拋撒過程的載荷,還將因拋撤導致飛行姿態散布,從而帶來額外的氣動載荷,因此,子彈的氣動設計必須兼顧氣動性能和結構力學性能。採用傳統方法設計時氣動性能和結構性能互相制約,而一體化設計思想為提高子彈綜合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龍堯松採用氣動/結構一體化設計思想,在氣動布局形式上找到了新的設計點,設計出了氣動性能和結構力學性能都得到改善的氣動外形。並得到了風洞測力試驗和飛行試驗的驗證和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