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鎮

伯樂鎮

伯樂集鎮位於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縣城西北5公里處,全鎮人口49690人,版圖面積77.8平方公里,耕地69845畝。交通便捷,距京九鐵路10公里,日東高速公路20公里,德商、東豐、棗曹三條省道在此交匯,鎮內村級公路四通八達;電力通訊設施良好;地下、地上水資源豐富,東漁河、南坡河、萬福河三條河流交匯通過,年降水量550毫米,無霜期長,氣候濕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伯樂鎮
  • 外文名稱:Bo Le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
  • 地理位置: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縣城西北5公里處
  • 面積:77.8平方公里
  • 人口:49690
  • 耕地:69845畝
人文歷史,產業經濟,歷史傳說,

人文歷史

伯樂集歷史悠久,相傳為孫陽故里,原名王子村。“伯樂”原為天星名,主典天馬。春秋時期,相馬師孫陽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選中千里馬,被尊為“伯樂”,因此伯樂由天星名轉為人名。孫陽年邁後,回到故里王子村,人們有感於“伯樂”的名聲,將王子村易名為伯樂村。後來,商賈多在次貿易,漸成集市,稱為伯樂集。伯樂集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孫陽〈伯樂〉古墓,有建於宋朝的龐〈籍〉宗祠和明朝萬曆年間的祝〈維岳〉家祠及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邵家大院等歷史古蹟。旅遊開發初具規模,已形成萬畝田園風光和伯樂故里相結合的多元素旅遊風景線

產業經濟

伯樂集現為菏澤市綜合能力較強的鄉鎮,糧、棉、林、畜產品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而今,伯樂鎮的農業產業化已拉開帷幕,10萬隻獺兔、1萬畝牧草、1萬畝大蒜、1萬畝豐產林的“四萬”工程全面實施。民營企業發展迅猛,經濟開發區區內棉紡加工、服裝製作、機電製造、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企業林立;同時,在開發區內,預留多處功能齊全的加工車間,外來企業可隨時落地隨時投產,給外來企業投資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歷史傳說

伯樂相馬語出《戰國策》。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於是,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春秋時代人)。一次,他受楚王委託,去購買駿馬。一天,當他在路上見一匹馬拉著鹽車,在陡坡上行進,步履艱難,氣喘吁吁,於是走到馬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頭瞪眼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聞聲認定,那是一匹難得的駿馬。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誤認為伯樂是有意愚弄他,很不高興地說:“你這買的是什麼馬呀,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主要是由於餵養得不好,所以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楚王一聽,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餵好,經馬夫精心餵養後,那馬果然變得精壯神氣。楚王跨馬揚鞭,便覺兩耳生風,瞬間已跑出數里之外。就是伯樂買回的那匹駿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後來人們就用“伯樂相馬”比喻善於發現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