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漢字)

伊(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伊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yī ,是多義詞。作為名詞,是姓氏和地名等;作為代詞,是第三人稱的代稱;作為動詞,表示“卻”,還可以作為語氣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
  • 外文名:he or she
  • :yī Yī
  • 統一漢字:U+4F0A
  • 倉頡:OSK
  • 部首
  • 五筆:WVTT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順編號:325113
  • 造字法:形聲
  • 詞性:動詞,名詞,代詞
部首筆畫,基本字義,古籍解釋,詳細解釋,代詞性,動詞性,語組詞,名詞性,常用詞組,方言集匯,

部首筆畫

部首:亻 部外筆畫:4 總筆畫:6
五筆86:WVTT 五筆98:WVTT
筆順編號:325113 四角號碼:27207 Unicode:CJK

基本字義

1. 彼,他,她:~說。~人(那個人)
2. 文言助詞:下車~始。~誰之力?~於胡底(到什麼地步為止,不堪構想的意思)。
3. 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𦯴𠈽《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麼夷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
《小雅》伊誰雲從。
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注》師古曰:伊,是也。
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姓。
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木名。《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於洛。與洢同。
《周禮·秋官》伊耆氏。《注》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詳細解釋

代詞性

1、會意。從人,從尹。尹,治理。合起來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後假借為那
2、表示遠指,相當於“那”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秦風·蒹葭》箋:“伊,當作繄,猶是也。”
3、表示第三人稱,相當於“她”、“他”、“彼”
薛蟠因伊倔強,將酒照臉潑去。——清·曹雪芹紅樓夢
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世說新語
吾見張時,伊已六十。——《南史
又如:伊行(她那裡;他們);伊曹(彼輩,他們);伊儔(彼輩,其類);伊拉(方言。他們)
註:現代白話文初興時曾被作為第三人稱女性代詞使用,今已罕見
4、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
勿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說新語》
我這裡吐膽傾心說與伊,難道你不解其中意。——佚名《馬陵道
又如:伊咱(你);伊行(你這裡;你們);伊家(你)

動詞性

表示判斷,常與“匪”連用,相當於“卻是”、“即是”
匪莪伊蒿。——《詩·小雅·蓼莪
昔衛鞅因景監以見,有識知其不終。今得臣舉者,匪榮伊辱。——《後漢書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榮伊辱;匪愚伊耄。

語組詞

1、語助詞。用於句中,無義
旨酒既清,嘉薦伊脯。——《儀禮
2、發語詞,無義。
如:伊何(為何,為什麼);伊誰(誰,何人)
3、通“繄”。是
不可畏也,伊可懷也。——《詩·豳風·東山》。箋:“伊,當作繄。”
我這懷矣,自詒伊阻。——《詩·邶風·雄雉》

名詞性

1、伊水
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伏山,後入洛河。如:伊川(伊水流域)
2、伊朗的簡稱
3、伊拉克的簡稱
如:兩伊(伊朗、伊拉克)戰爭

常用詞組

1. 伊比利亞半島(Yī bǐ lì yà Bàn dǎo)
[Iberian Peninsula] 歐洲西南部的半島,西瀕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東北以庇里牛斯山脈與法國相接。南以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面積約58.4萬平方里,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直布羅陀
2. 伊甸園(yī diàn yuán)
(1) [Garden of Eden]∶基督教聖經中指人類祖先居住的樂園。
(2) [Paradise]∶極樂地
3. 伊犁河 (Yī lí Hé)
[Ili River] 亞洲大內陸河。發源於天山,流經新疆西部後流入前蘇聯境內,注入巴爾喀什湖,全長1500公里。伊犁河谷地是天山重要的牧區。
4. 伊們(yī men)
[they] 〈方〉∶他們或她們
伊們射皮草莖,咿呀不知所云。
5. 伊人(yī rén)
[that lady] 那個人;這個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個人”,有時也指意中人。
怎明白咫尺伊人,轉以睽隔不得相親。——《畫圖緣
秋水伊人
6. 伊始(yī shǐ)
[beginning] 開端;開始。伊,助詞,無實義
時國家草創,百度伊始。——《隋書·辛彥之傳》
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唐書·音樂志》
下車伊始
7. 伊斯蘭教(Yī sī lán jiào)
[Islamic;al-Islam;mohammedanism] 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8. 伊斯蘭教曆(yī sī lán jiào lì)
[mohammedan year Moslem Calendar] 中國舊稱“回回曆”、“回曆”。即希吉來歷。伊斯蘭教的曆法,系純陰曆。以12個月為一年,單月為大月,30天,雙月為小月,29天。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為一周,有11個閏年,不置閏月。紀元以公元622年7月16日(即穆罕默德入麥地那的第二天)為元年元旦
9. 伊藤氏(Yī téng shì)
[Yiteng Bowen] 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執政期間曾發動侵華戰爭。戊戌政變時正在華訪問,以探明中國政局
足下試入日本使館,謁伊藤氏。——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10. 伊蚊(yī wén)
[aedes] 蚊子的一種,成蟲身體黑色或棕色,腳上有白色環紋,翅膀上沒有斑點,停止時身體和停留的平面平行。幼蟲和蛹生長在樹穴或缸盆等的積水中,卵分散沉在水底。是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疾病的媒介。也叫“黑斑紋”
11. 伊於胡底(yī yú hú dǐ)
[where will it all end] 要到什麼地步才算完(含不堪構想意,語出《詩經·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於胡底?”)
將來為禍天下後世,正不知伊於胡底呢?——《痛史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沙頭角腔] ji1 [寶安腔] ji1 [台灣四縣腔] ji1 [陸豐腔] ji1 [海陸豐腔] ri1 [東莞腔] ji1 [客語拼音字彙] yi1 [客英字典] ji1 [梅縣腔] j1
◎ 粵語:ji1
◎ 潮州話:i1
◎莆田話:ih8/i1
◎閩南語:i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