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襲擊國際救援船隊事件

以色列襲擊國際救援船隊事件

2010年5月31日早晨,以色列軍方攔截一支駛向巴勒斯坦加沙救援船隊,強行登船後立即開火,造成至少19人死亡;隨後國際社會對此譴責,土耳其召回駐以大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色列襲擊國際救援船隊事件
  • 外文名:Israel's attack on the international aid flotilla
  • 時間:2010年5月31日早晨
  • 結果:造成至少19人死亡
事件介紹,經過,回應,各方反應,評論,

事件介紹

由40多個國家資助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船隊計畫當地時間2010年5月31日中午抵達加沙地帶沿海地區。船隊懸掛土耳其國旗,共裝載了一萬多噸醫療用品、建築材料、帳篷、食品等物資,船上人員共750人,包括197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以及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以色列軍方說,海軍對這6艘船的攔截行動遭到抵抗,“根據初步調查報告,事件導致超過10名志願者死亡。”活動主要發起者、土耳其慈善機構IHH表示,15名志願者死亡,大部分是土耳其人。以色列“第10頻道”報導,19名志願者死亡。IHH說,事件發生在距離以色列海岸大約120公里的公海海域,以色列的做法違反國際法。
以色列的直升機在土耳其救援船上盤旋以色列的直升機在土耳其救援船上盤旋

經過

2010年5月31日凌晨2時左右,以色列精銳部隊——海軍第13突擊隊搭乘直升機,用繩索空降至國際救援船隊中的土耳其“馬馬拉”號船,這是這個船隊中最大的一艘,也是該船隊的指揮艦。
強占土耳其救援船
半島電視台從現場發回的報導稱,以色列海軍向船隻開火,並強行登船,打傷了該船船長;半島台的報導最後在希伯來語“所有人都閉嘴!”中中斷。
土耳其民眾衝擊以使館土耳其民眾衝擊以使館
一家土耳其網站公布了以軍登船時混亂場面的視頻,隨著以軍士兵強行空降至甲板上,船上身穿橙色救生服的人員與以軍士兵發生肢體衝突,隨後,以軍開槍射擊,船上人員四處奔散,還有人則搶救甲板上一名昏迷不醒的同伴。
在船上通訊被切斷前,船上人員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們正在用繩索登船,我們被抓起來了。”半島電視台一名記者事發時在這艘船上。這名記者說,志願者打出白旗,他們沒有朝以軍發射實彈。
事發公海海域
以色列軍方說,海軍對這6艘船的攔截行動遭到抵抗,“根據初步調查報告,事件導致超過10名志願者死亡。”
活動主要發起者、土耳其慈善機構IHH表示,15名志願者死亡,大部分是土耳其人。以色列“第10頻道”報導,19名志願者死亡。
IHH說,事件發生在距離以色列海岸大約120公里的公海海域,以色列的做法違反國際法。
以色列目前控制了全部6艘船,將船隊攔截在距離加薩走廊100多公里的國際水域,切斷了船隊與外界聯繫的通道。
志願者稱不會被嚇倒
本報訊 以色列軍方表示,船上的物資將被沒收,在進行檢查後,將由以方通過陸路移交給加薩走廊。船上的外國人員將被送回本國,不願被驅逐回國的人則將被收押。
示威民眾在抗議中展開一面巴勒斯坦國旗示威民眾在抗議中展開一面巴勒斯坦國旗
未來幾天,還會有幾艘船準備駛向加沙。組織者稱,他們不會被以色列的暴力行動所嚇倒。
這次向加沙運送救援物資的行動是由聲援巴勒斯坦人、反對以色列封鎖加薩走廊的國際和平組織“自由加沙運動”發起的,其目的在於喚起國際社會關注以色列對加薩走廊長達3年的封鎖。
這次救援船隊共有6艘船,其中3艘是客船,3艘是貨船。貨船上共有大約1萬噸醫療用品、建築材料、帳篷、食品等人道救援物資。船上人員來自歐洲和阿拉伯各國,總計大約750人,其中包括197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英國人梅里德·科里根、數名歐洲議會議員及一名納粹屠殺倖存者。
這是自2008年8月以來,“自由加沙運動”第九次試圖向加沙運送人道救援物資,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以色列曾5次放行該船隊進入加沙,但自去年1月以軍對加沙哈馬斯發動為期三周的軍事攻勢之後,以色列就不再允許向加沙輸送物資。
以色列稱活動組織者與“基地”有關聯
這場衝突將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封鎖問題擺在了國際社會面前。2007年6月,哈馬斯奪取了加薩走廊的控制權後,以色列和埃及開始對加沙進行封鎖。以色列稱,封鎖是為了防止哈馬斯走私武器,但聯合國和國際救援組織都認為,封鎖未能削弱哈馬斯,卻摧毀了加沙當地經濟。但以色列否認加沙存在人道危機,稱食物和醫療設備都可進入加沙。
根據以色列的說法,此次救援船隊的救援物資中有禁止輸入加沙的水泥等建築材料。以色列認為水泥可被哈馬斯用來構築軍事設施。以色列稱組織者IHH支持“極端組織”,包括哈馬斯。
以色列政府對傷亡表示遺憾,但同時表示,以軍遭到船上人員用匕首和鐵棍發起的襲擊,一名士兵的步槍被搶走;根據以軍交火規則,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士兵可以開槍。
以色列副外長阿亞隆事後說,這是一次“有預謀”的“挑釁”,組織者與“基地”組織和哈馬斯有聯繫;如果允許船隊通過,將為加沙開闢一條武器走私的“走廊”。
摩薩德破壞救援行程
這個國際救援船隊自5月29日從賽普勒斯出發以來就麻煩不斷。行動組織者出發前就指責以色列特工干擾船隊衛星信號和其他航海定位所必需的通訊設備,兩次導致船隊行程延誤。
組織者之一的胡瓦達·阿拉夫5月30日曾表示,整個救援船隊“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不同情況做好了充分準備”,他們希望以色列當局不要做錯事,不要攔截船隊。
以色列則一直公開表示,將對駛向加沙的船隻進行攔截。以方提出救援船隊駛向以色列港口,在那裡卸下物資後,經過以色列檢查,再通過陸路移交給加沙,但救援船隊拒絕了以色列的要求。
5月30日黃昏,以色列派出3艘軍艦展開海上攔截行動,通過無線電與船隊取得了聯繫,警告加沙海域是軍事封鎖區,任何企圖靠近的人員都要後果自負。
5月30日晚,救援船隊一度改變航向,以避免與以軍軍艦對峙。有報導稱,船隊人員清楚以軍將進行攔截,但不希望攔截在夜幕下進行,而是希望攔截行動可以在白天進行,從而被更多人看到。

回應

以色列貿易部長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時以軍士兵是以沿著直升機放下的繩索下到船隻之上的,稍後遭到了船上人員的襲擊。“當有人試圖偷走你的武器時,你就開始失去控制了。”這部貿易部長表示。
救援船在衝突發生時的畫面救援船在衝突發生時的畫面
半島電視台的一名記者在襲擊發生時正在六艘船當中的最大的一艘上進行直播,他表示,有十幾名平民在襲擊當中受傷,現場聯線稍後被打斷。
另一方面,在加拿大訪問的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則對以軍表示“全力支持”。以色列官員在渥太華告訴法新社:“總理重申對以色列國防部隊的支持,並查問傷者的情況。”
內坦亞胡原定周二到華盛頓同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談。不過他臨時取消了行程,提前回國。據英國媒體報導,以色列軍方6月1日承認,以色列海軍昨日與一支向加薩走廊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救援船隊發生衝突這一行為是“巨大的錯誤”,並稱軍方“(掌握了)錯誤的情報、(採用了)錯誤的戰略”。 參加昨日行動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以海軍突擊隊員表示,他們得到了錯誤的情報,“我們並未料到會遭到船上志願者的反擊……事情的結果與我們所預期的大相庭徑,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船上的志願者們所採取了過激行動”。
媒體稱,以色列國內也因此事件展開了激烈爭論。有以色列評論員呼籲國防部長巴拉克儘快下台,還有以色列內閣成員要求立即進行調查,但他們仍然一致認為,船上那些親巴勒斯坦的志願者們才是此次流血衝突的罪魁。

各方反應

聯合國緊急磋商
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就以色列軍方襲擊援助加沙的國際救援船隊展開磋商。
聯合國的一份草案對以軍的行動提出譴責,要求以色列立即釋放扣押船隻,並對這一事件展開國際調查。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他譴責這一暴力事件。現在還不清楚全部的事實。開展全面調查以確定這次流血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至關重要。以色列必須緊急提供全面解釋。秘書長已經指示特別協調員塞里(Robert Serry)和聯合國近東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在當地積極介入,敦促克制,確保不會發生進一步的傷害,並協調所有相關各方。
總理中斷訪問
正在加拿大訪問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中斷了訪問,並取消了預定對美國的訪問,於31日下午離開渥太華回國,處理以色列軍艦襲擊開往加沙的國際救援船隊事件。
內塔尼亞胡說,感謝加拿大總理哈珀對他的接待,但他要趕回國處理事件。他同時取消了對美國的訪問,但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了電話。
哈珀說,他原計畫在內塔尼亞胡訪加期間與他討論經濟、安全、和平等事務。他對以軍襲船事件表示遺憾,對事件的調查表示關注。
不過內塔尼亞胡同時指出,以軍是在受到威脅後採取自衛行動的。
內塔尼亞胡說:“他們被圍攻、被打甚至是被刀子捅。”
但船上的活動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他們沒有做任何的抵抗。
歐巴馬表示遺憾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對以軍襲擊國際人道物資運送船隊,表示遺憾。
白宮發表聲明說,歐巴馬對事件造成人命傷亡表示深切遺憾和關注,希望能夠儘快掌握這悲劇全部事實及相關情況。歐巴馬理解內塔尼亞胡取消訪美行程,雙方同意儘快重新安排會面。
中國譴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對事件表示震驚,敦促以色列切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改善加沙人道主義局勢。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楊濤說,中國支持安理會儘快就以色列突襲救援隊事件,採取行動。
楊濤說,中方對事件感到震驚,譴責這針對人道救援和平民的行徑。
他強調,加薩走廊的人道主義局勢依然嚴峻。中國敦促以色列全面、認真執行安理會決議,立即解除對加沙的封鎖,允許國際人道物資順利進入加薩走廊,使當地民眾早日實現重建,恢復正常生活。
巴勒斯坦批評
巴勒斯坦領導層31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召開緊急會議,呼籲國際和地區有關方面對以色列向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船隊開火行為立即採取行動。
巴領導層在由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主持召開的這次會議後發表聲明說,以色列對國際救援船隊的襲擊是“粗暴的海盜行徑”,超越了法律範疇,“前所未有”地威脅到地區安全和穩定,國際社會應該在此事件面前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聲明指出,巴方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並將向聯合國安理會、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伊斯蘭會議組織等有關國際方面提交倡議,共同譴責以色列的“血腥罪行”,並呼籲中東問題有關四方和國際社會採取明確和切實的措施,儘快解除對加薩走廊的封鎖。
聲明還呼籲巴勒斯坦各派放棄派別“小利益”,儘快達成和解,結束巴勒斯坦內部分裂狀態,共同應對以色列的侵犯。
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還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區哀悼3天。
土耳其威脅斷交
事件發生后土耳其召回了駐以色列的大使,抗議以色列軍方攔截駛往加薩走廊的國際救援船隊,打死多名土耳其人的行為。
土耳其抗議者土耳其抗議者
據報導,土耳其政府副總理阿林克31日表示,土耳其駐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大使已經被召回安卡拉。
阿林克還確認,土耳其將向聯合國安理會發出申請,要求聯合國處理此事。
而且,他說,土耳其原本計畫於以色列聯合舉行的三場軍事演習活動全部取消。
歐盟不滿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對於以色列軍隊攔截國際救援船隊駛往加沙致人死亡一事表示不滿,並要求以色列當局就此事展開“徹底調查”。
阿什頓發言人說,阿什頓對於在此次事件中的傷亡人員表示同情和哀悼,並要求以色列當局就此事發生的原因展開徹底調查。
該發言人強調說,阿什頓重申了歐盟對於加薩走廊的立場,政策上的繼續封鎖是不可接受的,所獲得的政治效果更是適得其反的。因此,歐盟要求“立即、持續以及無條件”解除對國際救援物資、商品和人員進出加薩走廊的封鎖。
以軍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西班牙、瑞典等國召集駐以大使問明詳情。

評論

以色列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與土耳其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土耳其是與以色列建交的為數不多的伊斯蘭國家之一,但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發起“鑄鉛行動”導致加沙民眾大量傷亡後,雙方關係一度十分緊張,最近才逐漸得以緩和。在5月31日的衝突中,大多數死傷者為土耳其人,這讓土政府和民眾非常憤怒。土在第一時間召回了駐以大使,正在拉美訪問的總理埃爾多安對襲擊事件嚴詞譴責並決定提前回國。以土關係交惡,不僅意味著以與其在中東問題上的重要對話夥伴關係嚴重受損,更重要的是將影響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
事件發生時,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在加拿大訪問,並準備次日訪美會見美總統歐巴馬。事發當天上午,內塔尼亞胡在與助手和顧問磋商後,決定繼續行程,但當天下午又宣布緊急回國處理危機。此間媒體猜測,這一變化或許表明國際社會壓力超過內塔尼亞胡預期,而美國對以方行動可能也不甚滿意。美國雖然長期支持以色列,但在伊朗核問題、巴以和談等諸多國際熱點事務中,也需要土耳其的支持。
巴勒斯坦孤兒參加抗議活動巴勒斯坦孤兒參加抗議活動
內塔尼亞胡去年初上台後,在猶太定居點問題上一直不買歐巴馬的帳,使美以關係受到影響,雙方領導人會見次數明顯減少,甚至有報導說雙方高層傳統的交流渠道一度中斷。分析人士說,這次原定在白宮的會晤由美方上周突然宣布,顯然與5月初巴以終於同意由美國充當中間人開始間接和談有關,而會晤又遭取消,極可能對本已步履維艱的巴以和談進程產生負面影響。
襲擊事件發生後,巴勒斯坦方面強烈譴責以方,但沒有立即宣布退出間接和談。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巴民眾情緒和阿拉伯世界的反應,巴方仍有可能決定擱置和談。
2007年以來,以色列堅持對加薩走廊採取嚴密封鎖的政策。本次事件中,救援船隊雖然沒能將物資送到加沙,卻使封鎖問題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面對來自全球更加強烈的反對聲音,以色列如果繼續堅持封鎖加沙,勢必使自己在外交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襲擊國際救援船隊並造成死傷在國際上屬於罕見事件。如果日後出現更大規模的國際加沙救援船隊,以色列是否還會動武以色列副外長阿亞隆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出的這一問題時說:“我們會吸取教訓,努力避免在下次類似事件中出現暴力衝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