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崗村(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行政村)

仁青崗村(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行政村)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行政村。

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南部,下亞東鄉中南部。高山峽谷地貌,主要河流有康布麻曲(亞東河)。

仁青崗村森林資源、草原資源豐富。

仁青崗村是藏族居住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仁青崗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
  • 電話區號:0892
  • 地理位置:亞東縣南部,下亞東鄉中南部
  • 方言:藏
  • 車牌代碼:藏D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經濟,生態環境保護,精神文明建設,動人愛心故事,守護神聖國土,基層組織建設,地方特產,

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行政村,全村轄仁青崗村、夏日村、多加崗村、阿桑村4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南部,下亞東鄉中南部,距亞東縣縣城7公里。高山峽谷地貌,主要河流康布麻曲(亞東河)從北向南穿境而過,平均海拔2800米。

自然資源

仁青崗村有國土面積579.7平方公里,森林資源、草原資源豐富。
2018年仁青崗村一角2018年仁青崗村一角
2018年12月,仁青崗村森林面積63010畝,灌木林面積22360畝,森林覆蓋率達91.41%。

人口民族

仁青崗村是藏族居住村。
2018年12月,仁青崗村共有162戶547人。
2014年仁青崗村一角2014年仁青崗村一角

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在仁青崗村建有仁青崗邊貿市場。
仁青崗邊貿市場旁的公路.仁青崗邊貿市場旁的公路.
2011年9月18日印度錫金邦發生6.8級地震後,下亞東鄉仁青崗村開展災後重建工作,亞東縣按照“民建公助”的方式,利用自治區、地區和縣三級財政補貼幫助受災民眾修建新民居。
2011年後,仁青崗村全村的房子從過去的土石結構新修成了磚混的大房子,柏油路通到每家每戶門前。

2012年5月仁青崗村正在開展災後民居重建工作2012年5月仁青崗村正在開展災後民居重建工作

農村經濟

至2018年12月,仁青崗村的人均年純收入約1.5萬元。 
仁青崗邊貿市場仁青崗邊貿市場

生態環境保護

2018年12月,仁青崗村共有120名護林員,連續29年都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仁青崗村村民邊巴次仁已任護林員有26年。

精神文明建設

2016年2月8日,下亞東鄉仁青崗村全體婦女幫助年邁老人搬上柴火、交談了解生活狀況、送去節日問候。
2016年2月8日仁青崗村全體婦女幫助年邁老人搬上柴火2016年2月8日仁青崗村全體婦女幫助年邁老人搬上柴火
2017年9月24日,西藏自治區巡迴宣講團到下亞東鄉仁青崗村,開展“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第三輪示範宣講暨“圓夢中國人”巡迴宣講報告會。,下亞東鄉幹部職工、農牧民、學生等總計150餘人參加宣講報告會。
2017年9月西藏宣講團到仁青崗村開展“圓夢中國人”報告會.2017年9月西藏宣講團到仁青崗村開展“圓夢中國人”報告會.

動人愛心故事

1982年開始,仁青崗村次仁曲珍、德吉、普次3位藏族阿媽每周或半個月一次為詹娘舍等哨所官兵免費送菜。送菜路從海拔2800米到4700米,崎嶇難行的山路上,3位阿媽遇到過狗熊,遭遇過暴風雪中的迷路,曾在冰雪中凍得幾乎失去知覺,。至2009年3月,27年風雪無阻,先後為哨所送菜60多噸,往返里程約5萬公里,共為哨所官兵收發郵件50000餘件,帶維修電器600餘件次。被哨所一代代官兵親切地稱為“媽媽”。
2010年11月三位藏族阿媽為官兵送菜踏雪上哨途中2010年11月三位藏族阿媽為官兵送菜踏雪上哨途中
從1982開始至2018年12月,仁青崗村的德吉、普次和次仁曲珍3位阿媽頂風冒雪、手提肩扛給位於亞東縣的詹娘舍哨所官兵送去新鮮蔬菜和信件。她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從海拔2800米走上4600多米,這一走,就是36年。從青絲到白髮,先後為哨所送菜100多噸,往返里程超過6萬公里。
2014年藏族阿媽專為部隊種植蔬菜的大棚2014年藏族阿媽專為部隊種植蔬菜的大棚
2010年11月藏族阿媽淚別哨所即將退伍戰士2010年11月藏族阿媽淚別哨所即將退伍戰士

守護神聖國土

在仁青崗村,有一群人,幾代人紮根祖國邊陲,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他們翻山越嶺,放牧守邊,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餓了吃糌粑、渴了喝泉水,每到一處便將鮮艷的國旗立於一處。

基層組織建設

仁青崗村黨支部書記:朗傑(2018年)。

地方特產

種植七色花是仁青崗村的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