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第四版

人體寄生蟲學第四版

《人體寄生蟲學(第4版)》以人體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重點,適當結合臨床和預防,編成為教學、科研、臨床和預防工作者提供人體寄生蟲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體寄生蟲學第四版
  • 又名:HUMAN PARASITOLOGY
  • 作者吳觀陵 主編
  • ISBN:9787117168076
  • 類別圖書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醫學
  • 頁數:1072
  • 定價:348.00元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6-1
  • 裝幀:精裝
  • 開本:大16開
  • 字數:2106000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人體寄生蟲學(第4版)》仍循第1、2、3的編寫宗旨,即以人體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重點,適當結合臨床和預防,編成為教學、科研、臨床和預防工作者提供人體寄生蟲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參考書;本基本上保持了第3的編寫框架,但在內容上有所更新和拓展。第4共分四篇,即第一篇“寄生蟲學基本原理與概念”,相當於總論,第二篇“原蟲學”,第三篇“蠕蟲學”,第四篇“昆蟲學”。《人體寄生蟲學(第4版)》由吳觀陵主編。

作者簡介

吳觀陵,南京醫科大學教授,本書第3版及本版主編。江蘇南京人,1962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本科,1962—1965年師從我國著名人體寄生蟲學家趙慰先教授攻讀人體寄生蟲學專業研究生,迄今已從事人體寄生蟲學教學與研究五十餘年。1992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遴選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因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1992年受頒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晚近獲省教學名師獎。1985—1986年受wH0資助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研修地緣醫學(geographic medicine),回國後,主要從事血吸蟲病分子免疫學、免疫流行病學及防治研究。歷任南京醫科大學寄生蟲學教研室主任、分子免疫寄生蟲學研究室主任、醫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和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顧問,衛生部血吸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問,江蘇省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學會主任委員和名譽主任委員。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篇 寄生蟲學基本原理與概念
第一章 寄生現象、寄生蟲與宿主
第二章 寄生蟲的系統學、生態學與進化
第一節 寄生蟲系統學
第二節 寄生蟲生態學
第三節 寄生蟲進化
第三章 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學與病理學
第一節 寄生蟲感染免疫學
第二節 寄生蟲感染病理學
第四章 寄生蟲病流行病學
第一節 寄生蟲病流行病學基本原理
第二節 寄生蟲病預防與控制
第三節 現場流行病學、空間流行病學、理論流行病學和衛生經濟學在寄生蟲病防治中的套用
第二篇 原蟲學
第五章 原蟲學概論
第六章 動鞭毛蟲
第一節 錐蟲
一、甘比亞布氏錐蟲和羅得西亞布氏錐蟲
二、克氏錐蟲
三、藍氏錐蟲
第二節 利什曼原蟲
一、杜氏利什曼原蟲
二、熱帶利什曼原蟲和碩大利什曼原蟲
三、墨西哥利什曼原蟲
四、巴西利什曼原蟲
第三節 邁氏唇鞭毛蟲
第四節 藍氏賈第鞭毛蟲
第五節 人腸滴蟲
第六節 陰道毛滴蟲
第七節 人毛滴蟲
第八節 口腔毛滴蟲
第九節 脆弱雙核阿米巴
第七章 葉足蟲
第一節 溶組織內阿米巴
第二節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一、結腸內阿米巴
二、哈門內阿米巴
三、微小內蜒阿米巴
四、布氏嗜碘阿米巴
五、齒齦內阿米巴
六、莫西科夫斯基內阿米巴
七、波列基內阿米巴
第三節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第八章 芽囊原蟲
人芽囊原蟲
第九章 孢子蟲
第一節 肉孢子蟲
第二節 剛地弓形蟲
第三節 新孢子蟲
第四節 等孢球蟲
第五節 隱孢子蟲
第六節 環孢子蟲
第七節 瘧原蟲
第八節 巴貝蟲
第十章 纖毛蟲
結腸小袋纖毛蟲
第十一章 其他原蟲
第一節 微孢子蟲
第二節 肺孢子蟲/肺孢子菌
第三篇 蠕蟲學
第十二章 蠕蟲學概論
第十三章 吸蟲
第一節 血吸蟲(裂體吸蟲)
一、日本血吸蟲
二、曼氏血吸蟲
三、埃及血吸蟲
附 尾蚴性皮炎
第二節 片形吸蟲
一、肝片形吸蟲
二、巨片形吸蟲
第三節 布氏薑片吸蟲
第四節 棘口吸蟲
第五節 雙腔吸蟲
第六節 闊盤吸蟲
第七節 並殖吸蟲
第八節 華支睪吸蟲
第九節 後睪吸蟲
一、貓後睪吸蟲
二、麝貓後睪吸蟲
三、細頸後睪吸蟲
第十節 次睪吸蟲
一、東方次睪吸蟲
二、台灣次睪吸蟲
三、結合次睪吸蟲
第十一節 異形吸蟲
第十二節 徐氏擬裸莖吸蟲
附 醫學貝類
第十四章 絛蟲
第一節 肥胖帶絛蟲
第二節 鏈狀帶絛蟲
第三節 亞洲帶絛蟲
第四節 多頭絛蟲
第五節 棘球絛蟲
一、細粒棘球絛蟲
二、多房棘球絛蟲
三、其他棘球絛蟲
第六節 膜殼絛蟲
一、微小膜殼絛蟲
二、縮小膜殼絛蟲
三、克氏假裸頭絛蟲
第七節 犬復孔絛蟲
第八節 瑞列絛蟲
一、西里伯瑞列絛蟲
二、德墨拉瑞列絛蟲
第九節 線中殖孔絛蟲
第十節 司氏伯特絛蟲
第十一節 巨頸帶絛蟲和泡狀帶絛蟲
一、巨頸帶絛蟲
二、泡狀帶絛蟲
第十二節 裂頭絛蟲
一、曼氏迭宮絛蟲
二、闊節裂頭絛蟲
第十五章 棘頭蟲
第一節 豬巨吻棘頭蟲
第二節 念珠棘頭蟲和其他人體感染棘頭蟲
第十六章 線蟲
第一節 旋毛形線蟲
第二節 毛細線蟲
一、肝毛細線蟲
二、菲律賓毛細線蟲
第三節 毛首鞭形線蟲
第四節 腎膨結線蟲
第五節 糞類圓線蟲
第六節 艾氏小桿線蟲
第七節 毛圓線蟲
一、東方毛圓線蟲
二、其他毛圓線蟲
第八節 鉤蟲
第九節 廣州管圓線蟲
第十節 蠕形住腸線蟲
第十一節 似蚓蛔線蟲
第十二節 美麗筒線蟲
第十三節 顎口線蟲
一、棘顎口線蟲
二、剛刺顎口線蟲
三、陶氏顎口線蟲
第十四節 結膜吸吮線蟲
第十五節 絲蟲
第十六節 旋盤尾線蟲
第十七節 鏈尾曼森線蟲
第十八節 歐氏曼森線蟲
第十九節 常現曼森線蟲
第二十節 羅阿羅阿線蟲
第二十一節 惡絲蟲
第二十二節 麥地那龍線蟲
第二十三節 鐵線蟲
第二十四節 異尖線蟲
第二十五節 獸比翼線蟲
第二十六節 結節線蟲
第二十七節 泡翼線蟲
第十七章 幼蟲移行症
第四篇 昆蟲學
第十八章 昆蟲學概論
第十九章 昆蟲
第一節 蚊
第二節 蠅
第三節 白蛉
第四節 蠓、虻和蚋
一、蠓
二、虻
三、蚋
第五節 蚤
第六節 虱
第七節 臭蟲與錐蝽
一、臭蟲
二、錐蝽
第八節 蜚蠊
第九節 毒毛蟲/毒蛾
一、桑毛蟲(桑黃毒蛾)
二、松毛蟲
第二十章 蜱蟎
第一節 蜱
第二節 革蟎
第三節 恙蟎
第四節 疥蟎
第五節 蠕形蟎
第六節 跗線蟎、蒲蟎、擒蟎
一、跗線蟎
二、蒲蟎
三、擒蟎
第七節 塵蟎
第八節 粉蟎
第二十一章 舌形蟲
中英文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