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首蛇身交尾俑

人首蛇身交尾俑是1995年5月在修建鞏義市第二造紙廠時發掘的唐墓中搶救出土的,據專家們考證,這就是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的藝術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首蛇身交尾俑
  • 藝術來源:人類始祖伏羲女媧
  • 出土地點:修建鞏義市第二造紙廠
  • 類型:唐三彩
人首蛇身交尾俑整件器物高29、寬29、厚14厘米,手制素燒 ,陶胎粉紅色,造型基本為圓型,上施彩繪依稀可見,正反兩側各塑一男一女,其中面容圓潤豐滿的是女媧(如圖),面容清瘦、表情猙獰的是伏羲。二人均為人首蛇身,獸足前伸,利爪蜷曲,做匍匐狀,頭髮茂密,絲縷可數,向上挺起纏繞,身體相交至頭頂呈佛光火焰紋。黑線畫眉點睛,唇塗紅彩,刻畫髮型,有墨繪痕跡。這件陶俑製作精緻,造型奇特,為研究唐代喪葬習俗,文化信仰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是一件難得的文物珍品。
這件陶俑是唐墓中的隨葬冥器,屬於唐三彩的一種,是唐代厚葬之風的產物,反映了古人對人類產生和文明發源的想像和推測,被稱為東方的“亞當和夏娃”。繪彩人首蛇身交尾俑以其生動的造型、流暢的線條 ,加上美麗的神話傳說,吸引著眾多的遊客駐足觀賞,為之陶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